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露
?
新聞工作者微博應用的困境及其根源分析
康露
北京電視臺新聞中心,北京100089
針對當前新聞工作者在應用微博發布新聞時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介紹了新聞工作者面臨的各種困境以及根源,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改進,希望文章的意見能為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提供幫助。
新聞工作者;微博;應用困境
1.1是否應用微博發布新聞
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是否應用微博發布新聞是其面臨的最大困境。由于在新聞發布工作中,微博的應用既存在明顯的優勢,又有著明顯的劣勢,這便導致新聞工作者在微博使用與否的問題上難以真正做出抉擇。第一,微博內容短。所以,在發布新聞時,通過微博可以快速的傳播新聞的重點,然而,也恰恰是因為這個原因,很難反映新聞的全部事實,這便導致通過微博發布的新聞,由于其內容不全面,很容易引起人們猜疑,新聞的真實性被質疑和掩蓋。第二,應用微博傳遞新聞的形式極為豐富,包括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還可以將它們綜合起來進行新聞的發布,從而為人們呈現全面、真實、準確的新聞內容,然而,由于微博內容的篇幅有限,只有短短的140字符,難以呈現新聞全部的事實真相,所以,微博對新聞描述的不全面,非常容易導致人們質疑新聞的真實性,或者誤讀新聞所要表達的內容。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誤讀的范圍是不受限制的,因此,這便導致社會上流言四起,對社會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第三,微博的快速更新。由于微博內容的更新速度快,人們可以及時了解到感興趣的新聞資訊,因此,應用微博發布新聞的方式受到人們喜愛。然而,同樣是由于微博的這一特點,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在應用微博發布新聞時,缺乏足夠的時間審查新聞的真實性,這便造成新聞缺乏準確性,很難被人們所接受和認同,然而,由于微博的互動性極強以及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導致這種不真實、不準確的新聞在社會上快速的傳播,從而產生極壞的影響。由于以上種種原因,在新聞發布中是否應用微博的問題上,爭議性極大,這也是新聞工作者面臨的最大困境。
1.2職業性與個人性的矛盾
自微博產生之后,在其使用的問題上,一直存在著職業性與個人性的矛盾,而且,隨著微博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這種矛盾就顯得尤為突出,由于微博個人認證功能,使二者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新聞發布是一項有著極強專業性的工作,對于新聞發布的時間、內容、措辭等,都必須進行反復的推敲,而應用微博發布新聞的形式,大大降低了新聞發布的要求,不僅邏輯性欠缺,而且真實性下降,與此同時,通過微博發布新聞的形式,對新聞內容欠缺嚴格的審批。所以,在發布微博新聞時,由于審批的缺失,很容易出現邏輯差、真實性不高的新聞,這類新聞一旦傳播出去之后,很容易在社會上產生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就新聞工作者而言,應用微博具有個人性和職業性兩大特征,并不單純是個人行為,也屬于職業行為,然而,因為個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微博的發布,更重要的是,對于發布的微博內容并沒有嚴格的限制,所以,微博新聞的質量很難有效的保障,極易出現虛構的、片面的微博新聞,新聞的真實性以及嚴肅性大大降低,與此同時,社會大眾對新聞工作者的信賴也大打折扣。這便是新聞工作者應用微博的過程中職業性與個人性的沖突,對微博新聞的快速發展產生極大的制約。
1.3公共利益與媒體利益的矛盾
媒體屬于重要的社會組織之一,在大多數情況下,雖然代表著公共利益以及大眾心聲,然而,也不可避免的要兼顧自身特殊利益,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在發布微博新聞時,很難處理兩種利益之間的矛盾。面對這種矛盾的選擇,不僅是對新聞工作者的考驗,同時也是對媒體的考驗。第一,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當涉及經濟利益時,很容易出現媒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對于大多數媒體企業來說,其運營資金的主要來源就是廣告收人,因此,媒體企業若要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廣告合作商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新聞工作者發布的新聞與媒體廣告合作商的利益產生沖突,新聞工作者就會面臨艱難的抉擇,因為這類新聞一旦發布,極有可能會面臨廣告合作商的怒火,從而終止合作,媒體也就會失去主要的經濟來源。