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春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新媒體時代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及其發展
王桂春
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及普及,使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空前豐富,其受復雜意識形態和思想文化的影響存在大量不確定性因素,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挑戰。本文對新媒體時代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化挑戰為機遇,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探討。
新媒體;思政教育;思考;發展
新媒體指運用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對數字化信息如文字、聲像、圖片進行傳播的新興媒體。從新媒體的形式來講,主要有網絡電視、網站、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箱、微博、微信、APP、公眾號、手機客戶端等。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傳播信息的量更大、方式更加多樣、傳播效率更高等。新媒體的這些特點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更加復雜的影響[1]。因此,如何面對和應對這種形勢,并化挑戰為機遇,進一步加強思政教育工作,是一個重要課題。
(一)加大思政教育工作難度
當代,新媒體已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這一方面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優秀文化的弘揚豐富了渠道;另一方面,由于新媒體信息來源廣泛而復雜,其傳播的價值觀、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等內容非常繁雜,其中有許多偏激、過激、挑唆、煽動性的言論,也有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聲音,同時也不乏不健康、不文明的低俗內容。尤其可怕的是,有的人披著學術研究、愛國主義、平等民主的外衣,散布一些看似合理、深刻實則意圖分裂國家、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論,非常具有迷惑性。有的學生自制力不強,經驗不足,辨識能力不高,這些內容必然對學生價值理念產生不良影響。
(二)引發學生心理問題
新媒體所呈現的內容以及方式豐富多彩,對青年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學生因此沉溺其中,占用了大量時間,甚至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長期的沉溺也引發了一系列心理問題,如自閉、偏執、害怕社會交往等。
(三)滋生道德和法律問題
新媒體具有很強的交互性,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發布者。同時,其又具有虛擬性、隱匿性等特點,學生在與人交流、交往或交易中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和真實意圖而無法查證。有人就利用這一點,發布或傳播低俗或違法信息,有的還利用新媒體進行詐騙等[2]。有人隨意發布不負責任的言論,有人隨意發泄情緒,有人通過網絡誣蔑他人,有人挑唆煽動對立情緒等。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基于新媒體傳播內容意識形態模糊、價值觀多元的特點,必須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把握新媒體文化發展的方向,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將其個人理想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聯系起來。針對新媒體中出現的錯誤言論、歪曲和詆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聲音等內容,要加強抵制和反駁,使新媒體文化體現“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包容性與正確意識形態的主導性。同時要加強正面引導,利用新媒體的優勢,通過豐富的傳播手段以及學生喜聞樂見的載體工具,對傳播方式進行創新,通過各種方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媒介素養
應對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利用新媒體優勢,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加強新時期的媒介素養是前提條件。首先要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訓,提升其了解新媒體、認識新媒體、運用新媒體的綜合素養,使其與時俱進,不斷掌握新媒體發展的規律與方向,熟練把握相關媒介技能,使新媒體在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其次要加強現代傳播學的學習培訓,把握新媒體傳播的特點與規律,科學運用新的傳播特點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搶占新媒體宣傳的主陣地
毛澤東同志曾說,思想文化的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要占領。新媒體技術雖然為信息傳播和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不可忽視的是,它也逐漸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戰場。敵對勢力利用新媒體進行歪曲、誣蔑、挑唆的事例已屢見不鮮。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重視新媒體這個陣地,積極主動地搶占主陣地。要通過豐富載體、創新平臺,使新媒體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要整合挖掘與新媒體相適應的教育資源,充分汲取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新成果,開展優秀文化的傳承、弘揚與創新,構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交互性強、平等對話的輿論平臺[3]。
(四)發揮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作用
注重發現、培養和使用學生中的優秀分子,充分發揮他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作用。相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講,學生對新媒體了解更多,對學生使用新媒體的特點更為熟悉,學生的觀點和思想也更容易被同齡人接受。要選拔一批媒介素養高、理想信念堅定、綜合能力強的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相關業務的學習和培訓,強化其新媒體的敏銳意識、政治意識、風險意識和警惕意識,學習利用合理的方式進行回應、反駁與引導。讓學生骨干通過微信公眾號建設、微博建設、論壇建設等,營造開放、包容而規范的新媒體傳播環境,并發揮意見領袖的作用,凈化信息交換空間。
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新媒體給人們學習、生活和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思想政治政治教育領域,新媒體的廣泛應用一方面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又是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科學發展的機遇。因此,要正確認識新媒體帶來的挑戰,并化挑戰為機遇,通過主導思想引領、提高教育主體素質、搶占輿論高地、發揮學生自我教育作用等方式,科學合理地化解問題,并開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靳旭林.信息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四大挑戰[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4,(2):47-48.
[2]盧黎歌,蘭美榮.大信息時代人的思想觀念變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120-124.
[3]王湘云.試論新媒體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1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