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學 朱艷艷 雷巖
?
京東貸金融產品的運營風險及防范研究
天津理工大學 朱艷艷 雷巖
摘 要:隨著2013年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崛起,互聯網金融成為了金融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國內互聯網金融的代表,京東金融的業務涉及支付、借貸、股權眾籌、基金、保險、信托和消費金融等范疇,并且成功在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和眾籌上獨樹一幟。本文結合“京東貸”融資平臺的運營模式,分析可能存在的運營風險,并提出相關風險防范建議,以期進一步優化“京東貸”金融產品,為B端用戶提供更完善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服務。
關鍵詞:京東貸 金融平臺 風險防范
京東商城擁有超過1.2億的遍及全國各地的注冊用戶,掌握著十萬計的供應商銷售業務,而龐大的供應商系統也為京東成為電子商城類融資平臺的“領頭羊”奠定了基礎。然而,供應商群體在為京東的發展提供助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事實上,供應商供貨保證和應收賬款周期過長所造成的資金流短缺,一直是制約京東發展的無形壓力。為解決這一問題,自2013年起,京東金融迅速建立由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以及證券業務組成的七大金融板塊,系統形成了服務于B端的金融融資平臺“京東貸”和服務于C端的“京東白條”業務。
京東貸系列主品包括“動產融資”、“京小貸”、“京保貝”和“網商貸”四個子項目。
動產融資是京東新推出的一款針對全網電商企業的融資產品。此產品以專業倉儲服務和供應鏈整合信息為基礎,以周轉中的貨物作為質押物,為電商企業提供授信。它依靠京東金融的大數據,解決了商品的保真性、可追溯性、價格波動等傳統銀行解決不了的問題,豐富了可作為融資質押物的商品類別。同時,京東貸“動產融資”平臺實行抵押品“動態替換”,即在押品可以動態調出維持商品銷售,未押品動態調入保證質押價值,在聯合全國各地多家倉儲的基礎上,有效盤活電商企業庫存,加速企業資金流轉。電商企業可以在線申請貸款,日息低至0.033%,計息靈活,可以隨借隨還,方便高效。
京小貸是京東金融在第十屆北京金博會上推出的商家貸款產品。這是京東金融面向京東開放平臺POP商家提供的信用貸款,以商戶需求為出發點,根據店鋪的信用評級和運營情況核定貸款額度,無需額外提供抵押和擔保即可貸款。它通過全流程線上操作,實現了“一秒到賬”的資金即時發放,并依托于京東商城及網銀在線的多重安全保障機制,有效保障商戶賬戶的資金安全。
京保貝是京東旗下互聯網金融的3分鐘融資到賬業務。它只針對與京東商城合作三個月以上,結算周期正常,并且與京東商城簽署的產品購銷協議中結算方式為賬期、支付方式為電匯的京東商城自營供應商。在具體操作層面,京保貝依托京東供應商的線上采購、銷售、財務等數據來進行信用評估,不需要京東商戶提供擔保和抵押。同時,京東金融會自行根據該供應商的采購數據、銷售數據和網絡行為數據自行判斷該供應商的貸款能力。整個貸款流程都在線完成,融資期限為90天,3分鐘融資到賬,最快融資紀錄日利率0.025%,創融資成本新低。除此之外,京東還將依托于京東金融的大數據,籌劃建立一套風險防控數據模型來進行風險評估、客戶管理與征信評估等工作。
網商貸是京東金融首要針對網絡商戶法定代表人開發的信用融資平臺,此平臺目前僅開放給部分京東第三方商家法人。京東商家的法人代表需要通過京東網商貸平臺的貸款資格驗證來申請貸款。此平臺貸款期限自由,1~12個月可選,最低日息0.036%,無需貸款抵押,一次可申請最高50萬元的貸款額度,半年有效。同時,網商貸采用“企業主尊享”的宣傳方式吸引商家貸款,幫助京東商戶快速補充營業資金,加速資金流轉。
“京東貸”在為供應商和京東商戶提供融資便利的同時提高了京東商城的運營穩定性和競爭優勢。然而,作為新興的網絡金融產品,“京東貸”在運營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財務、操作和監管等風險。
2.1京東貸金融平臺的財務風險
京東面臨其數以萬計的商戶群體,要想實現“快打款,高額度”的貸款標準,無疑在資金實力上面臨強大的考驗。此外,我國征信系統尚不完善,用戶信用信息難以實現有效共享,容易出現對貸款人征信不到位或者征信過程中貸款人提供虛假交易和虛假信用的現象,如此會導致貸款無法追回的融資“壞賬”,出現財務直接虧損。
以“京小貸”為例,它的服務對象是京東對外招商的開放平臺商家,而且實施“一秒到賬”的即時模式。我們假設在平臺上開有1000名商家同時提出融資訴求,京東便需要實現20個億的商業貸款的即時到賬,其資金壓力不言而喻。此外,京東開放平臺上,商家的交易數據、信用評價容易出現虛假信息,京東貸無法 “即時”進行雙向識別,只能憑借單方面的交易信息對融資資格進行審核,那么,不全面的審計信息就會引發“壞賬風險”,從而加大“京東貸”的財務風險。
2.2京東貸金融平臺的操作風險
“京東貸”的四大產品全部通過線上進行,因此在維持線上平臺運行的內部程序、客戶信息安全和外部事件等方面會存在操作風險。一方面,線上金融平臺程序的編程若存在疏漏或斷節,會造成交易信息的差錯以及延時;而客戶信息外流,會嚴重影響資金的安全性和品牌信譽。另一方面,外部事件既包括宏觀上經濟環境的大背景、自然災害帶來的實體資產的損失,也包括具體的黑客惡意攻擊、信息泄露和資金盜取行為。實際上,由于京東貸系列產品采用動產融資模式,那么在“動產質押”環節就會涉及質押物的品質甄別、質押物價值計算和質押物的保管問題,這些環節的操作疏漏會大大損壞京東的質押權利。另外,在質押合同的執行期間,質押物可能會因為通貨膨脹,自然災害等外部環境因素出現貶值和損耗,如果不能事先對質押物的價值進行有效的財產保全,也會影響京東的質押權利。
2.3京東貸金融平臺的征信風險
