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梅
(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亳州供電公司 安徽亳州 236800)
淺析配網調度操作風險管理體系
胡廣梅
(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亳州供電公司 安徽亳州 236800)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配電網調度管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使供電具有了安全性與可靠性,但在實踐中因管理、技術等問題,引起了操作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及嚴重的負面影響。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本文介紹了配網調度操作風險管理的現狀,重點闡述了配網調度操作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及風險防范。
配網調度;操作風險;管理體系
配網調度管理為社會發展、經濟建設提供了可靠的供電保障,但實際調查與操作中因命令發送不當或者后續環節配合不到位,隨之造成了連鎖失配,增大了停電范圍及影響。本文結合某地區配網調度操作管理的實際情況,了解其風險類型,同時,利用常見的風險評估方法,評估了配網操作與調度風險,并給出了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旨在環節供電效率及安全矛盾,從而為供電企業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我國電力企業均十分關注風險管理,借助不同的風險管控方法,避免了風險形成,防止了特大事故的出現,實際管控過程中經定性分析,盡可能地控制了作業風險,降低了各風險因素的影響。但對于配網作業而言,因其為技術密集型,在開展風險評估及管控過程中缺少數據支持,從而影響了其實踐效果。
以某地區配網調度操作為例,經調查顯示,其管理現狀不容樂觀,其中存在諸多的問題,如:配網調度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統一性,配電調度操作人員綜合素質偏低,人員配置不夠合理,同時配網調度操作風險分析缺少全面性與系統性。
配網運行風險主要有兩種:①現場作業風險;②調度環節風險,實踐中應對配網中的風險指標展開定量、定性分析,以此提高配網風險評估體系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在評估過程應使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其不僅可提高安全等級,還可防止風險出現。①安全系數法,借助后怕度與概率構成風險矩陣,并利用風險辨識防范手冊,對風險展開二次評估,具體的操作作業有開閉所、架空線路巡視等,經綜合評估后,使一線人員認識風險,并可自覺防范風險,實踐中使用雙評價方法,即:安全風險辨識防范手冊、風險防范執行卡,經實際操作證實,此方法規避了配網操作風險,通過實施前后對比發現,員工均樹立了風險防范及安全操作意識。②故障樹法,此方法以配網調度環節為研究對象,主要評估系統故障、誤調度及誤操作等,將影響誤操作的各調度因素視為故障樹頂事件,構建配網調度安全事故模型,并編制相應的故障樹,最后明確風險薄弱點,根據最小割集概率可知,人為及機械因素所占比重偏高,實踐中應對二者給予關注,不僅要提高人員綜合素質,還要積極開展技術改造、豐富管理方法;此外調度操作的風險主要為自動化水平偏低、軟件支持系統不合理、值班人員工作負荷過大[3]。
配網調度操作風險管理時應結合具體的風險內容,采取針對性的對策,具體內容如下:①安全指引,配網調度部門應充分利用安全標志牌或有關標識,并構建完善的安全理念、行為及視覺識別系統,此外,配網運行人員因工作、生活壓力過重,使其極易出現過激反應,隨之增加了事故發生率,因此,單位應健全減壓預警機制,關注每個員工的身心健康;環節風險,此風險常見于調度指令發令端與受令端,為了減少環節風險,各類調度指令及受令資格均應具備明確性,待工作人員獲得相關資格后,應有單位進行專門培訓,考核后合格后方可上崗,禁止“無證”操作;另外,人員素質方面:調度員應具備事故處理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術素質,平時加強自身事故處理預案的學習,當調度員心理出現不穩定時,可申請加一級監護。②管理風險,配網調度操作中接線圖十分重要,其應具備準確性、規范性,在集約化管理過程中,各部門應加接線圖強異動管理,接線圖發生異動要及時更新,使圖物相符,狀態一致,確保操作正確性。調度員對系統方式不熟悉、考慮不周:運行方式安排前核對工作申請票,核對條圖及SCADA圖,核對現場設備狀態,及時了解系統設備異動和方式變化,準確掌握系統潮流、負荷變化,調整運行方式。方式批復要充分考慮設備停運后對系統的影響,批復時要合理安排運行方式、準確考慮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的變更。配網操作時調度員應正確填寫操作票,擬票人、審票人應認真負責,擬票、審票前應仔細閱讀并理解方式及保護意見,每份操作票要達到兩值審核。對運行方式變化不清楚不操作,操作目的不理解不操作,在操作執行中,遇到問題立即停止操作,待問題搞清楚或解決后再繼續操作。認真核對工作申請票及明確操作目的,對照條圖及SCADA圖核對運行方式核對現場設備狀態,掌握操作引起的潮流、電壓變化,考慮接線方式,停送電設備對系統的影響,考慮特殊方式安排、新設備投產方案等。操作時嚴格執行調度規范術語,發布指令準確、清晰,操作時嚴格執行復誦、錄音、匯報制度,按順序逐項下令操作,嚴禁跳項、漏項、無票操作。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環境下,配網調度操作風險問題日漸凸顯,本文重點探討了配網調度操作風險管理體系,借助兩種評估方法,明確了風險類型,并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建議,相信,日后,配網調度操作風險將得到有效防范,實際管理成效也將更加顯著。
TM73
A
1004-7344(2016)29-0047-01
2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