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醫療器械管理站 蔡善玉
淺析我國經濟面臨的機遇挑戰和發展戰略
延邊醫療器械管理站 蔡善玉
隨著我國經濟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國際市場環境也變得日益復雜。當前我國經濟市場化發展不斷擴大、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也越來強烈,以及不同行業的標準化發展給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挑戰。因此,為了有效地促進我國經濟的全面轉型和大力發展,本文從全面提升我國在國際化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以及全面完善金融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建議,以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我國經濟 機遇挑戰 發展戰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成長,我國當前的經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當今的國際市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縱觀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現狀可知,我國當期的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既面臨著挑戰,也面臨著較好的機遇。自從我國在20世紀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至今,我國在結合實際國情的基礎上,準確地把握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下給我國帶來的機遇,通過積極地挑戰自己的發展戰略,有效地利用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分工,充分地發揮比較自我的優勢,實現經濟的高速增長。總體上看,我國的經濟總體上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需從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層面出發,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措施。
在分析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機遇挑戰之前,應能夠較好地對機遇挑戰這個概念進行全面的分析,不僅要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有利的一面,也要重視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挑戰,這樣才能夠滿足我國經濟戰略發展的需要。通過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現狀的分析,結合我國“十三五”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我國當前的經濟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將會存在如下機遇和挑戰。
2.1 我國經濟面臨的重要機遇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我國在對外經濟合作領域的范圍不斷的擴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并且通過加強全球資源的整合,實現低碳、綠色環保經濟的發展,加大經濟發展領域新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此外,我國金融領域的制度改革也逐步達成共識,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程度不斷加快等,這些都是我國當前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2.1.1 我國經濟對外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市場國際化程度加強
當前,我國倡導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快速發展等領域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國際的經濟結構正在不斷的調整,以適應當前我國開放性經濟發展的需要。放眼世界,國外正在積極地推進工業化、智能化、機械化的應用,第三世界發展國家的工業化程度正在快速地推進,需要大量的資本和技術等,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同時也為我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也為我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實現的基礎。
2.1.2 提高資源的整理力度,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的發展將會向著綠色、低碳經濟為導向發展經濟,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整合力度,有效地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經濟市場中,發達國家正在不斷地加強區域的經濟合作,特別是在綠色、低碳、新能源發展領域,國外提出了較多的發展理念并實踐出了較多的經驗。
2.1.3 新技術、新領域和新產品等發展前景良好
眾所周知,企業只有在新技術推動下,才能夠不斷地成長和發展,更好地滿足我國產業經濟轉型升級可能帶來的機遇。我國現有企業在發展該領域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借鑒、模仿以及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等實現突破,達到企業升級和換代的目標,并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2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我國經濟在面臨著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機遇。隨著我國外部環境快速的變化、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其越來越呈現出復雜性,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2.2.1 隨著我國科技產業變革的加大,我國經濟發展模式面臨著轉型的壓力
為了有效地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優勢,我國多年一直保持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已不存在,形成的優勢正在不斷被弱化,傳統的粗放型投資模式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全球的經濟市場正在保持著一定的增長速度,在未來將來的一段時間內,其將面臨著調整。為此,對我國當前經濟的發展模式帶來了較為嚴重的挑戰,使得我國不得不調整經濟增長的發展趨勢,將其轉移到技術創新和提高勞動力綜合素質上面。
2.2.2 環境污染、生態保護意識增強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我國的環境被嚴重污染,生態環境不斷地被破壞,國家和人民越來越重視對環境的保護,為此,如何有效地在降低社會環境污染的基礎上,提高國家經濟的增長,已經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我國近年來采取了較多的措施來加強環保,治理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所以,氣候的變化對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能否盡快探索出新型的工業化模式,并有效降低發展經濟對環境的污染,已成為我國工業化發展面臨的挑戰。
2.2.3 國際經濟標準化規則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形成了較大的挑戰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將要面臨著國外不同行業的高標準要求,這對我國當前標準化程度較低,特別是國外在產品質量方面的高標準要求,都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壓力。當前國外所倡導的TPP、TTIP等行業標準對我國的勞工、環境、知識產權、采購以及國有企業的發展等方面都帶來了較大挑戰,也為我國完善國內相關規制的改革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我國經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是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同時機遇和挑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相互轉化的。為此,在當前我國有效地調整對外開放的戰略過程中,需要借助當前經濟發展的機遇,有效地克服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堅持企業走出去的發展戰略,有效地推動我國經濟各方面的發展,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3.1 全面提升我國在國際經濟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我國“十三五”的規劃建設,充分挖掘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依賴我國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全面融入到全球的經濟價值鏈中,逐漸增加我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市場份額。同時,在國際經濟當前聚集到價值與效率的新趨勢下,要以此為契機,積極地參與到國際分工中,以有效地提升我國在國際經濟價值鏈中的地位,培育面向全球的價值鏈延伸的國際競爭新優勢,以帶動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此外,通過全面提升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推動與發達國家的產能合作,注重加強我國高端產業和制造業的轉型,引進新技術、新產品等促使我國經濟發展。
3.2 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促使企業走出去
我國為了進一步加快經濟的發展,促使經濟有效轉型,提出了具有戰略導向型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在“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下,我國將會進一步加大對沿線國家的合作,以完成相互之間的經濟互補性。同時,在該戰略的發展建設中,需要有效引導產業梯度轉移,大力推進我國區域經濟轉型和升級,并且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實現國內現有企業的技術、管理的有效投放,并且充分發揮亞洲基礎設施銀行的作用,促使我國資本市場良好發展。
3.3 完善我國金融制度的建設,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
當前,我國的金融市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也有效地促使了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但是,我國當前的經濟市場在發展國際市場過程中,需要適度地把握國外市場發展趨勢,全面審核自我存在的不足,進而完善國內的金融制度,全面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結算功能,并不斷擴大貨幣合作的范圍,形成有效規避匯率的風險,加快我國人民幣制度的改革深度,有效地完善我國的金融市場。
在當前全球經濟不斷發展和改革的過程中,我國也進入了“十三五”建設期間,需要充分認識到國家在開展經濟建設過程中所可能遇到的機遇與挑戰,以便能夠針對性地制定出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發展戰略,全面彌補我國當前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形成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1] 李翀.論加快推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發展戰略[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
[2] 黃泰巖.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目標、道路和動力[J].經濟學家,2015(05).
[3] 張亞雄,張曉蘭.從“十三五”時期國際經濟環境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經濟縱橫,2015 (11).
F120.4
:A
:2096-0298(2016)03(c)-1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