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珍 本報特約記者任重本報記者 趙覺珵
“除非你這幾天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否則一定在各個街角看見過成群的癡迷玩家。”正如《華爾街日報》所言,數十個國家的玩家正拿著手機大玩AR(增強現實)游戲“精靈寶可夢GO”(又稱“口袋妖怪GO”),這款游戲可以讓玩家在現實世界中捕捉皮卡丘等“小精靈”。就在玩家們玩得不亦樂乎之時,這款游戲的制作方日本任天堂和一些精明的公司,似乎已經找到了新的生財之道。
任天堂股價飛漲
自“精靈寶可夢GO”6日上市以來,已有美國、澳洲和歐洲的幾十個國家的玩家參與其中。據統計,至少在美國安卓用戶中,這款新應用的日活躍用戶人數已經超過著名社交軟件推特。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雖然“精靈寶可夢GO”提供免費下載,但捕捉小精靈用的道具需要在游戲內購買,該游戲的道具銷售單日收入約為160萬美元。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3個最早發行的地區,該游戲都位列收入排行榜首位。彭博社援引澳大利亞麥格理資本證券大衛·吉布森的分析稱,“精靈寶可夢GO”未來一年的銷售額將達到40億美元。
如此可觀的收入仿佛給任天堂的股票打了“興奮劑”。任天堂股價15日飆升近10%,市值達3.9兆日元(約368億美元),與索尼和日本第二大銀行瑞穗市值并駕齊驅。此外,任天堂當日股票交易量達到創紀錄的4760億日元,為東京證券交易所成立100年來之最。
任天堂的“吸金”之路可能遠未結束。《金融時報》稱,市場正在押注《超級馬里奧》、《塞爾達傳說》等任天堂早前發售的熱門游戲也能登陸手游市場。
帶動AR產業潮流
爆紅的“精靈寶可夢GO”迅速掀起一股AR潮流,彭博社援引“超級數據”分析公司CEO朱斯特·范德魯恩的評價稱,“它可能成為AR界的‘憤怒的小鳥”,將吸引眾多開發者加入AR游戲的研發之中。
據悉,AR技術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物體、場景疊加到真實場景中,強化用戶對虛擬游戲情節的真實體驗。該技術與VR(虛擬現實)技術的區別在于,后者更多是通過硬件設備,使得體驗者完全沉浸于虛擬世界中,而前者所創造的“混合現實”更具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認為,“精靈寶可夢GO”的躥紅證明游戲的未來在AR而不在VR。
目前,AR技術已涵蓋大眾傳媒、駕駛導航、旅游觀光乃至軍事領域。咨詢機構Digi-Capital日前發布的報告預測,至2020年,全球AR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美元。
各個行業都有商機
“精靈寶可夢GO”不僅是任天堂的“搖錢樹”,不少公司都看好它的“錢途”想與之沾光。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好萊塢已經盯上了“皮卡丘”,華納和索尼公司都對“精靈寶可夢GO”極為感興趣。而傳奇影業據稱在洽談《精靈寶可夢》改編真人版電影的進度方面已接近成功。
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報道,一些當地司機從需要四處尋找小精靈的玩法中看到了商機,他們向玩家提供包車服務,到各地抓小精靈。
和任天堂攜手打造這款手游的奈安迪克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漢克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他們有意推出以“地點贊助”為概念的廣告服務,讓企業和零售商付費把商店地點加進口袋妖怪的虛擬地圖,以增加訪客量。據報道,已經有一些店鋪在門口掛上了牌子:“消費才可以抓精靈”。
美國科技網站Gizmodo稱,一名澳大利亞學生在“精靈寶可夢GO”程序代碼中發現知名連鎖快餐品牌麥當勞的蹤影,麥當勞或將是“精靈寶可夢GO”的第一個贊助商。英國《一周》雜志稱,“精靈寶可夢GO”正在給手機應用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讓手機應用更完美地與廣告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