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華 胡少瑛
(祁門縣林業局 安徽黃山 245600)
祁門縣毛竹雪壓危害現狀及防護措施
方文華 胡少瑛
(祁門縣林業局 安徽黃山 245600)
本文主要分析了祁門縣毛竹雪壓的基本情況、產生的危害,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補救措施。
毛竹雪壓;危害;補救措施
2016年1月下旬,祁門縣出現了罕見雨雪冰凍天氣,持續大到暴雪,最低氣溫達零下12.3℃(25年一遇),對毛竹造成了嚴重雪壓危害。
通過對祁山鎮、金字牌鎮等地多片千畝以上集約經營基地毛竹林危害現狀的調查,毛竹危害受害面積約占70%,單位面積受害株數約占40%。毛竹遭受雪壓應是天氣所為,但竹園經營管理不當易加大雪壓的危害程度。因此,必須提高毛竹林的科學經營管理水平,從而盡量減小雪壓的危害程度。
祁門縣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與江西省毗鄰,地處中亞熱帶北緣,氣候濕潤,四季分明。祁門縣是安徽省重點林業大縣,國土總面積2257km2,全縣林業用地面積305.6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73.8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175.2萬m3,森林覆蓋率高達88.64%。全縣共有竹林近13萬畝,其中毛竹林分13.4萬畝。
受害毛竹輕者竹竿彎曲、折斷、搭棚,重者竹竿破裂甚至整株倒伏翻兜,對竹林破壞極大。
2.1 倒伏
在土層淺薄,立竹度偏小的林分,因雪壓而形成頭重腳輕被連根拔起,這種受害現象較為普遍。倒伏的竹子多為新竹(一度竹),約占80%。因木質化程度低,竹材難以加工利用。
2.2 折斷
自桿基2m以上處折斷,被撕裂成幾條篾片。多見于陡坡、北坡和林緣處,因竹冠截獲的雪重超過竹稈本身的負荷,加上幾天的冰雪不融所致。主要原因是光照短,木質化程度低,易于撕裂。
2.3 彎曲
由于枝葉上所存留的冰雪重量尚未超越竹稈負荷極限,借助本身具有的彈性,向下彎曲,冠稍著地,形成半月形的弓,雪融后大致可恢復原狀,對生長發育影響較小。多見南坡和平緩地帶。
2.4 搭棚
林分立竹度較大處往往幾株竹冠漩渦似地向一處彎曲,最下層竹梢著地,中上層的則有序地疊搭其上,形成類似溫棚的棚架。雪融后可復原,影響不大。多發生在毛竹分布不均勻的林分。
3.1 除冰除雪
用長竹竿或用手輕搖竹桿清除林冠上的積雪和冰凍,減輕雪壓危害。
3.2 及時清理
冰雪過后,要盡快對竹林進行清理,要根據毛竹受害程度不同而區別對待,以減少冰雪災害對竹林造成的損失。竹梢受損嚴重、梢部折斷且斷裂部位高的毛竹,可將其梢部砍去,減輕竹桿壓力,使其逐漸恢復。彎曲竹和搭棚竹宜盡量保留,冰雪融化后彎曲竹和搭棚竹會自然恢復,受損不會太大。對于折斷、破裂、倒伏翻兜的竹株,開春后進行全部砍伐,防止發生森林火災和病蟲害。
3.3 毛竹鉤梢
在有技術條件的地方,可采取對毛竹進行鉤梢,鉤去的梢長盡量不要超過竹冠總長度的1/3,這樣能減少竹冠面積,以提高毛竹林分的抗風折和抗雪壓能力,避免再次遭遇冰雪時受害。
3.4 合理采伐
合理采伐是調整竹林結構的重要措施。毛竹的材質穩定期為5~8年,發筍最旺期為2~5年。因此毛竹用材林的采伐要堅持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壯,提倡“留三砍四莫留七”,即三度竹(4~5年)留養,四度竹(6~7年)可采伐,莫留七是指七年以上的毛竹除填空外,不應該保留,按照春護筍、夏養竹、秋管理、冬砍竹的原則,采伐季節一般為冬至到第二年立春前。對一些經常出現雪壓危害的地方,要避免冬季采伐,等雪壓危害發生后再采伐,這樣可減輕雪壓危害的程度。大小年明顯的竹林,每兩年采伐一次,花年竹林(無明顯大小年之分)可年年采伐。采伐數量可根據林分密度確定,一般采伐后每畝要保留180株左右。
3.5 樹種混交
