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梨梨
摘 要: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學中我們應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發掘出學生自身的創造才能,這才是作文教學創新之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將其引入小學習作教學中,結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等各方面特征,優化作文教學過程,一定能夠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讓我們的教學過程充滿趣味。
1.“趣”在學生的直觀感受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關鍵所在。我們都知道:信息技術融合了字、圖、聲、像等元素,借助于信息技術,我們可以把枯燥乏味的作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通過信息技術在作文課堂的運用,我們可以把靜止乏味的資料變為動態化的生動形象,借由直觀形象的呈現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多層次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讓學生愛上寫作文。
2.“趣”在師生的多向互動
傳統的小學作文教學就是命題、寫作和修改,封閉式的教學模式讓師生互動的時間很少。教師辛苦批改的作文、精心寫就的評語一般很少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如果沒有教師硬性規定重新修改再提交,絕大多數學生會忽視教師的評語。所以傳統的作文課堂幾乎沒有溝通和互動,學生的思維難以打開、擴展,學生成為單純的個體,不能做到資源的共享。
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作文教學中,將會大大改變原有的這種單向教學狀況。學生通過網絡可查閱資料,構思習作,學生之間更可以借助網絡進行互動溝通。而通過網絡,教師對自身教與學的反饋也更及時,更好地提高了教學效率。這樣的整合教學方式讓師生角色悄然發生了改變,教師成了信息的組織者和導航者,不再單單是教授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根據教學內容來設置網絡環境,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習作的全過程。
3.“趣”在豐富的語言積累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歷很少,語言積累也少,這些都增加了小學生寫作的難度。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是積累作文素材的良好途徑,其實除了傳統書籍外,學校還應增加豐富的電子資源,因為學生習作時往往受信息渠道的限制,難以及時調閱到傳統書籍中的相關內容。把信息技術運用到作文教學中,小學生便可以利用學校資源庫查閱相關資料,降低難度、提高效率,學生也能欣賞其他同學以及網上的優秀作文,并學習寫作的行文與造句,擴展思路。精美的語言文字能豐富學生的文采,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其感受語言美。教師可以開展優秀作文展覽活動,也可以開展優美詞句積累大賽,鼓勵學生每天積累一些優美的詞語句段,然后定期進行比賽,看哪個學生積累得最多最好。
4.“趣”在突出的重點、難點
多媒體技術和作文教學整合還可以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分析處理小學作文教學的語言文字。教師將信息技術運用到作文教學中,便可以把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觀,把枯燥的語言變為形象生動的畫面,從而解決學生語言表達與理解思考的困難,降低難度,解決寫作的重點、難點。
5.“趣”在豐富的實踐活動
傳統的作文課就是課上寫作文,課下交流少,導致學生難以真正感受實踐在寫作中的作用。教師在指導學生多閱讀作文材料,熟悉寫作的思路和規律的基礎上,可以開展各種作文實踐活動,開辦論壇,做小報或者組織研究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積極參與實踐,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為自己的寫作積累更多素材,寫作文時才能有話可說。而長期的積累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一舉兩得。
6.“趣”在開放的思維空間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綜合運用圖像和動畫,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擴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接受大量信息的同時還會有直接的感受,這樣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突出了教學的重點。作文課堂應該是開放的,學生學習知識后有自己的認識,有自己的見解。這時教師就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之間可以補充啟發,加強交流,打開寫作思路,學生依據自身興趣選素材,構思全文。另外,為避免學生瀏覽其他與學習無關的網站,學校要進行實時的監控,監督學生,教師提前布置好作業,在規定時間內讓學生完成指定任務,教師也要實時地進行指導。這就需要師生都有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術。
總之,信息技術引入習作教學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教師要鍥而不舍地實踐和探索,讓信息技術成為教學的重要工具,讓學生的寫作技能得到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