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李軍
摘 要 本文以引進版汽車技術圖書為例,介紹策劃引進版科技圖書過程中的準備工作、引進途徑、圖書選擇、譯者選擇、后續處理等問題,重點強調圖書選擇與譯者選擇的操作。通過認真策劃,能夠為行業提供行業需要、市場認可的引進版技術圖書,在服務行業、完成科技出版社會職能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利潤。
關鍵詞 引進版汽車技術圖書;選題策劃;圖書選擇;譯者選擇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3-0037-02
在我國汽車技術取得極大進步的同時,研發活動也更多地從過去的“逆向研發”轉向“正向研發”。一方面,這是研發隊伍建設與研發能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厚積薄發;另一方面,也對國內研發體系的建設與研發隊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場開放的大環境下,自主品牌終究要在全球市場上與國外的汽車制造商進行競爭,這種競爭最終還是要體現在研發能力與制造水平上。作為專攻汽車技術的圖書編輯,從國外選擇優秀的、經典的汽車技術圖書,引進出版,提供給行業研發人員,也是為行業做的一份貢獻。
1 準備工作
在策劃引進版圖書之前,要進行充分的調研工作。所引進的圖書必須有益于行業,才能為市場所接受。了解行業需求與發展情況,這是策劃引進版汽車技術圖書必備的條件。“功夫在書外”,這話對編輯的策劃工作來講,再正確不過了。引進版技術圖書選題方向的確定,來自于日常的積累和調研。關注汽車技術公眾號并閱讀所發內容,關注汽車技術專業期刊的文章,參加行業會議,抓住所有機會與行業技術人員進行交流,這些都是調研的方法。比如,在2015年10月上海舉辦的汽車工程學會年會上,筆者在與同濟大學王教授的交流中,了解到車輛的熱管理尤其是電動車輛的熱管理是目前國內尚未解決的難點問題,動力電池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散發的熱量不能傳輸出去而造成溫度過高,從而會造成危險;與北汽新能源胡總工程師的交流中了解到新能源汽車電池與電控技術與國外尚存在較大差距,那么這些信息都將是今后策劃選題及引進版選題的重要依據。智能交通系統是目前汽車乃至交通行業的熱詞,歐美日都有大量的國家或者歐盟資助的研究項目,關注這些項目的進展情況及圖書出版情況,也是今后引進版選題的重要方向。
2 圖書信息的獲得
2.1 網絡
將國外著名科技出版社的網址放到收藏夾中,每周可以瀏覽一次,將自己所關注的選題方向的關鍵詞輸入,在網站中尋找有無相關圖書信息。也可以通過亞馬遜網上書店關注新出版的國外科技圖書信息。
2.2 圖書交易會
每年8月,都會在北京舉辦國際圖書博覽會,著名的科技出版社都會參展,到現場與其版權經理溝通,獲得其新出版圖書的書目,從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圖書。
2.3 譯者推薦
當行業內的專家看到好的外版科技圖書后,有的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嘗試翻譯出版,聯系出版社。
3 操作要點
3.1 圖書的選擇
當在國外著名科技出版社的網站上輸入關鍵詞后,有可能會搜索到上百條的相關圖書的信息。面對這么多的圖書,如何進行選擇呢?