京東貸的金融產品一般針對京東商城的供應商或商戶開放,京東金融平臺會自行根據申請者在京東上的采購數據、銷售數據和網絡行為數據自行評估該供應商的貸款資格。由于,融資過程中涉及到的一切業務活動都在虛擬的網絡上進行,京東對申請者的交易數據和實物資產難以進行實際勘察和判斷。這就為貸款申請者通過構造虛假交易來提升自身信用評價,提供了可乘之機。同時,交易者的個人信用得不到完善統計和絕對共享,因此容易產生明顯的信用不對稱性,貸款違約風險較大。特別是我國征信體系還在建立階段,開放金融平臺就會因為用戶過多,交易量過大而衍生出“信息噪音”,這不僅會提高信息收集的成本,還會降低信息收集的效率。而網絡信息的廣泛性和無序性又加大了信息甄別、判定和解讀的風險。
3.1優化服務形式,降低財務風險
“京東貸”可以通過加強平臺建設以保證線上融資平臺穩定運行和優化服務來降低財務風險。其中,平臺建設基本可以分為資金、技術、人力三大方面,京東商城在過去十幾年憑借其特有的自建物流體系,擁有了廣泛而穩定的客戶群體和可靠的資金來源,因此,“京東貸”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數據、渠道優勢,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來完善金融業務。通過嚴格的征信管理技術、縝密的虛假信用篩選和提升人員的專業素質來保證目標的實現。京東可以通過采用差異化和個性化的“私人訂制”策略,優化產品和服務。在操作流程、征信水平、還貸利率、還貸期限方面根據不同商戶的具體情況提供更加具有個性化和針對性的融資服務,甚至采用“一對一”的融資咨詢,為商戶量身定做合適的貸款形式,并且對其運營狀況進行跟蹤回訪,在提高客戶滿意度及忠誠度的同時保證資金安全,使金融平臺能夠長遠平穩地發展。
3.2完善工作程序,提高操作水平
我國在互聯金融行業涉世未深,“京東貸”首先要在掌握整體經濟大環境和國內經濟政策的基礎上,才能避免在外部經濟政策環境中碰壁,從而取得有效成長。同時,“京東貸”系列產品全部鼓勵線上申請和成交,全程電子化的融資平臺不僅需要加強網絡安全建設,還對工作程序和業務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程序方面,“京東貸”相關產品眾多,線上融資參與主體多樣,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操作流程,因此會產生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這其中的權責如果界定模糊,便會引起不必要的回款糾紛。因此,對于相關流程中可能出現的權責界定不清的事項,應提前通過合同條款進行澄清和約束。隨著業務范圍的擴展,“京東貸”應著力于通過技能培訓等方式培養具有雙方面能力的人才,甚至應該熟悉財務管理與風險管理等其他必要知識,通過增強人才的軟實力達到資產效益最大化。此外,在短期內人才不足的情況下,“京東貸”也可以采取外包計劃,將系統維護和監管等技術型工作內容外包給專業金融機構,避免因為經驗不足導致的混亂。
3.3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嚴格執行準入條件
根據京東商戶的信貸償還能力建立的穩定可靠的信用評價體系是“京東貸”進行金融服務的前提。在這方面,“京東貸”一方面可以憑借商城積累的數據和信息設定不同的金融產品準入條件,根據商戶的具體情況設定其相關融資條件。另一方面,在衡量商戶信貸償還能力的過程中,除了要關注其資信狀況,包括對歷史交易信用評價、不良貸款等情況,還可以通過查詢該商戶稅務、水電,法定代表人的個人社會網絡評價、銀行信用記錄等邊緣信息來考察商戶自身實力。從而,通過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信用評價體系,加強征信途徑的監管,嚴格執行準入條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京東貸”融資征信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3.4普及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建立金融合作監管體系
我國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相關政策仍處于起步階段,國內目前仍使用傳統金融監管條例來監督互聯網金融行業。因此,“京東貸”可以和傳統銀行合作,實行以銀行牽頭的綜合監管。以確保提高自身監督部門正常運作、監督體系良好運行。與此同時,京東可以通過保證金、備付金、牌照及應收賬款、存貨等動產的抵押憑證與銀行進行實時核對與實時交付,確保運行過程信息公開、及時、準確、安全。另外,“京東貸”面向京東商城的B端用戶提供融資服務,實質上屬于供應鏈金融的范疇,可見京東金融已經成為一個綜合性的互聯網金融混業集團,傳統的分業監管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其監管需求。因此,通過建立金融合作監管體系,借鑒傳統銀行穩健、全面的監管程序來保證內部業務合理運作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許榮,劉洋文,武健,徐昭.互聯兩金融的潛在風險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4(03).
[2]郭菊娥,史金召,王智鑫.基于第三方B2B平臺的線上供應鏈金融模式演進與風險管理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01).
[3]錢海利.京東布局消費金融需規避的四大風險[J].計算機與網絡,2014(19).
[4]黃超.互聯網金融下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5(c)-091-02
作者簡介:朱艷艷(1977-),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副教授,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研究;雷巖(1996-),女,河北省邢臺市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