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科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5-000-01
摘要本文從企業人力資源的角度出發,展開對企業年金發展問題的論述。
關鍵詞人力資源企業年金發展
一、影響企業年金發展的因素分析
1.制度的約束。我國企業年金市場發展起步較晚,從發展速率來講,企業年金市場的發展目前已經由探索階段逐步朝著穩定階段前進,在最近十年來,我國政府相繼出臺了“四新政策”“試行辦法”“社會保險法”等政策,對企業年金的市場發展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這些政策的實施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企業年金市場的發展,但仍舊存在一定的制度上的約束:首先是我國的稅收制度對企業年金市場的激勵不足,我國企業年金稅收制度不完善,對企業和職工缺乏吸引力,尤其是中小企業缺乏建立企業年金的積極性,從而嚴重制約了企業年金市場規模的擴大。其次是基礎養老保險費率太高的問題,對于經濟發展緩慢、經濟效益較差的中小型企業而言,想要實現企業的年金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率過高造成了許多企業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最后是我國企業年金市場發展的頂層設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企業年金的領取的方式過于嚴苛,制度缺乏人性化,同時還存在立法層次不高,法律效率的約束力步槍。
2.市場條件的約束。現階段,我國企業年金主要采用的運行機制為基金積累制,在近幾十年的市場化運作演變下,其所受到的保值增值壓力不斷增大,尤其在現階段人民幣對外貶值的經濟環境下,對于企業年金的市場化運作需要更加成熟的資本市場作為強有力的支撐。但從我國的資本市場的發展來看,首先是發展制度上的不成熟,我國資本市場運行時間較短,自改革開放轉變經濟體制以來才得到一定的發展,初期在規劃上存在缺乏經驗的問題,因此,基本制度設計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幾十年來的運營累計,資本市場內部的結構性矛盾與深層次問題日益凸顯,整體規模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交易制度較為單一等,使得我國資本市場的波動性極大,這就促使企業年金的發展也收到了許多不確定的資本市場的因素影響,繼而阻礙了企業年金的發展。
3.文化約束。其一,是企業自身的文化約束原因,目前我國許多產業對于企業文化的建設并沒有過多關注,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都將企業發展與建設的目光集中在提升企業經濟利益的層面上,除此之外,專制的領導文化以及功利的企業文化都是制約企業年金市場發展的因素,其二,是我國自古以來根深蒂固的家庭養老觀念,“養兒防老”一直是我國家庭養老觀念,企業年金養老制度推行還不足十年,許多職工對企業年金的正確認識不足,參與積極性也相對有限,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我國企業年金市場的發展。
二、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下我國企業年金發展的對策
1.選擇科學合理的企業年金計劃模式。企業年金計劃模式一般分為固定收益型和固定繳費型兩種,各有其優缺點。如果企業年金保險基金是固定受益型的,那么,它的繳費義務和受益的權利就是互相分離的。這意味著固定受益型企業年金保險基金的委托人并不一定是最后的受益人,企業年金保險基金的投資收益會產生外部性,投資收益的剩余索取權需要政府參與,或者是完全把它視作一種公共物品生產和提供出來。因此,固定收益型企業年金保險基金就內在地需要政府較高程度的干預。這樣就產生了一個相當的行政成本。如果是固定受益型企業年金保險,其基金在如何保持相對于企業年金承諾的融資的適度性問題上,也需要一套剛性很強的管制機制,否則,極易發生積累過度或積累不足的情況。如何在這些類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發揮企業年金的保障和激勵作用,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目標,是一個首要問題。
2.提高企業年金的繳費水平。首先,它對于員工來說是一種福利,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人力資本的投資。如果企業年金對員工不構成吸引力,則會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和長遠發展水平;如果企業負擔的年金費用過多,則其經營成本上升,擠占企業利潤,影響企業競爭力。可見,企業年金的建立必須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其次,對于員工個人來說,其收入一般一部分用于消費,另一部分形成儲蓄,進行遠期消費。企業年金中的員工個人繳費,在一定意義上執行了儲蓄養老的功能。因此,在企業年金計劃中,員工個人繳費水平的確定也必須同時考慮員工個人繳費水平,保持一定平衡,保證其家庭即期消費的情況下進行遠期養老消費。
3.改善企業年金的待遇水平。企業年金的待遇水平即員工退休后年金的受益水平,由企業和個人的繳費年限、繳費標準、繳費水平以及基金紅利等條件決定。員工退休后由企業年金計劃中的支付方式進行分配支付。在國家基本養老待遇水平較低的情況下,企業年金成為提高員工退休待遇水平的主要手段。如何確定合理的待遇水平不僅是企業年金制度設計的基本目標,更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確定了合理的待遇規則,既能保障企業內部各類崗位員工養老權益,又能兼顧公平,對績效好的員工進行激勵。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下我國企業年金還處于探索的初步階段,在企業發展的實際中,應積極承擔起企業年金設計和實施的責任,推動企業年金的發展,使之成為員工權益的保護傘,企業競爭力的利器。
參考文獻:
[1]劉曉川.國內企業年金發展現狀及障礙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27).
[2]尹海明.我國企業年金發展狀況與問題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