祁門縣原有竹林多為混交林(毛竹與針闊混交),近年來不少經營戶在竹林墾復時,將林分中高大喬木悉數砍光,沒有合理保留一定密度且長勢良好的闊葉樹,使原有的混交林變成了毛竹純林,這種經營方法是不可取的。因闊葉樹樹冠高大,能遮擋部分飛雪,減輕毛竹對積雪的負荷,并對受傾斜的竹子起支撐作用,從而減小雪壓危害程度;同時闊葉樹種根系發達,可使竹子更穩固;再者闊葉樹可增加鳥類和動物棲息,動物的排泄物和枯枝落葉能夠改良土壤,還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3.6 控制密度
均勻度和密度越大的竹林,立竹分布越均勻,單株毛竹所占的營養空間則比較一致,林窗較小,個體之間相互支持的作用加強,因而有利于抵抗雪壓危害。反之,林窗空隙增大大,又有部分個體簇生,產生群體結構不合理,往往使雪壓危害加重。因此,控制較好的竹林均勻度,保留較大的單位面積竹子株數(立竹度),有利于減輕雪壓危害。
3.7 林分撫育
7~9月,清除毛竹林內雜草,砍倒竹林內雜灌,避免其與筆竹爭養料和水分。細小枝葉、雜灌等可砍碎鋪于林地,任其逐漸腐爛為有機肥料,可以將雜草、雜灌運出竹林至空曠地帶,焚燒成草木灰,留待施用。
3.8 適度墾覆
夏季對竹林實行墾覆。平緩竹林地進行全面墾覆;陡坡竹林地,可每年淺鋤一次,隔年(大年出筍成竹后)深挖一次。墾挖深度應控制在15~20cm,不宜過深,要注意不傷及竹鞭及筍芽。
3.9 科學留養
3.9.1 合理采挖冬筍
冬筍采挖強度大,加上采挖后不及時對裸露的竹鞭進行覆土,會使原有穩固的根系變得松動,發生雪壓危害時會造成大量的毛竹倒伏現象。因此,必須保持適度的冬筍采挖,并加強園地管理。
3.9.2 加強春筍留養
“立春”后出土的毛竹筍,出筍期分為初期、中期(盛期)、后期三個階段,初期在“立春”后至四月上旬,中期在四月中下旬,后期在五月份以后。凡出筍初期和后期的春筍,成竹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大部分可以采挖利用。四月中下旬是春筍出土的盛期,出土的竹筍個體大、健壯、生命力強,成竹率高,質量好,要加強留養管護,選留大部分養育成竹。特別是今年受災后的竹林內的春筍更應加強留養,除了挖去小徑筍、病蟲筍、淺鞭筍、歪頭筍、小筍、退筍、過多的并生筍等,其余盡量留養,挖筍時不要傷害竹鞭、鞭根和鞭芽,挖筍后要立即覆土填平筍穴。這樣既可以增加收益,又可防止竹林養分過度消耗。
3.10 病蟲防治
3.1 0.1竹筍病蟲防治
出筍期防治的重點是竹筍泉蠅和竹筍夜蛾等食筍和食葉害蟲。竹林出筍前后,用25%二二三乳劑150~2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1500~2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噴射林地,出筍前噴1次,出筍后每10d噴1次,連噴2~3次,殺蟲保筍。出筍期要做好護林驅獸,防止家畜、野獸進入竹林內,提高竹筍成竹率。
3.1 0.2成竹病蟲防治
皖南地區毛竹林分防治重點是剛竹毒蛾。毛竹林內使用白僵菌粉炮,每畝2~3個,蟲口可下降60~70%,蟲口量太大時可多施放一次。也可利用1605煙劑、666煙劑或敵馬煙劑。每畝2包熏殺,防治效果達80%左右。大面積發生時,可利用80%敵敵畏、20%殺滅菊酯100倍液或2.5菊酯500倍液超低容量噴霧。在冬春季節除草,全面深墾竹園,破壞害蟲越冬環境,消滅害蟲的越冬卵和蛹,可達到消滅多種竹林害蟲的目的。
[1]高培軍,桂仁意,黃堅欽,李國棟,應葉青,方 偉.毛竹雨雪冰凍災害主要影響因子的回歸分析[J].福建林學院學報,2010(02).
[2]尹新華,翁益明,董云富,傅紅梅,吳禮棟.毛竹受雨雪冰凍危害的受損特點[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8(06).
[3]吳際友,王旭軍,廖德志,程 勇,侯伯鑫,何才生.冰凍雨雪災害中城市森林抗雪壓特性及評價[J].林業科學,2008(11).
S795.7
A
1004-7344(2016)09-0192-02
201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