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璐
?
移動互聯視域下手機媒體對新聞傳播的影響探討
劉瑾璐
山西傳媒學院,山西太原030024
如今,人們逐漸步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成為了一種新的設備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智能手機與移動互聯網的統一,能夠使手機作為一類新的傳播媒介,手機上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一種重要的習慣,是人們了解各類新聞資訊的重要渠道,能夠使人們近距離接觸到新聞,使新聞信息的傳播更加具有時效性。在移動互聯網視域下,媒介的范圍更大,傳統的新聞產業也面臨著一定的沖擊。
手機;移動互聯網;媒介接觸;新聞資訊
移動互聯網泛指用戶通過手機作為終端,通過移動網對網頁內容進行瀏覽,獲得更加具有時效性的信息?,F在3G和4G網絡的建設能夠促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未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一定是朝著移動的方向發展的,成為信息傳播的一類重要的工具。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早期,很多研究人員認為手機短信和手機報的發展可以當成移動媒體,手機短信在使用中實現了人們的交流,使用手機短信進行新聞傳播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只能夠為人們傳播重大的新聞事件。借助手機報和彩信的方式進行新聞的傳播,能夠實現新聞的快速傳播,是新聞傳播的一種新的形式。
如今智能手機在人們的生活中普及,網絡技術發展迅速,手機與互聯網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其在新聞傳播中的價值也被凸顯出來,手機不再是人們進行簡單交流的工具,同時也是一種信息傳播的新渠道。很多新聞網站都是借助手機網站實現新聞傳播的,手機新聞客戶端的開發已經成為新聞傳播的新媒介。
在手機上瀏覽微博也能夠提高新聞傳播的時效性,我國有1/4的人都在使用微博,微博是一類新型的網絡社交工具,網民們能夠在微博上了解最新的新聞資訊,并且能夠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新聞信息轉發,讓更多的人關注,還可以發表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看法。微博使手機新聞的傳播走向成熟。
2.1手機上網是人們獲得新聞資訊的重要途徑
在相關的研究中,對人們獲取新聞的途徑進行了分析,幾乎近90%的人會選擇網絡獲取新聞資訊,借助手機互聯網獲取資訊的人們占70%,通過電視獲取新聞資訊的人占40%。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們不再借助傳統的媒體獲取新聞資訊,而是選擇網絡,在網絡上獲取新聞資訊的過程中,人們一般是通過QQ和微博的方式,人們也會安裝手機新聞客戶端的方式,可見,手機互聯網在新聞傳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自從網絡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后,用戶對新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多,對媒體的接觸習慣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傳統的媒體受到了一定的挑戰,特別是自媒體的發展,用戶能夠自己作為新聞的編寫者,人們對于生產新聞和獲取新聞的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2手機上網客觀上提高了用戶的新聞接觸能力
幾乎近98%的手機用戶都開通了手機上網服務,在對開通了手機上網服務的用戶進行調查,分析他們平時是否會通過報紙和電視等傳統媒體了解新聞資訊,只有不到40%的用戶會選擇經常借助報紙和電視獲取新聞資訊。
在對用戶開通手機上網服務的調查中,80%的用戶認為開通手機上網服務是為了獲取新聞資訊,通過手機上網功能了解國家大事,能夠獲取生活服務指南。
2.3手機媒體擴大了新聞資訊的傳播范圍
手機促進了自媒體的發展,是自媒體得以應用的主要的平臺,用戶一般都會借助微博、微信、博客等方式了解新聞資訊,借助手機訪問這些頁面,而且這些軟件已經形成了較為友好的界面,用戶體驗的滿意程度是非常高的。智能手機的體積小,便于攜帶,而且屏幕的靈敏度比較高,這些都是電腦不能比的。通過對我國2015年微博用戶的調查,可以發現我國用戶采用智能手機進行微博互動的占近90%。
微博的傳播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一個用戶的微博粉絲超過1 000人,其傳播效果就能夠達到一本雜志的傳播效果。微博能夠讓用戶有個性化的體驗,能夠借助大眾化的傳播媒介為人們提供一種平民化的傳播渠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傳播信息。
微博等媒體實現了新聞的集中發布,借助手機微博,人們能夠及時了解新聞的信息,尤其是對突發事件的了解中,用戶借助手機能夠了解最新的動態,再通過微博轉發的方式,重大緊急的信息能夠在瞬間傳播。
3.1手機是網絡平時接觸最多的媒體
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人們都會將手機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而且每天都會使用手機。幾乎有60%的用戶是24小時開機的,60%的用戶的手機總是帶在身邊。報紙的發行量越來越少,在快節奏的生活下,人們集中看電視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在時間碎片化的生活中,人們都是借助手機在零散的時間中通過瀏覽網頁的方式了解新聞動態的。在對人們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進行調查,發現白領平均每天使用接近7個小時的手機,手機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能或缺的。
3.2移動互聯網視域下手機對媒介產業格局的沖擊
近年來,很多著名的刊物都相繼停刊,我國很多傳統的媒體也受到了強大的沖擊,傳統媒體的危機感比較大,在傳統媒體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實現向新媒體的轉型與統一,是傳統媒體發展中必須思考的問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導致了媒介的性質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而且用戶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受眾的媒介接觸行為也發生了改變,傳統媒體的受眾越來越少。
在手機媒體發展的今天,報紙也不再是以紙質媒介為主,而是形成了電子報紙的形式,在報紙內容不斷充實的過程中,借助新穎的媒介,能夠促進傳統媒體的成功轉型。在傳統媒體中,新聞的生產仍然是比較重要的,無論新媒體如何發展,傳統媒體還是具有自身的價值,高質量的新聞也要借鑒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才能實現。在移動互聯網視域下,傳統媒體應該適應新媒體的發展,因該借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促進新聞的傳播。
智能手機的發展使新聞的傳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手機也被預言作為第五媒體,在互聯網視域下,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結合能夠促進新聞的傳播。報紙稱為第一媒體,是最傳統的媒體之一,廣播稱為第二媒體,電視稱為第三媒體,互聯網是第四媒體,在大眾傳播普及的過程中,第五媒體出現,現在,移動互聯網作為第五媒體,其使用的人數比較多,僅僅我國的用戶就已經超過4億。隨著網絡技術的日臻完善,智能手機結合移動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稱為一種人性化的新聞資訊傳播方式,其能夠借助智能手機的方式,實現數字化的傳播,通過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的結合,讓人們隨時隨地享受網絡的服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手機媒體對傳統的媒體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其作為一種新的新聞傳播的渠道,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在新媒體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移動互聯網必然會成為第五媒介。傳統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繼承以往的優勢,同時聯合新媒體發展的趨勢,促進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和互動性的提高,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1]靖鳴,馬丹晨.移動互聯背景下手機媒體對新聞傳播的影響[J].新聞愛好者,2013(10):72-75.
[2]溫玲英,郭明德.移動互聯背景下手機媒體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12):208.
[3]強月新,姜欣.謀劃開局·深化改革·飛速發展——2011年中國媒體發展盤點[J].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2012 (00):3-92.
劉瑾璐,助教,研究方向為新聞學、傳播學。
G2
A
2096-0360(2016)12-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