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芳楨 劉偉君 向守志
(云南省地質工程勘察總公司 云南昆明 650600)
水工環地質勘察問題及主要防治對策分析
畢芳楨 劉偉君 向守志
(云南省地質工程勘察總公司 云南昆明 650600)
通過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能夠針對水文情況、地質條件以及環境地質等進行有效認知。但是在當前的水工環實際工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為了促進相關研究工作的穩定健康發展,本文針對水工環地質勘察中的問題提出相應防范對策,以供參考。
水工環;地質勘察;防治;對策
所謂水工環地質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而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原則在于環境保護理念的提出,為了滿足當前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更加關注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與協調發展,結合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達到治理、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目的。
2.1 水工環地質勘察概述
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開展與研究,對于人類生存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近年來的社會進步發展,其實際的勘察方式與技術也得到了改善,并在當前技術的基礎上,突破傳統意義上的水工環地質勘察,使各種技術能夠在水工環的實際工作中,實現一體化的應用模式。基于這種研究情況,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無論是傳遞信息量還是相關其他功能方面,都出現了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從而促使人們對環境地質學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入的認知。
2.2 水工環工作內容重點分析
2.2.1 水文地質勘察重點
在進行水文地質勘察時,首先應當初步探測分析地下水的存儲條件、分布情況,然后根據探測結果估計地下水源頭的方位、覆蓋范圍等,同時注意需要謹慎地預估該水資源具備的開發利用條件,以及開發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連鎖反應等。
2.2.2 環境地質的勘察重點
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環境惡化的負面影響,對此,必須重視對于勘察地區周邊地質環境的調查工作,積極注意盡可能避免對生態環境已經出現不良問題的區域造成環境上的二次傷害。
2.2.3 工程地質的勘察重點
在地質勘察過程中,應當包括下勘察內容:地質結構、地貌特征以及地震環境等,只有掌握了以上相關的地質情況,才能夠合理評價實際的地層結構,從而有效減少因地基問題而導致的安全問題,進而規避相關的事故發生。
3.1 調查隊伍不健全
當前的資源利用已經開始從資源型向著環境型轉變,為了能夠適應這種變化趨勢,我國的地調機構專門成立了水工環部門,針對水工環的地質勘察展開工作。但是,由于我國當前的水工環項目規模較大、內容相對復雜,且勘察隊伍的整體素質、職業水平等不夠健全,致使難以真正滿足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需要。
3.2 國家層次的地調項目不夠
一般來說,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所涉及的領域很多,因此復雜程度高。如果想要充分做好相關勘察工作,要求國家必須積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但是當前的實際情況是,項目的經費投入明顯不足,真正具備較強公益性、戰略性的基礎項目很少。
3.3 成果轉化亟待加強
為了有效提高勘察質量與工作效率,相關機構組織了多項勘察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當時這些成果仍然是局限于實驗室,處于研究的階段,并不能真正投入實際的運用之中,因此尚未被社會廣泛地利用,即其實驗的成果并沒有能夠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因而對于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實際效果造成了嚴重的制約。
4.1 工作部署原則
總體上來說,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部署,應當以溫家寶總理所提出的“一個根本轉變,兩個更加”作為基本原則和戰略方針,以壽嘉華副部長所提出的“四個定位,五個提升,九個部署”作為開展工作的重點,具體如下:①主動為社會、國民的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由于水工環地質勘察本身誕生于國家的經濟建設過程,因而同時會隨其發展而不斷成長;②全面提升勘察技術水平,體現國家意志;③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超前意識,并積極服務于工作發展全過程。
4.2 加快制定戰略與規劃
將水工環的發展戰略作為重要的思想指導,盡快完善對于地質勘察工作的戰略規劃,并以此作為編制,實施該計劃與項目的申請立項依據,通過不斷的努力,真正提高我國的水工環地質工作水平。
4.3 具體問題的應對措施
4.3.1 水文地質問題