若新聞工作者出于媒體利益選擇不發布微博新聞,那么就隱瞞了公眾社會真相,從而降低新聞的真實性,新聞工作者的權威性也會大打折扣,最終影響到公共利益,這便是媒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第二,當牽涉政治利益時,媒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對于媒體和新聞工作者來說,監督政府是其一項重要的社會職責,與此同時,也是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然而,當新聞工作者曝光政府行為時,很容易面對媒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的沖突。人民賦予了媒體監督政府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是法律所保障的。而政府屬于行政機構,是法律的執行者,所以,當媒體履行對政府的監督職責時,由于政府掌握著對新聞工作者發布的微博新聞的行政審查權,因此,對于媒體發布的政治新聞,政府極易對其進行制約。這對于媒體和新聞工作者來說,當自身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極易陷入兩難的境地中。
2.1審查機制欠缺,追責制度不完善
新聞工作者發布微博新聞,缺乏嚴格的事前審查機制,這是導致新聞工作者面臨微博應用困境的主要根源之一。正是由于事前審查機制的欠缺,這才導致新聞工作者在發布微博新聞時,一味的強調速度而忽視新聞質量,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博取了公眾的注意,然而卻由于對新聞內容審查的缺失,降低了新聞的真實性,同時也降低了新聞工作者的權威性,不僅如此,審查機制的缺失還導致無法對微博新聞的發布進行有效的監管,從而導致公眾喪失對微博新聞的信賴。而且,微博新聞的發布還欠缺完善的事后追責制度,這便造成某些新聞工作者只注重在新聞發布之后能否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而忽視新聞內容必須具備的真實性、準確性、結構嚴謹性等,從而導致微博新聞質量不高局面的出現,極大的制約著新聞工作中微博作用的充分發揮。
2.2新聞工作者缺乏獨立性
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微博新聞的發布并不只是代表自身,還代表著新聞媒體,所以,新聞工作者缺乏一定的獨立性,當發布新聞時,必然要考慮新聞媒體的利益,從而受到極大的制約。在這種制約作用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聞工作者規范其自身的新聞發布行為,然而,也會對新聞工作者全面真實的發布新聞造成影響,新聞工作者的真正職業價值得不到更好的體現。所以,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若要保持和提高微博應用的獨立性,就必須建立新聞的匿名發布平臺,這樣一來,當發布微博新聞時,新聞工作者就可以依托此平臺保持絕對的獨立性,而不用受到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的制約,從而時新聞工作者能夠堅定的站在社會公共利益的立場上發布新聞,提高了新聞的真實性。
2.3工作賬號與私人賬號難以區分
對于大部分新聞工作者來說,通常都有兩個微博賬號,即:工作賬號、私人賬號。然而,當今社會微博采用實名制注冊,在微博工作者工作中,微博私人賬號顯得越來越重要,私人賬號逐漸呈現工作化,而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對這兩種賬號的區分也越來越困難,從而對微博新聞發布造成影響。所以,若要保持新聞的權威性,就必須針對這兩種賬號進行有效的區分,降低私人賬號的工作化,這樣一來,當利用私人賬號發布新聞時,新聞工作者就可以獲得更大的自由。而且,還應該約束新聞工作者的行為,避免新聞工作者在未經考證的情況下,利用微博私人賬號發布新聞,從而有效的保障新聞內容的質量。
綜上所述,由于種種原因,新聞工作者在應用微博發布新聞時面臨一系列困境,從而導致微博新聞質量不高,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邏輯性以及全面性極為欠缺,新聞工作者的權威性每況愈下,所以,在當今新媒體時代下,若要充分發揮微博在新聞發布中的作用,就必須充分認識和了解微博應用中,新聞工作者面臨的各種困境以及根源,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改進,希望本文的意見能為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提供幫助。
[1]劉海龍.新聞工作者微博應用的困境及其根源[J].新聞記者,2012(9):30-37.
[2]唐彤東.新聞工作者微博應用的困境及其根源[J].新聞研究導刊,2015(16):294.
[3]何冬英.2012年微博研究綜述[J].現代視聽,2013 (4):6-11.
康露,助理編輯,研究方向為新聞工作者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綜合應用研究。
G2
A
2096-0360(2016)12-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