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河北保定清苑廣播電視臺,河北保定 071000
融媒體格局下關于區縣廣播電視臺發展方向的幾點思考
王俊
河北保定清苑廣播電視臺,河北保定071000
數字技術的發展在催生了很多新媒體的同時,也使得各種媒體融合的趨勢表現得日益明顯。文章主要寫了最基層的區級廣播電視臺,在軟件與基礎設施都匱乏的情況下,廣播電視從業人員應該堅持的原則,并闡明了筆者對融媒體格局下區縣廣播電視臺發展方向的幾點思考。
媒介融合;區縣級廣播電視臺;發展方向思考
所謂“媒介融合”,美國新聞學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 on將“融合媒介”定義為“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1]。在電視行業激烈競爭的今天,這樣的聯盟既帶來了發展的優勢,同時也造成了無形的壓力和巨大的挑戰。
1.1媒介融合的概念是什么
“媒介融合”一詞是由創始人尼葛洛龐蒂在1978年首先提出的,“所有的傳播技術只有把它們作為單個事物對待時,它們才能得到適當的理解”。他用“三個圓圈”來描述計算機、印刷和廣播三者的技術邊界,認為三個圓圈的交叉處將成為成長最快、創新最多的領域[2]。
1.2媒介融合的形式
當前,數字化技術越來越成熟,信息傳輸技術的發展更是勢不可擋,同時也給廣大的從業人員帶來了媒介的互通性和互換性,為媒介融合提供了適宜的土壤。目前,關于媒介融合,我們可以總結歸納為兩種形式的融合:一方面是技術上的融合,另一方面是內容上的融合。舉個例子:當前廣泛應用于生活當中的手機電視臺、衛星移動電視、IPTV等等都是將電腦與電視的服務內容和信息渠道進行資源的整理與合并。尤其是在當前形勢下,手機客戶端被廣泛應用于一些微信公眾平臺、掌上手機臺等一些新興媒體、應用軟件也應運而生,這種形勢逼迫我們做廣播電視絕對不能單打獨斗,要強強聯合,打造媒體宣傳巨大的航空母艦,宣傳陣地形成堅不可摧的巨大合力。各媒體之間要相互滲透與交叉、既存在競爭又有合作,這就要求廣電人盡早覺醒,誰覺醒得早,誰就能在競爭與合作中占主導地位,掌握話語權,提高知名度,增加創收渠道。
1.3融合的巨大力量
習近平在《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強調,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從中可以看出,融合的力量是巨大的。
快,并快樂著。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事情你還來不及思考就已經被淘汰了。這就要求我們時刻保持一種學習力、總結力,不斷拓展自己的職業寬度和深度。以“中國移動”為例,其互聯用戶平均年齡在25~40歲,不可小視,上班、創業、花錢,正在成為中國最有消費能力的群體。從1998年到2015年這17年的時間里,中國移動互聯用戶以46%的速度增長。中國移動互聯分布在二三線城市,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三四線、縣、鄉、村、鎮發展。再如:山東省的萊西,媒體融合小有成就,因為某款化妝品那里的村姑都在用。“一旦用上你,就會愛你上”。掌上萊西就是一個成功的典范,雅詩蘭黛,在農村銷量非常驚人,因為村姑買得最多。時刻保持一種學習力、總結力,不斷拓展自己的職業寬度和深度,媒介融合下的廣播電視產業就會潛在巨大的發展前景。
縣級廣電的運營從開始到現在,內部機制幾乎沒有發生過任何的改變,但外在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競爭環境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致使廣電經營高速下滑。其境況讓人堪憂。
作者簡介:王俊,河北保定清苑廣播電視臺。
1)面對各級頻道節目內容日趨豐富的競爭,地方頻道影響力越來越小。20年以前,電視臺的發展動力遠遠不足,但本土電視頻道影響力大;而2012年后,本土頻道受數字電視多頻道及各大新媒體的沖擊,影響力日趨下降,導致本土頻道受眾群體萎縮,競爭的加劇讓本土頻道無立錐之地。
