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玲
?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以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劉玉玲
現在我國技術性人才的培養數量還遠沒有達到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及產業的轉型升級。本文打算研究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校企合作模式,為我國高職電子商務教育校企合作的發展提供一些改進的建言。從實踐意義上看,本研究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深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本文從構建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導思想著手, 詳述了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措施,最后做了總結。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通過學校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綜合運用學校資源和企業資源,以培養企業需要的具有較高職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為教學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 號)中就明確指出:“發展職業教育,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教育部七部委在2008年又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08]8號)。《意見》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鼓勵校企合一、形成教產結合、校企共進、互惠雙贏的良性循環的職業教育模式”。職業教育就是技能教育,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學校通過“合作”可以獲得企業的技術、信息、人力、物力的支援,建立行業、企業、學校共同參與的機制,進一步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發展職業教育的最有效途徑,職業教育沒有企業的參與和支持,是辦不好的。
近年來,隨著全球電子商務高速增長,我國電子商務也急劇發展,使得電子商務人才嚴重短缺,由于互聯網用戶正以迅猛的速度遞增,該行業的人才缺口相當驚人,電子商務的學生在進入人才市場時本應十分搶手,但事實是就業狀況卻很不樂觀。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傳統的教育及培養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很難符合社會對高層次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標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當前高職電子商務教育行業應該關注的一個問題。

構建“雙主體”頂崗實習體系
創建電子商務校內雙主體基地,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該基地包括客戶服務、網絡營銷、信息采集與加工、財務結算、物流配送以及控制演示等功能區域,以電子商務工作流程為主線,實現商務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融合。引導學生創業,規范創業管理。是教師服務社會的工作室。構建校外“雙主體”實踐環境,不同于校辦企業實習(人員組成、運營模式、責任模式均不同)。運用先進的微信及移動APP平臺,打造專業課程教學無紙化、作業無紙化的雙主體頂崗無紙化、點名信息化的全過程。具體雙主體(企業、專業教師)頂崗實現關系如圖1所示。
積極推進“基礎學中做+專業做中學”的教學模式
要以“訂單式教育”思路為指導,探索多種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實踐模式。一是吸引大型企業對學院投資助學,支持相關專業建設或興辦“訂單專業”,面向企業進行定向人才培養;二是進一步充分發揮學院優勢,主動為企業提供培訓服務,積極開展在職人員崗位技術培訓;三是聘請國內外企業或研究院所的專家到學院兼職,傳授最先進的理論知識或工程技術,聯合培養急需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要依托校企合作,加強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除了自籌資金,建立院內實驗、實訓中心外,要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教育,吸引企業在學院建立院內研究開發機構和實驗、實訓中心。我專業還應充分依托企業支持,利用豐厚的企業資源,建立校外實驗、實訓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原則上有對口的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在生產和實際工作現場接受訓練和教育,在生產實際和工作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更好地服務社會。
倡導“雙證書”制。以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對接為實現目標,依據職業標準,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相應的職業標準,讓職業資格制度與職業教育相互溝通。
加強“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要加強“雙師素質”教師隊伍與實踐課程建設,深化實踐教學改革。鼓勵高職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實訓中心主任或實驗室主任;鼓勵現有實驗實訓教學人員通過學習,提高自身學歷和實踐技能;引進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及生產一線能工巧匠充實實驗實訓教師隊伍。
一是內部培養。鼓勵或安排青年教師利用暑假、節假日到企業參觀實習或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到企業開展與專業相關的技術研發、技術服務,加快實踐能力和業務水平的提高;二是外部引進。通過從企業調入工程技術人員及能工巧匠,作為專任教師;三是互聘。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高技能的企業人員來學校兼職,企業聘請技術經驗豐富的教師到企業兼職。
校企共建實訓基地
電子商務與企業共建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滿足所有專業學生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共建實訓基地,形成了教育與企業緊密結合的互動,實現教學服務企業,企業帶動教學的雙贏局面。
校企共建電子商務專業網絡公司
學校引入珠海天章供應鏈有限公司,落戶學校。網絡公司的引入,使電子商務專業的部分教學實訓、頂崗實習教學環節放到校園企業中去完成,校園企業實訓成為了超越課堂、超越實驗室的大課堂、大教學、大實習活動。學校師生都明顯感受到了校園企業對教學實習帶來的好處。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在電子商務專業實施,所進行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推動了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實現了學校企業優勢的互補,培養了實用型人才,更好地滿足了區域經濟與企業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