3.1.1 初步預選
首先,要確定自己準備策劃的相關選題規模。如果是熱門方向,行業確實有需求,可以多做幾本,甚至可以形成一個獨立的譯叢。筆者在兩年之前與內燃機行業專家接觸中發現,目前國內缺乏高水平的內燃機著作,行業發展又確實有需求。在登錄Springer網站時,輸入內燃機一詞的德文詞匯“Verbrennungsmotor”,出現了幾百條的圖書信息,包括了設計、原理、增壓、進氣、燃油供給、控制等等方面,由此產生了策劃“內燃機先進技術譯叢”的想法,將譯叢的規模控制在15種左右,這樣在預選時就可以大致了解所選圖書的數量。
其次,看版次。國外科技圖書市場相對比較成熟,市場化運作程度較高。基本上來講,國外能夠成書的科技圖書均有可取之處,如果能夠反復多次改版的,就一定是經典圖書了。比如,Springer出版社的《內燃機手冊》一書,在筆者引進時已經出到第7版;筆者引進的《內燃機原理》一書是漢諾威大學G.P.Merkel教授主編的,在2015年出的第7版;而最近馬上要付型的《內燃機設計》一書,作者是著名的內燃機部件生產商KSPG(皮爾斯堡活塞公司)的前任技術總監,筆者引進的是第6版,更巧的是,筆者在與一汽技術中心聯系翻譯事宜時,了解到該書第5版曾經被奧地利AVL公司(世界著名的內燃機技術服務商,穩居內燃機開發公司世界前3名)作為禮物,送給到AVL位于格拉茨的總部訪問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一汽技術中心主任李駿博士,一汽技術中心的技術人員已經將第5版翻譯了一半了。引進國外出版社反復再版的圖書,是比較有把握的選擇圖書的方式。
第三,看目錄。國外出版社網站上都提供了目錄下載的服務,通過審閱目錄,可以大致了解該書內容以及各部分內容在書中所占比例。
通過這3個步驟,可以確定預選的圖書,此時可以通過版權部門向對方出版社申請樣書。
3.1.2 選定圖書
樣書到達后,除了自己翻閱外,還要向行業專家請教。此時要特別注意,選擇請教的對象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論上說,請教的專家越多越好,結論也更為客觀。但囿于時間與精力,不可能很大范圍內征求意見。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分別向大學、研究所與整車廠技術中心的專家分別征求意見。大學教授長處在理論研究;研究所偏于工程實現;整車廠的技術中心更關心技術能否批量生產應用,長處在實際問題的解決。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了解對圖書內容的反應,更有利于選題策劃的成功。
3.2 譯者的選擇
圖書的翻譯過程是再創造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講,翻譯可能要更難一些。科技圖書的翻譯包括了譯者自己閱讀理解外版圖書以及將理解的內容再用中文表達出來這2個過程。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對專業內容的理解程度決定了該書的實際水平。因此,在選擇譯者時,一定要選取專業方面造詣較深的并且有工程實踐經驗的。他們不僅能夠理解外版圖書的字面意思,更能從專業角度理解作者原意,將文字間蘊藏的專業知識表達出來。例如,筆者引進的《柴油機管理系統》一書的譯者是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退休的教授級高工范工,他在翻譯中,對于在國內已有的表達方式非常熟悉,能夠和原文字面所表達不出的專業詞匯(主要是該項技術在引入國內的過程中采用了和德文原詞不同的表達方式)對應起來,并且對原文表達比較模糊的地方都以譯者注的形式加了注釋,這對于讀者的理解大有幫助。筆者的意見是,如果非要說譯者的外文水平和專業水平的重要性作比較的話,譯者的專業水平還是要重于外文水平。
4 后續處理
譯者交稿后,在審稿過程中,也有幾點要特別注意:1)審稿的編輯一定要具備一定水平的專業知識;2)對于有疑問的,一定要查閱原文,并向譯者提出問題;
3)一定要逐字逐句細讀。每個人的語言習慣不一樣,譯者即使態度再認真,個人的語言習慣也會反映到譯稿中,譯者以為自己已經表達清楚的,不一定能被讀者理解,這些都需要編輯在審稿過程中加以解決。
5 結論
本文以引進版汽車技術圖書為例,介紹策劃引進版科技圖書過程中的準備工作、引進途徑、圖書選擇、譯者選擇、后續處理等問題,重點強調圖書選擇與譯者選擇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中積累知識,掌握信息,能夠對汽車技術方向發展情況有足夠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認真策劃,能夠為行業提供行業需要、市場認可的引進版技術圖書,在服務行業、完成科技出版社會職能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利潤。
參考文獻
[1]Konrad Reif.柴油機管理系統[M].范明強,范毅峰,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2]Eduard Koehler,Rudolf Flierl.內燃機設計[M].張建強,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