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對高中生涯規劃進行重新審視是很有必要的。一般來說,要重新審視高中生涯規劃的任務、目標和實行的方法等,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能力制訂相應的策略,培養學生規劃學習和人生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思想品德,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文章主要闡述了我國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新審視,提出了以生涯導向為主的課程和實施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在整個高中教育中,生涯規劃教育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自我規劃能力提升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從目前來看,高中教育由于過于追求升學率,往往忽視了這一環節,使得生涯規劃得不到相應的重視。近年來,隨著高考改革方案的出臺,生涯規劃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作用變得更加重要,它對學生選擇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
一、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目標和任務的重新審視
1.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目標的重新認識
與傳統的職業生涯輔導相比,現代生涯規劃教育不僅僅涉及職業生涯指導,它更關心如何幫助學生學會思考“過一種怎樣的人生”,這是對傳統職業指導內容的豐富與拓展。正如有研究者所言:“如果說職業指導是微距鏡頭,那么生涯輔導就是廣角鏡頭。生涯輔導在審視職業發展的同時對個體的生命歷程有寬廣而深遠的透視。”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就是通過給予學生恰當的指導,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平衡人生歷程中各種社會角色的關系,從而使他們更有可能“過一種好的人生”。從生涯規劃教育的國際發展趨勢來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學科選擇能力與職業規劃能力,而是在“對個體的生命歷程有寬廣而深遠的透視”的基礎上,教給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關鍵的知識、技能與態度,使之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能主動、智慧、持久地適應社會,實現自我發展與終身發展。
2.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任務的重新認識
生涯規劃教育應著眼于學生在高中階段所面臨的成長與升學的特殊需求,培養學生以選擇能力為核心的初步的人生規劃能力,幫助他們順利完成人生的初步選擇。新高考改革的推進使這一任務尤為現實和緊迫。生涯規劃教育要面向未來,在把握知識經濟時代職業變化規律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適應職業變化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與重要品格。這一任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基礎性和發展性作用。
二、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實現途徑的相關建議
1.對生涯規劃教育的頂層設計
相對來說,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但它并非孤立于整個學校課程構架之外而獨立存在。現在很多高中學校采用了心理輔導、專題活動等方式來實施生涯規劃教育,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對高中教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國在實行生涯規劃教育的時候,首先需要對生涯規劃的頂層進行設計,深入研究學生的核心規劃能力,主要是指選擇能力和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
2.在生涯規劃教育中實施“以學科教學為主、生涯規劃為輔”的制度
在高中教學中,首先要以學科課程教育為主,不能因為其他而耽誤了課程。在高考體制改革的背景下,生涯規劃教育需要進行重新的審視和安排,以保證學生能夠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綜合素質得以提高。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語文、數學、自然、物理等重要學科便有了新的意義,包含了國際競爭和職業準備的長遠的含義,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高中教育中,將生涯規劃和學科教學相融合,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生涯規劃的實現首先要以學科教育為主。
做好學科教學的同時,需要開設專門的生涯導向課程,全體教師都要參與到生涯發展指導的制度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相應的指導。在整個課程的構架中,開設相關的生涯課程,對學生進行生涯輔導,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缺陷,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掌握和收集相關的知識和信息,以更好地體驗生活,找到自己的方向,為未來的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結束語
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高考逐步開始改變從前的以高考成績為全部內容的傳統錄取方式。高中教育實行多選擇、多樣化的發展格局,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并使得高中教育具有更強的開放性。生涯規劃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應該引起相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雖然目前我國在高中生涯規劃教育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只要領導、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和配合,生涯規劃教育便可以很快步入正軌,成為高中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謝文婷.基于項目學習的高中生涯規劃課職業探索模塊教學初探[J].教育,2015,(20):7—10.
[2]張 楊,齊 麟.高考改革背景下本科院校與高中須有效銜接[J].天津教育,2015,(2):16—18.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