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莉
摘 要:語文略讀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可以讓學生掌握略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文章探討了略讀教學的意義,分析了略讀教學的現狀,從多個方面闡述了略讀教學的方法,旨在構建略讀教學的教學思路,提高語文略讀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語文;閱讀能力;略讀教學;閱讀習慣;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8-0034-01
閱讀教學的改革在教改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這折射出學生閱讀的重要作用。新課標要求在培養學生精讀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培養學生能夠迅速瀏覽全文、略知文章大意的能力。但長期以來,由于略讀教學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導致學生缺乏略讀的習慣,難以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不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因此,教師就學生略讀教學進行研究,希望學生找到科學的閱讀方法,以便適應未來學習的需要,真正成才。
一、語文略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多年以來,一些教師的閱讀教學都是注重分析講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幾乎要分析到每個句子、每個詞、每個字,然后再分析句型、語法、結構、中心思想,表面看來好像講得很細,但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為教師始終都采用這種精讀的教學方法,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讓學生找到閱讀的樂趣。因此,新課標提出語文閱讀教學在精講的基礎上還要進行略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略讀教學是學生參與社會競爭的需要。教師要培養學生略讀文章,找出文章大意,快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競爭。其次,略讀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品味。“文章不是無情物”,好的文章是作者思想的結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品味,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二、語文略讀教學的現狀
根據教師對文獻的研究,發現略讀教學在建國前已經成為獨立的課程形態,有其獨立的教學目標和評價體系,可以把課本內容延伸到生活實踐之中,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比如,葉圣陶先生的《略讀指導舉隅》就是教會學生如何略讀的。新課標提出略讀教學的要求之后,很多教師對略讀教學進行過探討和交流,但教師發現這些教學模式還是過分關注課本內容,沒有完全擺脫精讀教學的模式。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幾十年的精讀教學模式下,對略讀教學的研究還不夠,受精讀教學的影響還比較深,教育界也缺乏對略讀教學的指導,一些教師還沒有找到略讀教學的方法。第二,教師在略讀教學中忽視對自己理論知識的提高,缺乏略讀理論知識,沒有略讀教學的具體策略。此次新課標把略讀教學納入閱讀教學體系,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學規律進行了重新思考,也是教育理念的一次轉變。
三、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對學生進行略讀專項訓練。受傳統精讀教學的影響,很多學生缺乏略讀能力,基于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第一,訓練學生速讀。由于學生沒有速讀的習慣,當其速讀時很難理解文章的意思,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速讀訓練。比如,學生原來都是有聲朗讀,教師就要讓學生練習默讀,增加閱讀速度,擴大視域,不能回視,并在規定時間內讓他們了解文章大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教會學生閱讀技巧,教會學生看重點語句,對難以理解的字詞只要不影響文章大意就可以推理或放過去,沒有必要精雕細琢,經過這樣長期的訓練,必定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第二,引導學生瀏覽式閱讀。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瀏覽式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瀏覽式的閱讀不要顧及細枝末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領略文章意思,重點是看清標題和每段話的關鍵詞,選擇核心內容進行閱讀即可。第三,尋找式閱讀。尋找式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找到特定的信息,與泛讀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重點是把握詳略得當,做到有所讀有所不讀。當然,略讀專項訓練的方法還很多,如預測性閱讀等,這些都需要教師進行研究。
(2)堅持略讀教學的原則。我國小學閱讀教學比較重視學生的朗讀和背誦,幾乎沒有其他的閱讀方法,都是過多強調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導入、提問和引導這些細枝末節,沒有讓學生參與廣泛的閱讀實踐,始終讓學生成為閱讀的配角,難以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略讀教學要遵循學生的閱讀規律,堅持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學生的引導者,不能越俎代庖,要讓學生自己學習和實踐,在關鍵之處點撥一下就可以了。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教師就要滿足學生的這種需要,讓學生成為一個發現者、一個研究者、一個探索者,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略讀的興趣,才能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
四、結束語
目前,對精讀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但對略讀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作為語文教師要主動承擔起培養學生略讀能力的重任,讓學生認識到略讀的重要作用,以便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修養,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積極探索語文略讀的教學方法,以
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魏紅霞.談小學語文略讀教學之“脈”[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02). [2]張英.語文略讀課也有大美[J].現代教育科學,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