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玉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作文教學難,這是語文老師的共同感受。作文難,是因為作文是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不但有用詞方面的要求,而且有謀篇布局、選取材料等多方面的要求,特別是小學生知識面窄,詞匯不多,對作文還處于朦朧的認識階段,甚至有的學生還不知道作文是怎么一回事。要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好作文,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成了擺在語文老師面前的一大難題。
多年的作文教學,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提高作文水平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情導入,淡化作文的難度
常聽學生慨嘆:做學生難,寫作文更難。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對作文的意義不明確或把作文的難度擴大化,嚇著自己。學生越怕作文就越不敢寫,越不敢寫就越怕寫。本人認為教好作文首先要淡化作文的難度,幫助學生克服怕作文的心理。
如教第十二冊積累三的習作,習作要求:給學校的老師或校長寫一封信,在信中針對老師或校長的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也就是寫建議信。
教學這次作文,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同學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的父母、家人、老師或同學,他們的所作所為,你們都滿意了嗎?”回答是肯定的,“不滿意。”那么,你們想他們改進嗎?“想。”“你們想他們怎樣改進?只要我們把他們不足的地方和希望他們怎樣改進說出來,這就是提建議。”學生聽了都驚呆了,異口同聲地說:“咦,老師,提建議這么簡單嗎?”“對。”“這節課就請同學們針對學校領導、老師沒有想到或沒有做好的事情提出一些寶貴建議。”
這樣的導入,作文的難度被淡化了,學生怕作文的心理也就輕而易舉地克服了。
二、審清題意,避免跑題
作文審題是寫好作文的重要一步。審題目,首先要明確作文要“寫什么”,然后根據題目要求確定中心、選取題材。審題一般要注意“三審”:一是審對象,就是搞清楚作文是寫人、記事、寫景還是狀物。二是審清范圍,即要明確我們所選材料的時間、空間、數量、人稱、范圍上有什么限制。三是審清重點,也就是“題眼”。
如教學第十二冊積累三的作文,我是這樣幫助學生審題的:先讓學生思考,一是這次習作寫什么?二是給誰寫建議信?三是這次建議應圍繞哪些方面的內容來提?接著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指名學生回答。
三、巧妙激趣,讓學生產生“用我手寫我話”的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單是審清題意還不夠,還要乘勝追擊,利用身邊人所共知的事例,激起學生寫作的欲望。
如上面的作文我是這樣激趣的:“同學們,我們學校的領導和老師都是很民主的,只要你提的建議合理,他們又有能力解決,就一定會采納。如領操一事,上期體育老師要我們全班同學輪流領操,后來有同學在日記中提議這樣不好。雖然我們班成績較好,但也有人的動作很不規范,不如選幾個做得規范的固定領操。我把情況反映給體育老師,體育老師很快就采納了。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個建議應該就是在座的湯XX同學提的。還有,前段時間,陳XX同學提議廁所很臭,要進行大消毒。我把他的建議反映給校長,校長很快就派人撒了石灰。他們倆能把自己發現的不足之處和建議都寫了出來,不僅不會受到批評,還為其他同學謀到了利益。那么,你們能不能把自己發現的不足之處和建議都寫出來呢?”這時,學生們興趣盎然,完全消除了提建議會受到老師批評的恐懼心理,紛紛舉手,想把自己的發現和建議說出來。
四、引導回憶,豐富學生的寫作材料
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回憶想象,是為了把作文寫得更優美、更生動、更精彩。學生的想象能力需要培養,在培養過程中,需要老師的指導。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把頭腦中那些對生活的積累、很有趣又值得表現的東西表述出來。
如上面所舉的那篇作文,我是這樣引導的:一是出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①學校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②學校校長或教你們的老師有哪些沒有做好的事情?③你準備向誰提建議?提什么建議?二是小組討論。三是各小組選代表發言,通過這樣的指導、引發,學生們就有話可說了,大家滔滔不絕,各抒己見,大有一吐為快之感。最后教師小結:“同學們都很有主人翁精神,提的建議也很好。但你們能否獨立把那些亟須解決的事情和建議以書信形式寫出來嗎?”話音剛落,同學們便紛紛拿出作文本寫了起來。通過這樣的導入、審題、激趣、引導,學生不會再怕作文了,作文難教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總之,作文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作文教學重在興趣的激發,難在方法的創新,需要教師的不斷探索。
(作者單位:湖南省湘陰縣新泉鎮關公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