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 竇麗琛暨南大學經濟學院 劉雪穎
?
國內外云計算產業發展比較及經驗借鑒①
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竇麗琛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劉雪穎
摘 要:“互聯網+”行動計劃已成為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任務,其關鍵點就是要大力發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云計算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整體而言,云計算在全球的發展剛起步不久,各國在技術發展上的差距要小于PC產業,中國雖落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但仍有機會可追。而國內外云計算發展的環境不同,導致云計算的發展有差距。所以對中國而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從國外云計算的發展中吸取經驗教訓,為云計算發展創造適宜的環境,更好更快地滿足國內云計算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云計算產業發展環境國內外比較
1.1社會環境存在差異
社會環境差異在信用體系上體現的較為明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信用體系比較完善,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加重視。如美國涉及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就有《消費信用保護法》、《統一消費信用法典》、《隱私權法》和《信用機會平等法》等,他們在數據隱私保護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社會各界也高度重視云計算發展中的安全問題,如美國支付卡行業安全標準委員會曾在2011年表示將關注通過云計算來進行的在線零售或其他支付方案中的卡類數據安全風險。
相比之下,中國目前社會整體的信用體系建設仍處于快速發展的過程,尚不完善。就消費者權益保護而言,雖然已經形成了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其《侵權責任法》、《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組成的法律體系,但立法體系缺乏系統性,缺乏配套適用的下位法體系以及行業規范。因此,用戶對于數據在外部“云”中的存放仍有明顯的顧慮,這種顧慮也影響了用戶對某些公有云服務的接受。
1.2行業發展狀況存在差異
云計算的發展有幾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如集中化、標準化。IT行業的標準化前提是業務標準化,業務流程、業務應用、數據如果沒有一個標準,就沒有辦法推行云計算技術和模式。美國的企業IT系統相對比較成熟,企業整體的IT系統使用時間較長,所以公司行為在整體上比較規范,接近標準化。如果總部選擇某一個系統,就會推廣到各個分支機構,包括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國分部,系統較為統一,集中管控的程度很高。
相比而言,中國的IT系統普遍較新,成熟度不太高,企業IT系統一般使用的周期都不長,其建立目的也是以解決一些特定目標為主,標準化程度相對較弱。除此之外,以我國國企及政府機構為典型,其IT系統的建設與應用都存在著一個明顯的條塊分割問題,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較多,常見的是在省級、地級單位中,由于最初數據交流的需求不大或者不明顯,每個單位都會在一定框架下自建系統來支持自身的業務需求,當時滿足需要,但也造成了條塊分割的問題。比如中國電信不同省際之間的業務之間可能就存在著較大的區別,管理模式也要相應的不同,所以,實現其標準化是一項十分困難的事情。
1.3網絡發展水平存在差異
云計算產業發展的最基本條件就是擁有較高的、可靠的、易獲取的寬帶資源,且開發成本較低。而我國云計算在發展過程中恰恰存在著寬帶資源短缺、流量成本高等問題。當前,我國網絡寬帶技術的發展明顯落后于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在對全球25個國家帶寬的一項調查中,中國排名倒數第二,且在比特率、結構速率等方面也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云計算的關鍵點就在于網絡的應用,其網絡寬帶與云計算平臺開發質量之間存在著直接性的密切聯系,它就像高速公路的寬窄直接決定著道路暢通與否。若不同用戶同時使用某業務,一旦到達峰值帶寬后,企業在網絡使用過程中便會出現網絡癱瘓甚至是業務無法繼續正常運行的情況。
2.1云計算應用領域存在差異
云計算的應用領域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兩大類,國內外的側重有所不同。
從國外來看,公有云發展很快,政府應用成為向云計算轉型的先行者。為了搶占數字經濟中的制高點,提高政府工作質量,降低政務成本并同時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美英等國已經率先利用云計算技術向公眾提供高質量的電子政務服務。如2010年,云計算已在美國聯邦、州和地方各級政府機構中廣泛使用;聯邦政府2012年后大規模采購云計算服務。而英國2009年發表了《數字英國》白皮書,將建立覆蓋整個政府的云計算網絡“G-cloud”。日本內務部和通信監管機構計劃建立一個大規模的云計算基礎設施,命名為Kasumigaseki Cloud(霞云),讓各個政府機構協作完成共同的職能,大大減少電子政務運營成本。還有一些發達國家政府機構正紛紛積極使用基于云計算的系統,并積極推進云計算的發展,通過政府示范帶動云計算及關聯產業的發展。而中國的私有云發展更快。由于對安全的擔心和其他顧慮,目前,國內更傾向于創建私有云,而不是使用公有云服務。
2.2云計算發展思路存在差異
盡管國內外都在積極發展云計算,但國內外對云計算的態度卻截然不同,發展思路也有差異。
對歐美國家來講,云計算意味著一種商業動機,他們大多考慮的是IT部門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好的服務,各部門間如何共同創新。比如,美國政府云計算戰略的核心目的是大幅減少數據中心的數量(5年內減少800個),以降低建設運營成本。2011年2月,美國聯邦政府發布《聯邦云計算策略》白皮書,以解決美國聯邦政府電子政務基礎設施使用率低、資源需求分散、工程建設難于管理及建設周期過長等問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2011年底,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又發布了征求公眾意見的《美國政府云計算技術路線圖(草案)》,目的在于促進聯邦政府采用包括公有云在內的云計算技術和服務,支持私營機構,為決策者提供完善的信息,促進云計算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而國內的云計算發展重建設、輕應用。企業大多追求跳躍式發展,在業務上總是希望有一些大動作、概念很超前,比如說國內大大小小的企業都在涉云,但都浮在表面。政府也在IT基礎建設上投入非常大的精力,大面積興建軟件園區、科技園區等,這些在國外比較少見。
