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云怡
“2016·西藏發展論壇”7月7日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拉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強調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引領西藏發展,建設一個更加美麗和諧幸福的社會主義新西藏。據了解,本屆論壇為期兩天,共有130余名中外專家學者參與,其中外籍學者超過60人,是歷屆最多的一次。
劉奇葆在致辭中指出,西藏社會的發展經歷了不平凡的歷程,新中國成立后,西藏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向富裕文明的巨大跨越,西藏的歷史翻開了新的篇章。西藏有今天這樣的發展成就,是因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這就是堅持走中華民族團結統一之路,堅持走不斷改善民生之路,堅持走傳統與現代交融之路,堅持走生態環境保護之路,堅持走開放合作之路。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西藏將會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劉奇葆指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不僅對當代中國發展有著重大引領作用,也為西藏發展指出了路徑,指明了方向。當前,西藏的發展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西藏未來的發展,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定不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定不移促進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堅定不移保護西藏文化和生態,推動西藏更加繁榮穩定,讓西藏各族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
《環球時報》記者在論壇現場看到,許多中外專家都十分關注西藏未來如何在現代化發展和開放進程中同時實現自身傳統宗教文化的保護。在7日上午的會議發言中,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專家鄭堆指出,參與現代化進程是藏族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交通、通訊、醫療等生活方式的便捷性大大提高,如今傳統藏族文化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發生了根本改變,越來越多的藏族年輕人接受了現代世俗文化的影響。盡管在一些轉折期曾出現不可避免的轉折陣痛,但只有現代化轉型才是實現藏族傳統文化延續繁榮的道路。
“現在全自治區的在編僧尼都可享有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人身意外傷害險和最低生活保障”,西藏孝登寺第七世珠康活佛珠康·土登克珠這樣闡述藏傳佛教對現代社會的適應。另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目前西藏所有寺廟都已實現了道路、水電、通訊、廣播電視、報刊和文化書屋的全覆蓋。
在論壇上,德國漢堡基民盟外交與安全政策委員會中國問題專家馬庫斯·魯道夫表示,在全球化和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下,西藏必然無法通過與世隔絕來保護自己的文化。普及教育,尤其是最新的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對于西藏的現代化和轉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西藏人口密度極低,目前農村地區的教育質量和中學普及率仍然面臨挑戰。
阿根廷前駐上海總領事、阿根廷國際關系理事會中國事務小組負責人米格爾·貝約索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西藏未來應當加速融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潮,而“世界也期待能參與到西藏現代化轉型的進程中去”。美國亞洲協會副會長克里斯汀·戴維斯則對《環球時報》記者稱,從地理上看,西藏連接著中國和中亞與南亞地區,這意味著它可以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催化劑和柱石。西藏未來的發展蘊藏著巨大的機遇,將可以成為許多國家的投資目的地。
“2016·西藏發展論壇”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拉薩市人民政府承辦,主題為“西藏發展的新階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分享”。這是該論壇設立以來第五次舉辦,也是第二次在中國境內主辦。▲
環球時報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