2)節目編排與廣告編排缺乏科學性。標準的節目編排可以準確而有效的提高地方廣電收視率,節目編排是一個頻道戰略思想、管理理念的集中體現。節目編排是一個頻道優化資源配制,實現收視效益最大化的手段。廣告編排是體現管理權限的核心內容,節目編排與廣告編排要相得益彰。節目編排不是編的節目,核心是編廣告產品;頻道氣質一定要跟廣告產品的氣質相吻合;要把電視做成市場需要的產品;真正用節目和頻道氣質贏得廣告市場。然而,當前縣級臺節目編排理念陳舊,為了編節目而編節目,節目編排與廣告根本無法相互關照和形成獨特的風格,從而無法激發出節目受眾的積極性和踴躍性。
3)地方廣電人才相對匱乏是制約區縣廣電發展的重要原因。過去多年“局臺合一”“政事不分”的管理機制,讓很多從業人員患上了“優越癥”,雖然現在以績效“論資排輩”,但依然很難規范上正軌。而近幾年新進的大學生,大多未經專業廣播電視專業教育,在專業水平和能力上遲遲不進“角色”,造成“人”不少,而“才”匱乏的現象。
4)廣播電視臺的產業結構有待于進一步被發掘。廣播電視資線下產業鏈包括:廣電幼兒園、廣電小記者團、廣電旅行社、廣電傳媒公司、廣電農貿公司、廣電地產、廣電文化產業園區、廣電婚慶服務等。創意制勝,全產業鏈活動,比如做一檔旅游節目:需要景點、旅行社、旅游觀眾、主持人、抽獎等多方共同合作,逐步形成產業發展的模式。
當前,電視媒體的價值還依然不可小覷,沒必要嚇自己,在這個碎片化信息時代,主流媒體的作用依然彰顯。縣級臺雖小,一樣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3.1相信自我,廣納百川
今天主流媒體的優勢依然很多,比如平臺影響力、社會公信力、內容創造力、輿論創造力、官方權威性、品牌塑造力及活動引爆力。我臺于2014—2015年,利用廣播電視、手機電視臺、微信公眾平臺等成功的完成“最美教師評選”“萌寶大賽”“3·15最受用戶喜愛的商家評選”“抬起頭看見愛最溫情瞬間照片”等評選,深受各商家及觀眾、聽眾以及用戶的青睞與好評。貼地而行,精耕細作,緊緊抓住其貼地性的特點,完全可以開創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3.2線上線下,多元整合
互聯網的發展,讓各個行業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而彼此之間的合作日益顯著。融合媒體,我們也可以向“騰訊”借經驗。騰訊就是一個全媒體融合的完美模型,全媒體打通、全媒體導流。而我們傳統媒體的平臺是自己,渠道是第三方,在傳統媒體、網站、App、三微、電商、視頻、營收之間的關系是相互遞補、轉化、鏈接、推廣、變現。如開展線上受眾體驗線下活動,提高市場熱點,開展創意營銷,全媒體打通,互設入口,形成流量閉環。
3.3吸收人才,塑造品質
縣級廣電臺的發展,人才是關鍵,必須廣泛地接納專業化人才,走強化人才建設的道路。如要積極增加吸納具有網絡思維和廣電從業經驗的年輕骨干,他們不僅具備新時期新聞媒體人的獨到眼光,而且善于將優質資源打造成具有吸引力的節目。思想決定高度,信息決定未來,縣級電視臺還可以邀請專家進行培訓和講座,以此對現有工作人員進行業務水平的提高和新型技能的培養,逐步打造一支具有新思想、新理念、新視角的優秀梯隊,塑造廣電品牌。近幾年,我臺在“走出去、請進來”的專業培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派一些業務骨干到外地先進臺學習、走訪、培訓;請一些先進市縣臺的領導,來單位對全員進行面對面的指導、答疑解惑等等一系列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深得全體員工的好評,對本臺的業務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作為“四級辦臺”中最基層宣傳單位的區縣級廣播電視臺,不僅在軟件上面臨眾口難調的挑戰,在基礎設施投入及人力資源又相對匱乏。當前形勢下,廣大的廣播電視從業人員要始終“相信自我廣納百川”“吸收人才塑造品質”“線上線下多元整合”,逐漸改善區縣廣播電視臺創收低迷、發展緩慢的問題。
總之,承認現實,擺正位置,徹底放棄精英思維,放低身段,主動適應變化,縣級臺尤其要回歸到草根思維中尋找認同和發揮價值,融合媒介,集中優勢,引爆熱點,拓展產業邊界,打造終端優質型媒體。
[1]鄧濤.中外媒介融合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媒體時代,2010(10):43.
[2]王菲.媒介大融合[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
2096-0360(2016)14-0084-02
G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