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長訊通信服務有限公司)
基于移動網的傳輸網絡優化方案設計
劉琳
(長訊通信服務有限公司)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了移動網絡的進一步發展,移動通信技術亦隨之快速發展,這也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帶來了許多便利,再是4G業務的開展將移動網推向了新的平臺。盡管移動網傳輸網絡飛速發展,但其技術應用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其信息傳輸網絡帶寬及傳輸效率和傳輸安全性能均需合理優化與提升。本文分析了基于移動網的傳輸網絡優化方案設計,并提出了實用性優化策略,為我國移動網絡技術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理論性依據。
移動網絡;傳輸網絡;優化方案;方案設計
現代化社會發展下的電信網絡分組化已是電信技術必然的發展趨勢,這與我國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通信技術水平發展迅速,為了能夠適應現代化人們的各方面要求,通信業務早已呈現出多樣性、媒體多樣性轉變趨勢,其間更強調信息快速溝通及交流形式與內容的多樣性,也就是說人們的溝通應更為便捷,且能夠實現數據、語音、視頻等多種方式要求。這些功能的實現都要求移動網傳輸網絡方案設計更為優化、有效,對基于移動網的傳輸網絡優化方案設計進行分析,可推動我國移動網絡的進一步發展。
傳輸網絡優化技術強調的是全面分析現網狀態及其運行情況與業務模式,應著手于網絡結構及其承載業務類型和帶寬管理調度進行優化,基于此提出適宜的規劃方案,從而對現有網絡進行改善和優化,以便快速提升網絡安全性及其可靠性與利用率,更深層的挖掘出網絡運行的潛在力,以此更好的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可以說傳輸網絡優化屬于移動網業務發展必然需求,移動業務中的主營業務現已是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其2M數量的傳輸網絡根本適應不了移動業務的發展需求,加上其間某些新節點并未設置于原來的傳輸節點上,這時就阻礙了新型業務的持續發展,應對相應的網絡進行合理優化,從而提升其設備利用率;再是傳輸網絡優化能夠保證通信網絡安全穩定,傳輸網絡的水平提升關系到整個移動網的運行安全及其通信質量,這也是衡量傳輸網絡質量的新標準;傳輸網絡優化為新技術發展需求,社會的發展需要傳輸網可實現傳輸層次清晰的目的,且其各個層次的業務調度靈活有效,同時還應確保其不出現交叉影響,從而對傳輸網信息傳送有效管理;且傳輸網絡優化亦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我國應具備高帶寬且高可靠性的基礎傳輸網絡,以此支持傳輸網絡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確保企業于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1 傳輸網絡安全性能不高
移動網采用的傳輸網絡均是SDH環網,此類網絡結構使用中極易出現故障,從而影響到傳輸網絡整體質量及其安全性。亦或者是移動傳輸網所運用的是ASON網絡結構,此類網絡結構對光纖性能有著極高的要求,不能更好的保證網絡系統運行安全可靠。
2.2 網絡不靈活且拓展能力低
這里的SDH網絡結構部業務進行調度時,其業務交叉環網結構位置極易出現阻塞,且網絡調度不靈活,傳輸效率也不高。再是其拓展能力不高,4G時代的飛速發展使得拓展能力偏低的移動網傳輸網絡根本滿足不了現代化信息傳輸的多樣化需求,這時則應基于相應的擴容而實現信息傳輸,不過如果進行擴容則所需成本很大,這時企業的經濟效益亦不高。
2.3 業務模式及保護方式單一
所采用的SDH系統為用戶服務時,大都是統一服務的形式,這根本不能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且其所采用的保護方式亦是十分單一,于較為安全的網絡中其配置則過高,這時會出現帶寬資源浪費的問題,導致傳輸網絡率用率不高。
傳輸網絡優化可謂是移動通信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著眼于目前的傳輸網絡優化發展情況及基本特點,文中提出了相應的優化設計方案:
