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法國特派記者 胡錦洋

法國是僅次于美國和英國的世界第三大留學接待國,然而,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有30萬,在英國有15萬,在法國只有4萬左右。這巨大的數量差是什么造成的?是昂貴的費用、語言障礙,還是社會環境、留學政策導致的?帶著這些疑問,《環球時報》記者一行前不久訪問了巴黎、圖盧茲、波城、比亞利茨和波爾多5個城市的15所大學與科研機構。
語言障礙是留學門檻
前不久,英國權威教育評估機構QS發布了2016最佳留學城市,法國巴黎榮登榜首。這一排名主要考量進入大名單的116個城市擁有知名大學數量和世界排名、生活和學費成本、學生與城市融合度、城市吸引力、就業機會。那么在教育、文化和歷史方面都擁有巨大吸引力的法國,為何在中國留學生數量上大幅落后美國和英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對《環球時報》表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語言障礙。
目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工作的王瑋曾就讀于法國索邦大學,并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學生學習法語的人非常少。不少人從一開始就“望而卻步”。來自青島的劉子豪目前就讀于巴黎第十一大學電子系一年級。他說自己產生留學法國的念頭,是因為正巧有一個朋友進入了一所不錯的工程師學校,當時自己確實非常矛盾,但最后還是下定決心。在采訪多所法國著名大學和精英學校后,《環球時報》記者發現,大多數申請法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除了英語授課項目和部分交換項目學生外,其他都在國內或法國學習過一段時間法語。因為中國學生在去法國前必須經過統一的法語考試,達標后才能過“門檻”。
認識到學習法語的中國學生非常少,法國有關部門加大了在中國國內推廣法語教學的力度。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法語培訓機構通過500學時(大約5個月)的聽說讀寫強化訓練,令中國學生在參加TCF或TEF法語考試時能夠取得B1至A2的水平,達到獲得留學簽證的條件。但一般中國學生申請法國大學直入專業的基礎語言條件是B2水平,所以很多中國留學生在進入法國公立大學學習前,往往會進入公立大學附屬的語言機構進行法語學習。劉子豪說,“適應法語環境肯定需要一個過程,但其實只要人在法國,并且努力去學習,語言問題并不會成為障礙”。
為什么不能用英語教學并答辯呢?在參觀波爾多大學神經退行性疾病學院時,《環球時報》記者將這個問題拋給了院長克里斯托弗.穆勒先生,他這樣回答:“作為一個法國人我為法國久遠而博大的歷史文化而自豪。法語是了解法國文化和歷史的最基本工具,它非常優美,我們當然希望來這里學習的外國留學生能夠掌握法語,在學業上能夠掌握法國最先進的研究思想和成果,同時能更了解法國,也能讓他們在法國的生活更加方便,用法語教學和答辯是有很多好處的”。當然,法國高等教育部門已注意到語言給包括中國學生在內的國際生帶來的障礙,不少高校因此開設了一些用英語教學的碩士和博士國際項目,而且數量愈來愈多。據法國高等教育署的不完全統計,此類項目的數量已達600個。
視中國為人才“蓄水池”
中國留學生的不菲學費以及生活消費往往給所在國帶來巨大經濟收益并拉動就業。法國希望在2020年將中國留學生的數量提升到5萬,是出于經濟考量嗎?法國高等教育署北京中心的李幗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法國公立大學不但聚集著法國最優秀的高等教育資源,而且國際學生在法國公立大學就讀可以與法國學生一樣享受免學費的待遇,每學年只要交幾百歐元的注冊費。在租房住宿方面,法國政府還會給予相應數量的補貼。因此,可以說在學費開銷上的“低門檻”是不少語言零基礎的中國學生決定去法國留學的一個主要原因。由于公立大學的教育質量非常好,在法國95%的留學生都選擇公立大學。據巴黎學區區長弗朗索瓦·韋耶先生介紹,巴黎之所以能位列“全球最佳求學城市”榜首,不僅僅因為頂尖高校數量多,還因為法國對學生教育的投入超過其他國家和地區。法國每年平均在每名大學生身上的補貼、投資在1.1萬歐元以上,是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最高的,而且這種補貼金額在逐年上升。平時喜歡出去旅游,偶爾娛樂一下的劉子豪說,一年生活費大約10多萬元人民幣。與外省相比,巴黎物價高一些。
法國人口日趨老齡化,在把中國看作巨大市場的同時,法國又視中國為人才“蓄水池”。巴黎第二大學的付同學說,法國沒有像美英那樣把教育當產業來經營,而是在教育及住房、醫療等福利保障方面給予外國學生“國民待遇”,目的是吸引優秀的外國學生,讓他們了解法國,并最終融入法國的發展。
在法國就業不容易
現在巴黎一家咨詢公司工作的計瑋說,這幾年中國經濟發展較快,法國企業希望能吸收一些優秀的中國學生,幫助他們開拓中國市場。現在法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長期在10%左右,所以一些法國人會擔心外國人搶他們的工作。由于中國人勤勞肯干,更容易被他們以這種眼光看待。
《環球時報》記者在法國接觸的大多數中國留學生都計劃先在法國找工作積累海外工作經驗,不順利就直接回國。理工科畢業生雖然相對好找工作,但進入法國企業后多數會先被派到非洲工作,這又讓很多中國學生糾結。經濟不景氣,中國學生在法國找到滿意的工作并不容易。法國要想吸引更多中國學生留學,并最終留住中國人才,可能還要在就業、獲得身份、購房置業等方面做出更多調整和改變。▲
環球時報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