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姣
(河南省汝州高級技工學校)
對技工學校鉗工專業實習教學的探索與創新
李瑞姣
(河南省汝州高級技工學校)
鉗工是機械加工中最原始的工種,以手工操作為基礎,因為鉗工靈活多變,適應性非常強,所以有“萬能鉗工”的美稱。而鉗工技能又是機電專業的學生必需掌握的專業技能,熟練掌握鉗工這項技能不是很容易的事,鉗工不僅要有專業的技能知識,還需要足夠的體力;如果要達到高級技師的操作技術,既要有專業的操作技巧,也必須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鉗工專業的操作是以手工操作為主,是最易受到沖擊的工種。而鉗工的實習教學內容和實際操作很長一段時間處于落后的階段,機械制造業又缺乏高水平的技術工人,目前的狀況給技工學校的實習教學實習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實習教學過程中要求指導教師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現代工藝和原始工藝有機的結合起來,為祖國的制造行業培養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近些年來,雖然國家加大了職業教育的投資力度,但是很多學校仍然存在實習條件差、操作者體力付出大、有些難度大基本操作技能在短時間內很難掌握,另一種原因是家庭、社會上重視知識忽視技能的教育觀念,讓學生產生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是學習鉗工是沒有出路的,因此學習鉗工的學生越來越少。大部分學生學習完現代化機械加工課程后,對原始的鉗工工種的前途持懷疑態度,以至于在上鉗工的實習課時興趣不高,常常處于被動狀態,大多數學生認為鉗工的大部分基本操作已經被現代化的機械加工所代替,根本沒有必要去學習落后的手工加工方法。上面這些錯誤的觀點,是因為對鉗工專業的認識不全面造成的。這種錯誤的思想造成了機械制造業高水平的技術工人的缺乏,這種不正確的觀點應該引起技工學校的教師足夠的重視,假如任其發展勢必影響學生今后對操作技能的學習,致使機械制造業得不到持續的發展。那么作為技工學校的一名實習指導教師,要怎樣組織教學,才能激起大多數學生的興趣,帶著極大的興趣去主動實習呢?
(1)要激發學生的實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鉗工操作大部分以手工操作為主,操作過程是枯燥無味的,因此興趣在學生學習鉗工操作的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師培養學生學習鉗工的興趣是學生學好鉗工技能的關鍵,所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成了實習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怎樣激發學生鉗工實習的興趣呢?
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從事和探究某種事物或者進行某一種活動,并在其中產生積極情緒體驗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在認識活動過程中產生,并在需要的基礎上得到持續和發展。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時期都有過這樣和那樣的經歷,如果我們看到某個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出色的完成一件作品時,這件作品又讓大多數的小朋友愛不釋手,這時的你便在需要的基礎上對這件作品的制作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由此我們得出人的興趣產生于需要,凡是有興趣的事物必然有對這些事物的需要。
鉗工實習指導教師都希望培養機電專業學生對鉗工操作技能的實習興趣。要想培養學生的實習興趣:①要讓學生認識到學好鉗工操作技能是機械制造業發展的需要、是實現祖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需要、更是個人發展和人才競爭的需要。多角度、多側面地激發學生對鉗工操作技能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向著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②從事技工教育的教師還要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讓枯燥無味的鉗工教學變成生動有趣、能讓學生易接受的、和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相當的鉗工知識,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鉗工操作技能掌握好。
(2)運用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更新傳統的教學內容。
鉗工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鉗工理論與實訓是分開的,也就是“老師按照書本教,學生按照書本上的操作步驟操作”,這種注入式的教學模式造成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脫軌,理論課上,學生像在聽天書,根本聯系不上實操工件的操作步驟;而在實操時,上理論課時老師講的學生已經忘記,更不能用已經學過的理論來指導實踐,造成事倍功半。因此,在當前的技工教育中,我們要有創新精神,更要培養創新人才,就是要培養他們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堅持不懈的毅力。讓他們要有勇于挑戰的勇氣,要有別出心裁的見解,要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變通性。這些“雙師型”教師,在平時上課時就應該理論與實操兼顧,在教學時就要對教材重新安排,可以根據實訓的教學課題在實習課題設置上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來安排。技工學校的“一體化教師”都是具有專業的理論素質,更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在平時的實際教學中都能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理論與實習課一起上。學生通過一體化教學,他們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實操技能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3)在實操時要分解鉗工實訓目標,讓每個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在上實習課時老師要讓學生不僅明白“為什么學”,而且要讓學生明白“如何學”。如果只有一個總體的操作目標,就可能使有些學生對每次課程要達到的技能要求不夠明了,練習時間過長,學生容易缺乏緊迫感,所以要讓學生對總體實訓內容,每一個階段要掌握的技能目標都有所了解,明白自己在哪個階段應該掌握哪種技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就會對照分解出的每個階段技能目標,知道自己實操技能的不足之處,從而加快自己的實操練習,使自己的技能水平很快提高。老師把實訓目標進行分解,在練習時學生就會產生一種緊張迫感,他們的學習能動性就會提高。在上實操課時,老師可以把以前學生參加的技能鑒定的工件展示給學生看,讓他們明白自己和學姐學哥的技能差距,老師從技術角度給學生分析差距,可以從工件的形狀、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與技巧、考試工時分配等這些方面給學生逐一進行分析,使學生對他們應掌握的鉗工技能有個初步了解,接著從開始實訓到參加技能比賽之間的時間進行合理分配,讓學生在每個時間段都有目標可依。
(4)在實操時老師要總結訓練情況,及時糾正不規范動作。
(5)老師在實習中要多設置疑問,讓學生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
(6)老師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從分發展自己的空間。
總之,實習教學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的過程,作為技工學校的一體化教師,我們應該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使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TG93
A
1004-7344(2016)09-0034-01
2016-3-11
李瑞姣(1973-),女,漢族,河南汝州人,技校一級實習指導教師,大學本科,從事機電類等工科專業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