2.3云計算發展政策存在差異
從美國、德國和日本的政府政策可以看出,各國都通過相關標準與制度的完善來不斷推進云計算的發展,充分挖掘市場需求。美國聯邦政府的云計算發展計劃是在政府采購創造市場需求的基礎上,來帶動云計算產業的進步,德國則通過制度及政策手段來解決與克服云計算在發展與應用過程中存在的技術、法律及組織等問題,而日本采用的是通過云計算技術提高數據中心節能環保指標的方式來督促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并在海量數據實時處理的研究中不斷開拓市場需求領域,搭建相應的業務平臺。
而從國內看,國務院與各部委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文件,都是從刺激市場供給的角度出發,由政府推動云計算產業建設。這種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如《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等多部委共同參與的《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等,均提出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設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應用示范創新等政策措施。
通過對國內外云計算發展環境和現狀的比較可以看出,云計算在國外發展較早,發展環境適宜,商業模式也較為清晰,政策措施得當,尤其是在美國。而中國的云計算的發展正處于成長期,發展環境和商業模式尚不成熟,政策思路和措施需要調整。對于中國的云計算企業來說,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良好的制度扶持和社會認知土壤。
3.1建立健全政策法規體系,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
一方面需要完善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只有在完善的誠信體系下,人們才有消費新產品的信心,才敢于嘗試公有云服務,把數據寄放于服務提供商處,促進“信息銀行”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信息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我國信息法律建設近年來發展較快,已經制定并頒布了《專利法》、《廣告法》、《檔案法》、《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暫行規定實施辦法》、《計算機國際互聯網出入口信道管理辦法》、《中國計算機互聯網管理辦法》、《中國公眾多媒體通訊管理辦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但我國在整體上還沒有一部完備統一的信息法律,仍未形成完整的法律體系。
3.2改善社會認知,創造新產品使用環境
對于研發新技術應用的企業而言,需要的不僅是簡單的資金贊助,更是可以使用產品的環境,只有經過實踐檢驗的產品才會變得成熟、有競爭力。尤其在當前云計算剛剛興起、云計算技術還在逐步完善的階段,政府要勇于嘗試國內企業自主創新的云計算產品和服務,并鼓勵社會嘗試,減少限制,給予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更多機會。另外,需要社會對失敗有更多的容忍度,只有這樣,才能鼓勵更多的人進行創新創業,促進社會進步,推動云計算產業更快發展。
3.3完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基本保障
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是信息產業發展和云計算發展的基本必需條件。云計算發展對電力、帶寬和場地等資源具有高度依賴性。因此,國家要加大投資力度,全面推進當前信息基礎設施的升級優化,加快構建寬帶、泛在、可視、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礎設施,推廣低成本實用技術和服務,逐步將普遍服務從基礎電信和廣播電視業務擴展到互聯網業務。
3.4建立示范工程,促進公有云服務的發展
云計算的發展要求以市場為導向,因此,本文認為IT基礎設施的完善雖然十分重要,還應積極發揮政府的引導與支持作用,積極打造云計算的示范項目,為云計算市場競爭營造一個寬松而公平的市場環境,積極挖掘更多的市場需求。因為只有在一種寬松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資本才得以大量注入,市場需求才會逐漸被挖掘,從而增強云計算產業發展的整體活力。
參考文獻
[1] 姚紅宇,田溯寧.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系統工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01).
[2]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及應用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 丁曰卿.中國云計算的發展,政府走對了方向嗎?[J].互聯網周刊,2012(10).
[4] 孫明俊.云計算發展的國內外對比分析[J].電信網技術,2010 (09).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5(a)-143-02
基金項目:①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河北省承接京津戰略性新興產業轉移的路徑及對策研究》(HB14YJ068);河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互聯網+”時代京津冀產業分工協作的體制機制研究》(SD151061)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竇麗琛(1973-),女,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學博士,主要從事區域發展理論與實踐、國際貿易方面的研究;劉雪穎(1994-),女,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在讀本科生,主要從事對外經濟理論與貿易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