如圖1所示,IPRAN網絡分層構架簡視圖。
3.1 IP RAN組網原則
IP RAN網絡構建應基于相應的步驟展開,且以從上而下的原則來實現,其核心層應基于RANCE來構建,以科學合理的處理基站歸屬調整等方面的問題,其間優化已有的MSTP網絡,再者是其核心應以舊的IP城域網實現,新構建的綜合業務接入網匯聚層B類設施務必科學合理,再是其應可能少的接入A類設施,從而更好的處理少量熱點區域中的問題,且基于站點接入需求來實現,并且以MSTP實現更大的覆蓋范圍,其間分流DO流量亦是非常關鍵,以此可緩解MSTP的核心匯聚層所出現的壓力。之后還有就是相應規模構建接入層的A類設施,從而使得其接入層分組被全部覆蓋,以LTE來更充分的滿足綜合業務承載需求。
3.2 IP RAN網絡分層構架
IP RAN組網通常被分為匯聚層及接入層,其接入層是以A類設施構成,這一般均是處于基站機房中,強調接入基站和政企專線,而這些均是自營性業務;再是其匯聚層是B類設施構成,而這里則強調的是匯聚于接入層的流量,亦或者是直接性的接入業務。再者是核心層的IP城域網要強調SR、CR、RAN CE等類設施,而這也強調的是具體業務集聚及調度和落地等方面問題。
且接入層中的A類設備拓撲強調的是環形拓撲,而雙掛匯聚層中的B類設施亦是非常關鍵,這時應基于當地網絡光纜資源情況而接入拓撲,從而實現環帶鏈及鏈和樹形等方面,著眼于實際應用而選擇適宜的組網,本文采用的是類似于MATP環形組網,再者是少量的光纜資源應具備十分豐富的場景,這里則可使用樹形組網方式。其匯聚層中的B類設施大都是以一對形式出現,且一對B是處于不同的機房,亦或者是處于相同的機房中,這時則強調的是SR或U型組網,其間一對匯聚層B類設施及其下掛接入層中的A類設施則被稱為綜合業務接入子網氣,且此類網氣均是處于光纖或是機房資源缺乏時而采用,再者是全面考慮組匯聚環來實現。
核心層中的SP及CR均采用的是經典型雙上行組網,其間RAN CE應是重要的基站業務,且這些業務設施設備均應真正落地,這時則可以BSC機房進行成對設置,也就是說其間一個BSC機房一對,再是其應與CR組口字型,同時之后則應以帶寬需求發展而選擇MESH。如果現有的網絡中已經有了CE設施,這時就可利用舊的來降低BSC端口所需成本,同時新構建的場景可使用B類設施。
3.3 整體優化網絡拓撲結構
3.3.1 核心匯聚層
該核心匯聚層上強調的是IP RAN網絡基于舊城域網的二平面CR設施來實現,這其間主要是CR-1、CR-2,且再增添兩個SR及16+2臺的CX設備,其間各個接入環均應具備兩個CX設施,且SR設備均是基于IOG鏈路而實現口字型組網。
3.3.2 接入層
往往市區內網元均是采用IPRAN進行改造,ATN環內接口則應是GE接口;各個環上的業務均可將負荷分于CX設備中,且促使其形成相應的備份。
現代化社會發展下的電信網絡分組化已是電信技術必然的發展趨勢,為了能夠適應現代化人們的各方面要求,通信業務早已呈現出多樣性、媒體多樣性轉變趨勢,其間更強調信息快速溝通及交流形式與內容的多樣性,也就是說人們的溝通應更為便捷,且能夠實現數據、語音、視頻等多種方式要求。本文分析了基于移動網的傳輸網絡優化方案設計,并提出了實用性優化策略,為我國移動網絡技術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理論性依據。
[1]潘翔.面向移動互聯的網絡傳輸性能優化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5.
[2]劉海濤.移動網傳輸接入層網絡優化分析與解決方案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3).
[3]陸陽.基于移動網的傳輸網絡優化方案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1):91.
[4]況盧娟,羅石灶,張晶.移動網傳輸接入層網絡優化分析及解決方案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4(4):24~28.
[5]費孔鶴,彭明瑞.傳輸網絡優化方案初探[J].移動通信,2012,36(14):8~10.
[6]趙宇.基于移動網的傳輸網絡優化方案設計[D].吉林大學,2012.
TN929.5
A
1004-7344(2016)14-0283-02
2016-4-10
劉 琳(1987-),男,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移動傳輸網管支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