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為民
(河南省汝州高級技工學校)
淺析如何突破技校應用文教學的瓶頸
樊為民
(河南省汝州高級技工學校)
在技校語文教學中,應用文一直不被重視,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本文主要從提高認識,深化理解;打破傳統,創新模式;強化訓練,提高能力;回歸生活,突出實用四個方面談如何突破應用文教學的瓶頸,提高應用文教學效果。
技校;應用文;瓶頸;實用
應用文是以實際應用為目的,如實反映客觀事物與真實思想,按照慣用格式寫成的文章,是技校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應用文廣泛性、實用性、程式性、條理性、理論性強的特點,往往給人留下簡單死板的印象,讓人覺得既無技巧可學,更無文采可言。教師覺得枯燥不愿講,學生覺得無趣不愿學,導致課堂上教師照本宣科,學生眼高手低,整個應用文教學陷入困境。
那么如何改變應用文教學的被動局面,突破應用文教學的瓶頸呢?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作了一些探索,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育是要為國家建設培養有效的人才,技工學校是以培養職業技能人才為主要教學目標的。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我們不一定要能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能寫工作、生活中的實用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能根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撰寫內容充實,格式規范的應用文是技校畢業生必備的崗位技能之一,因此培養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作為教師,一方面應充分意識到應用文的重要性,把應用文教學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增強信心,充分調動起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要深化學生對應用文的認識,聯系具體事例,從應用文在社會和實際生活中的廣泛運用,以及對個人今后發展的重要性兩個方面,激發其學習熱情和寫作欲望。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應用文教學也要打破傳統創新模式。
(1)在應用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情景來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所謂情境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時運用語言描述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些景象、狀況、情形表現出來,先讓學生置身其中,再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索,最后自己動手習作。情景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互動,提高學生參與度,教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是一套有效的教學模式。譬如我在教求職信時,課前先給學生播放一些成功求職的案例視頻,接著組織大家討論為什么這些人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然后一起分析成功的求職,必須要注意的問題,最后再切入正題:一份優秀的求職信,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才能緊緊地吸引面試考官的視線和興趣。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并且讓學生寫好求職信,課上直接以面試的形式進行實戰演習,這樣使學生身臨其境,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他們不但記住了我強調的東西,而且還開始琢磨怎樣才能在求職信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點,在面試考官面前怎樣才能完美地展現自己的風采,最后再對他們的寫作進行綜合講評,這樣就把教材、課堂和生活結合起來,使應用文課堂變得既生動又有趣。
(2)把互聯網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中,技校學生的整體素質偏低,而應用文寫作又具有規范化和程式化的特點,采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進行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教學時空更加開放,教學形式更加多樣,更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應用文教學效果。例如,我們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業,發到電子郵箱里,上傳到QQ上,或發到微信上,然后在網上進行批改,每個學生都可以直接參與批改,提出問題。通過這種方便的互動方式讓每個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時間上擁有參與權和自主權,既轉變了傳統的教學中心,又增強了教學的個性色彩,同時還密切了師生關系。
(3)打破教材體系框框,調整改變教學內容。在編排上應用文寫作指導自成體系,每單元學習一類文種,若按章節授課,既不切合實際又顯得死板。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有效調整,打破章節順序,進行針對性訓練。比如為班會做“會議記錄”,組織活動寫“請示”、擬“通知”,為自己制作的工件設計“產品說明書”,需要發布信息寫“啟示”等等。教學上要大膽打破教材原有的體系,緊密聯系社會生活,真正發揮應用文的實用性,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真正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首先設定任務項目,把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用項目任務的形式聯系起來。每一項目以任務完成為驅動力,引導學生進行自由寫作,然后進行歸納總結,最后再進行課內實訓和拓展實訓,這樣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愿望,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課堂上思維活躍,積極思考,一改應用文寫作課教師一言堂的沉悶模式。通過多次的訓練,學生對應用文格式的理解、內容的把握和語言的運用等方面能力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應用文教學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讓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我們采用各種訓練方法進行演練。比如: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直接應用到的文種,如便條,憑據,申請書等,在教師的統一組織下,集中進行實踐應用練習;對于學生現在一般還接觸不到,但未來工作中又很常用的文種,如通知,請示,調查報告等,進行模擬性練習;對于會議記錄的組織情況,消息的標題與導語,訴狀中的基本情況部分等等,進行局部集中性練習,以加深對文體核心部分的認識和記憶;對于計劃、總結、調查報告等文體,由于內容層次較多、容量較大,可改為結構性練習,讓學生理思路,編提綱,搭框架,這樣便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抓住核心內容,取得最大的成效;對于報告與請示等相近的文種,主要進行歸納整理練習;對于演講稿,廣告詞等可舉行班級比賽、征集活動,進行競賽性練習,寓練于樂;對于介紹信、請柬、公文首頁等可讓學生填寫實物,進行實戰練習,以加深記憶。通過綜合訓練不斷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
應用文的實用性決定了其教學必須要同社會實踐相結合,過去一貫沿用的以“書本”為主,以“課堂”為主的教學方式亟待改變,我們要讓的學生走出課堂,回歸生活,積極廣泛地參與到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引導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此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例如,結合學校元旦迎新文藝晚會這項活動,首先安排學生寫通知,策劃節目,設計主持詞,然后向校園網隨時發送最新消息,向廣播站投稿,張貼海報等,事后讓學生寫一份活動總結,最后,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解。這樣把應用文的教學與學生的生活背景絲絲相扣,互為激發,不但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而且通過把應用文寫作教學貫穿于學生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寫各種應用文。
總之,教無定法,應用文教學水平也是在不斷研究交流中提高的,教師只有充分重視應用文的教學,不斷創新教法和學法,才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破應用文教學瓶頸,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H193.6
A
1004-7344(2016)09-0025-01
2016-3-11
樊為民(1972-),女,漢族,河南汝州人,技校講師,大學本科,從事語文等文科專業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