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靜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 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本文分析了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缺失的原因,并立足于教學實踐,探討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以達到提高地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學習地理;興趣;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2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163
縱觀目前的地理教學,出現了一些學生不重視、不愿學的狀況。部分學生在學習地理過程中的興趣逐漸喪失,每天除了上地理課,業余時間學習地理的時間很少,普遍對高中地理不重視,認為除了參加高考作為應試教育,在現實生活中用到的很少。更重要的是普遍學生感覺學習地理非常困難,地名或其他地理術語很難記住,在地理學習中遇到困難就放棄,不請教任何人,不會就不會。由此可見,重新構建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結合自身對教育的認識和對教學的實踐探究,從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缺失的原因及如何重新構建學習地理的興趣兩個方面簡述。
一、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缺失的原因
(一) 學科重視程度不夠
相當長一段時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地理在人們心中一直被視為“副科”,學不學沒關系,不礙大局,從而在學生心中形成了地理學科不重要,可以學可以不學的不良意識。而到了高中,地理學科作為高考內容地位逐漸上升,但是學生已經形成了普遍輕視的態度,并且由于初中沒有打好基礎,想當然地認為“地理太難,我已經學不會了”
(二)學習態度的不端正
作為文科類的知識,很多學生都認為地理只背只記就能學會,所以通常是一開始不重視,等到想學時又因知識斷層而跟不上,感到地理很難學。由于學習態度的不端正,導致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最后把原因歸咎到地理太深奧、難學的上面,慢慢地就會放棄甚至厭學。
(三)學習方法的欠缺
在地理學習中,能做到經常預習、復習的很少,學生只做作業不看書。課后沒有及時反思進行探究學習,總體上不重視地理知識的探究學習。只是簡單地背、記、搞突擊,而忽略了平時的積累和理解,在學習時側重點應該放在掌握“有什么規律?”“為什么?”“怎么辦”的問題,注重聯系相關學科知識和生活實際,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最終達到學以致用。
(四)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待改進
由于近些年來實行新課改,部分教材內容發生了變化,但是部分教師形成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對新教材的把握和切入點不準,缺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傳統課堂,教師滿堂灌,學生聽,師生之間搭配不協調,學生自然感覺空洞乏味,久而久之學習地理的熱情減少,甚至產生抵制情緒。
二、重新構建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在新課程新形式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而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礎。高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學習中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
(一)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有理論聯系了實際,學生的學習才能達到相應的目的。也只有理論聯系了實際,學生學習才會有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如在講《國際日期變更線》這節內容時,可提這樣一個問題:有一對在海輪上出生的孿生姐妹,姐姐倒比妹妹小一天,想一想這是怎么回事?這就更大可能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搞活課堂氣氛。又如,交通停車中為什么用紅色光作為停車信號?誘導學生聯想實際思考,波長較長的紅,不易被散射,能夠傳播較遠的距離。它使人們在較遠處就可看見,以減少交通事故等等。這些身邊的地理現象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的必要,同時結合這些實際,學起來會覺得并不難學,從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和學好地理的信心。
(二)利用順口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教學中利用順口溜這種富有節奏感的語言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可以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使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形象逼真,容易記憶。如亞歐分界線記憶時,我用“嗚(烏)-嗚(烏)-大(大)-哭(土),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又如,降水分布規律:赤道熱,降水多;兩極寒,降水少;回歸線,分兩邊;陸西岸,副高帶;信風吹,降水虧;陸東岸,季風故,氣候溫,降水富;中緯度,居內陸,據海遠,氣候干。好記又深刻,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經常總結順口溜或鼓勵學生總結順口溜。
(三)開展地理課外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外活動。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及時安排、組織學生開展地理課外活動。如通過開展課外活動,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知識,而且可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如地名記憶中可以來點小競猜活動:(1)一路平安-旅順(2)風平浪靜-寧波(3)日近黃昏-洛陽(4)夸夸其談-海口(5)兩個胖子-合肥……
(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設備, 重視教學的直觀性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手段,可以增加課堂教學密度和容量,變抽象為形象,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效果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運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設備,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如對地球公轉意義、全球性的大氣環流以及海水運動這三節課利用多媒體課件,特別是其中的Flash動畫演示,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給學生視、聽、觸覺產生強烈的沖擊,以便于學生理解接受,在有限的時間內,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的。
總之,課堂教學要具有趣味性、啟發性、直觀性、實踐性、新異性,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越學越愛學,越學越聰明,一定要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