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鴻
(遵義縣喇叭鎮林業站 貴州遵義 553000)
提高林政管理水平 推動林業快速發展
茍鴻
(遵義縣喇叭鎮林業站 貴州遵義 553000)
林業是國家區域戰略規劃重點內容,發展林業經濟對實現產業規模擴大化有著重要意義。為了改變早期林業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要堅持法制化為中心,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建立可行的林政管理模式。本文總結了林政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推動林業快速發展的有效對策。
林政管理;問題;快速發展;對策
當前,我國對生態林業建設實施多方面戰略調整,充分挖掘與保護林業資源是戰略改革重點項目。林業資源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物資保障,針對林政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政府部門要及時調整原有的管理方案,為推動林政管理體制建設給予支撐。
林政管理是針對林業經營過程中所涉及的管理問題,依照林業相關政策法規,對林業相關產業實施的業務管理。其核心內容包括“六管理一執法”,即林業經營管理、林權管理、森林資源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林木采伐管理、木材流通管理和林業行政執法。當前,林政管理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包括:
1.1 工作監督問題
目前商品林的采伐管理體制,復雜的審批程序、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皆伐面積限制等,已經嚴重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代林業發展,連片的成材商品林、專業的采伐工人、機械化的采伐作業方式和極易突破的刑點(因監管不到位造成林木被濫伐40m3以上),也讓基層林政人員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1.2 工作機制問題
惠東林地面積占了全市的1/3多,工作任務十分繁重。而且目前林政人員政事不分,既要行政管理,而實際工作中要肩負大量的技術鑒定、采伐設計、林地勘查等工作,而林政本身人手不足,每個林地、林木、林權證審批的管理業務主辦負責人都不能專職專心做專門工作,工作亂而繁雜極易出問題。
1.3 工作責任問題
相關部門對林業建設缺乏責任意識,實際林業資源保護中忽略了執行力的重要性。目前,有關部門對林業資源懲罰制度缺少監管策略,如:對森林資源的監管,一出現問題就理想當然追究林政、分局、林業站責任。而作為局行政管理機關和分局干警,沒有任何法律規定需要肩負巡山護林責任,但出了問題,往往需要負這方面責任;這些都是林業規劃中的常見問題。
1.4 工作保護問題
林業資源規劃與發展中,國家對資源結構調整給予重視,維持不同區域林業規劃發展,才能實現經濟戰略的可持續性,帶動地區經濟產業的穩步發展。基于林正管理工作體制改革下,地區對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不到位,尤其在群眾資源意識宣傳中體現了明顯不足。例如,群眾對生態林業資源認知能力有限,影響了林業經濟規劃與發展,導致大量林業資源浪費。
市場經濟時代趨勢下,各地區越來越重視林業經濟資源開發與利用,借助林業經濟模式推動地方產業可持續發展。不同地區所具有的發展模式不一樣,林業經濟資源開發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是資源開發項目規劃必須考慮的問題。林業經濟關系著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對地區經濟戰略決策具有重要性意義。
2.1 發展趨勢
針對林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政府部門要發揮經濟調控職能,帶領地區林業產業規劃與轉型,形成更為全面的經濟戰略決策體系,解決“融資難、品牌低、規模小”等問題,這是助推林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發展林業產業可促進地區經濟的多元化,帶動地區農民經濟效益增收,成為新一輪國家經濟戰略決策重點。
2.2 戰略趨勢
由于地區條件的差異性,國內部分地區林業經濟模式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導致產業結構不協調而出現多種發展問題。為了避免林業經濟結構對可持續發展的不利影響,地方政府要學會總結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符合地區戰略規劃的改革模式,及時解決林業經濟遇到的相關問題。
2.3 調控趨勢
可持續發展是現代林業產業的新內容,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開辟項目發展模式,能夠促進現代林業資源開發水平,構建符合中國城市特色的林業業模式。政府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宏觀調控者,要發揮政府部門在經濟建設中的引導作用,才能形成更具規?;慕洕鷳鹇阅J?。
林業區地質環境對生產效益有直接影響,防范地質環境異常引起的災害風險,對提高林業資源利用率有著重要意義。“可持續發展”是資源戰略轉型的新思想,以可持續發展為引導擬定資源開發與利用計劃,這是當代資源利用與保護體系不可缺少的。因此,面對“綠化型”地質環境,要進一步堅定走可持續發展的線路。
3.1 加快林業轉型
“綠化型”地質涵蓋了多種礦物資源、生態資源,成為地質構造中比較特殊的環境區域,是國家資源開發戰略的重點地區。為了更好地利用林業資源,以可持續發展觀為中心思想,全面建立地質環境開發與保護機制,提高了綠化型地質開發的綜合利用率。結合“綠化型”地質環境內涵,總結地質環境可持續發展原則,提出地質環境資源建設的具體對策,為資源開發項目施工提供借鑒性指導。
3.2 重視災害防治
我國地質構造形式多種多樣,儲藏了大量不同的林業資源,為現代化建設與發展提供物質保障。由于林業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其開發與利用必須按照具體規劃執行,才能實現資源價值利用率的最大化?!碍h境保護”是現代資源開發業開發的主要項目之一,這是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的新型資源開發模式,追逐著最原始的自然意境。由于環境保護區多數處于偏遠地區,地理空間布局特殊且難以定位,增加了企業實地資源開發的難度。
3.3 完善工作機制
地質災害是林業工程面臨的難點,不僅影響了林業區生產作業的有序性,也降低了現場人員參與資源開發的安全性。為了更好地發展資源經濟,要全面推廣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建立切實可行的災害防治體系,促進林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當前,我國對地質環境開發與保護十分重視,擬定了諸多可行的地質工程改造方案,維持整個區域治理活動的有序進行。另一方面,基于生態環境保護機制下,要懂得靈活應用災害防治制度及信息化技術,構建更具先進性的環境保護與災害治理措施。
3.4 落實監督機制
面對傳統災害防治模式的不足,現階段,要深入分析林業資源環境保護意義,引導政府及相關部門建立正確的災害防治觀念。林業開發滿足了社會物質資源使用需求,為各個行業提供豐富的資源保障。受到地質環境影響,林業開發階段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破壞了地質工程改造的協調性,更容易造成地質資源浪費。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應重點加強林業資源環境保護力度,建立切實可行的環保管理機制。同時,積極引入高科技輔助地質災害監控與治理,減少人工參與地質災害整治的難度。
總之,加強林政管理法制化建設,推動林業經濟快速發展,這對于地區經濟改革具有重要性意義。為了實現林業經濟發展目標,地方政府要堅持管理體制創新改革,以新制度為中心實施全面化的發展模式,從而維持了林政管理模式的最優化調整。其中,“可持續、生態化、環境保護”等,均是林政管理的新思想,對實際管理工作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1]楊曉峰,何雨桐.淺析林政管理工作對林業發展的重要性[J].農民致富之友,2016(02).
[2]高源.強化阜新縣資源林政管理保護發展森林資源[J].農業與技術,2016(02).
[3]米改蘭.林政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和職責特點分析[J].綠色科技,2014(06).
[4]孫建軍.論我國林政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探討[J].現代園藝,2013(16).
[5]張家福.林業林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5).
F326.2
A
1004-7344(2016)09-0196-02
2016-3-12
茍鴻(1975-),男,漢族,貴州遵義人,助理工程師,大專,法律基礎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