我國的人口基數較大,出生率高,隨著工業水平的迅速發展,相應的環境污染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其中包括很多水文地質方面的問題,以此需要相關的工作部門加強對于地下水的勘察工作,及時更新相關的供水設備等,從而達到保障水資源質量的作用。
這里以紅層地區的各類水文地質調查、供水勘查等工作為例,此類勘察工作均是為了能夠明確該區域內的實際水文地質條件,了解其是否能夠滿足集中供水,并結合調查結果,對紅層的地下水富水等級相關標準進行劃分,進而解決嚴重缺水區域的人畜飲水問題。在對紅層表層進行庭院式供水調查研究之后發現,其地貌條件為紅層風化帶網狀裂隙,其中,水源富集的主控原因在于淺層地下水和大氣降水,這些水資源會沿著地表滲入地下,然后沿谷坡形成地下潛流,并在溝谷段構成地下水的主要匯集帶。在含水層中往往包含可溶鹽成分,由于該成分的作用,會導致地下水循環條件變弱,水質也出現由淡變咸的改變,因此需要通過勘察工作獲取相關的數據參數,才能夠依據該參數限定對于地下水的開發,進而掌握紅層盆地邊緣泥宕的分布情況、淺層地下水的富集規律等,最終通過鉆孔開采等方式,解決當地的人畜飲水問題。
4.3.2 工程地質問題
我國近年來,工程建設過程中常常出現泥石流、地震、滑坡等類似的工程地質問題,對此,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在施工之前,針對工程地區的地質條件進行詳細的勘察,深入了解其地質構造并進行研究分析,從而正確評價該項工程地基的施工方案,滿足穩定性要求,進而避免以上工程地質問題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這些工程地質問題,不僅需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更重要的是在開工之前做好防范工作,以預防為主、紡織結合的方法來解決。
一般來說,工程地質問題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不易察覺或發現,加上其危害性很大,出現的泥石流、地震、滑坡、宕溶以及崩塌等狀況,都將嚴重影響工程建設的安全與質量,因此,地質勘察工作至關重要。以地震災區為例,其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范區提出的預防方法是:①根據歷史資料的調查,研究當地降雨型滑坡的主要幾何特征;②使用20臺遙測雨量計,建立降雨觀測網;③獲取今年來的降雨資料,利用這些資料,結合歷史的降雨數據,初步明確當地降雨特征;④研制開發斜坡滲透性觀測儀;⑤開展斜坡宕土體的滲透野外觀測試驗,并獲取自動記錄的相關數據。
4.3.3 環境地質問題
環境地質勘察工作的相關人員應當注重分析導致環境地質問題的因素,進而準確評估人們開發工業化工等活動方面所帶來的問題,進而達到提高環境質量的目的。在評價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內容包括:當地的天然建筑材料、旅游景觀資源分布等,如果能夠對以上兩個資源項目的發展空間進行合理估計,明確分析出該地區的實際生活、工業廢物等的處理方式,即可對癥下藥采取相應環保措施,通過運用專業知識,綜合評價該地區的環境質量,針對其脆弱環境進行客觀評價,從而為后期的生態保護、開發建設等提供依據。
4.4 水工環研究中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
4.4.1 地理信息系統(GIS)
GIS系統屬于一種應用技術,主要能夠用以處理空間數據,由于地質信息所具備的特點,讓GIS技術在其中的應用具有優越性。
4.4.2 遙感技術(RS)
當前,在水工環地質勘測中,遙感技術已經應用了有30年,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由定性評價發展成為如今的半定量、定量評價,由指示要素分析發展成為信息背景下的計算機模型模擬,由單一解譯發展成為多方法綜合互補,充分發揮了其快速、宏觀、信息量大、作業成本較低等等優勢。同時,由于遙感技術可實現多時相動態監測,因此在水文地質勘查、工程穩定性評價、災害調查、選址等等方面都得以推廣應用。
4.4.3 物探技術
物探技術在其中的應用優勢在于能夠迅速開展對大量數據的處理,同時還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其前期的投入相較于其他技術有明顯的降低。該技術通常被應用與水工的勘察工作中,目前已經逐漸實現了高精度作業,為其后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4.4.4 水質測試技術
該項技術的特點在于其應用方式的不同,通常可以將其劃分為兩種類型,即物理分析法與化學分析法。在我國當前的水工環地質勘察中,常用的水質測試技術包括: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發射光譜分析法、原子熒光光譜法、電化學分析法以及色譜法和同位素測試。
在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中,還需要相關技術人員改變傳統觀念,加強對于勘察工作新方法的研究開發,以提煉水工環勘察工作重點為前提,加強對于勘察新技術的研究和實際應用,將科學技術裝變為實際生產力,從而促進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我國地質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謝芳.淺議電法在水工環地質勘察中的應用[J].商品與質量:科教與法,2014:45~46.
[2]王剛,匡載斌.基于環境保護探析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策略[J].河南科技,2014(5X):208.
[3]劉利國,尚繼龍.論當前水工環地質勘察中的技術及應用范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0):40.
TU195
A
1004-7344(2016)09-0185-02
2016-3-12
畢芳楨(1987-),水工環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水工環勘察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