陳聰聰
摘 要:朗讀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朗讀能力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小學階段的教育。論述了如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練就過硬的朗讀本領。
關鍵詞:朗讀;訓練;興趣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常見、最主要的一種閱讀方式。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文學科不該只是用心用眼來學習,須在用心用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朗讀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可見,朗讀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蘊含的感情,豐富學生的想象,陶冶學生的情操。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扎扎實實的朗讀
訓練。
一、學好漢語拼音,正確地朗讀文章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朗讀的要求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
能正確地朗讀課文,是小學朗讀最基本的要求。正確地讀,首先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讀清楚。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重視普通話的指導,從學生入學就開始進行普通話的訓練,漢字拼音的聲母、韻母需要熟練、正確地掌握,在朗讀訓練中進一步學習普通話。對學生容易讀錯的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的字,要多加留意,在朗讀中借助拼音加以指導。正確地朗讀,還要求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顛倒、不重復字句。有的學生丟字、添字,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養成一絲不茍的朗讀習慣,教師就要嚴格要求他們認真地看課文,把每個字都看在眼里,并準確地讀出來。還可以要求他們認真聽別人的朗讀,指出別人朗讀中的錯誤,這也有助于他們養成認真朗讀的習慣。
二、激發共鳴,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關于朗讀的目標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朗讀訓練的難點,只有讓學生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學生才能把感情融入朗讀中。
1.重視課文朗讀,扎實地打好基礎
朗讀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手段,朗讀過程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反過來,理解又能更好地促進朗讀,只有理解得深刻,才能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讀出感情。所以,朗讀訓練時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把深刻理解課文內容作為前提和基礎,在此基礎上指導感情朗讀。
2.榜樣的力量,發揮教師的范讀作用
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較優秀的范讀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朗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老師應該以身作則,堅持有個性符合文本的范讀,用自己的聲音以及自己的神態、表情動作來感染學生,用這些相互配合把學生引進文本之中去感受文本的魅力。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看看教師的表情就會思考為什么這里要這么處理,真正的理解才可以造就自然和諧的閱讀,不至于使閱讀只流于表面。通過范讀,可以從教師之情激發學生之情。比如,在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一課的教學中,當學生學習理解中國的首都北京城,壯觀的天安門升旗儀式后,激起了孩子想去北京看升旗儀式的興趣,我以簡短激昂、飽含感情的朗讀,引起學生共鳴,學生躍躍欲試。于是,我順勢引導:“請小朋友們也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學生立刻投入有感情的朗讀中,從而使學生的感情得到了升華。
3.打開學生的想象大門
一篇文章不可能只有一種解讀,那么一篇篇文章也不可能只有一種打開學生想象的大門。別林斯基曾說過:“閱讀時,你到處感覺到他的存在,但卻看不見他本人,你讀到他的語言,卻聽不到他的聲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補足這個缺點。”沒有想象,就無從對語言進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朗讀時,要幫助學生憑想象走進作品描述的世界里,感受事物的美好。比如,在訓練朗讀“早晨,森林里散發出陣陣清香,樹縫中間透進來的陽光,組成了無數條五顏六色的光帶。一只只小松鼠,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樹上的露珠沙沙地落下來,枝頭上幾只黃鶯叫得那么脆,那么響。”這段話,我先進行配樂朗讀,學生很快地入情入境,飽含深情,讀出了美的
意韻。
在課前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對文章產生一些了解,在個別朗讀中讓學生展示自己獨特情感體驗的朗讀。
三、培養興趣,持之以恒地練讀
朗讀訓練要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讀得好的樹為榜樣,讀得差的教給改進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讀好的信心和想讀的愿望。在課堂上應采用多種朗讀方式,如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配樂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僅靠課堂上的指導練習不夠,還應該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練讀機會。比如組織學生舉行朗讀競賽,開展讀好書活動,參加學校紅領巾廣播站的編播活動等。另外,應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幫助學生選擇適合朗讀的短而精、感情濃和內容健康的文章,鼓勵學生勤學苦練,持之以恒地練讀。
在閱讀教學之中要注重朗讀,著名作家金庸先生曾說:“閱讀是一種享受。”他在浙江大學歡迎會上給學生的贈言是:“終身讀書”。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也是對后輩學子的殷切希望。我們應該讓學生從小學就大量閱讀,從中獲得真、善、美的啟迪,讓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大量誦讀古今中外文質兼美的詩文,練就過硬的朗讀本領。
參考文獻:
喬慧君.洗盡鉛華,回歸本真:淺談小學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2014(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