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工業職業技術學校 劉彩軍
校企合作模式下創新中職英語教學的思考
青海省工業職業技術學校 劉彩軍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英語教學側重于強調教學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致力于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本文通過對中職英語教學創新的思考,從方式、內容、質量和效果等方面探討了校企合作模式下英語教學策略,以期教學工作在面臨實際需要時有所突破和發展。
校企結合 中職教育 英語教學
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要健全促進企業參與制度,要依靠行業企業發展職業教育;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讀、校企合作的培養制度,實現新時期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突破。”隨著中等職業教育不斷深入拓展,校企合作模式在探尋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培養技能型人才方面展現出特有的效果,歷經實踐,逐步成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一條有效途徑?;诖?,中職英語教學必須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緊密聯系教學實際,注重養成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提高英語教學的職業性和實用性,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1.1 學生方面
一是文化基礎差,英語基礎薄弱,且部分中職生對英語抱有很大偏見,缺乏學習興趣,甚至產生抵觸心理。二是心理狀態差,學習信心缺失,中職生大多處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心理敏感脆弱,雖對新鮮事物有積極接受的一面,但由于在初中階段處于班級落后群體,易被教師和家長忽視或放棄必要的教育,繼而產生自卑以及自暴自棄的心理,往往認為自己沒有英語學習的天賦,長此以往,對學習、就業等方面造成了嚴重影響。
1.2 教師方面
一是教學形式簡單化。目前,許多學校中職英語教學仍在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未能切實認識到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性,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拓展,對學生學習潛力的發揮不能產生積極作用。在信息化迅猛發展的今天,雖然多媒體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但許多中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仍限于傳統課堂灌輸性的教學模式,無法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談不上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二是教學研究素能有待提升。英語教師除專業素質外,其他綜合素質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取得至關重要。在一些中職院校中,大多數英語教師缺乏扎實的專業基礎,專業素質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工作要求。此外,一些中職英語教師則片面重視專業素能的提升,對增強自身綜合教研素能不夠重視,缺乏研究及改進教學方法的動力,也是造成教學質量低下的原因之一。
2.1 教學方式創新——優化完善
(1)分類教學,明確目標。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思想指導下,針對不同專業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計劃,有的放矢,讓學生明確目標,了解工作崗位所要求的職業能力,從而結合教材內容,明確學習目標。
(2)創設情景,體現氛圍。為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親身體驗的重要性,可聯系學生專業實際,通過音樂、圖片、視頻、道具等的布置,努力設計并創造真實的語言適用環境,提供一種真實的職場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性,把學生帶入學習狀態,自主強化語言應用能力。
(3)立足實踐,培養自信。根據所學專業的走向,確定學生的基礎工作任務,使學生在課堂上根據自身不同的英語水平,挑選合適的工作崗位,通過單獨思考、組內討論、交流合作等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活動中獲取實際的相關技能,增強自信,培養自覺使用英語的意識。
(4)豐富手段,驅動施教。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運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擴大信息量,增強趣味性。還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既定的教學目標逐項分解,設定具體的學習實踐任務,促使學生通過具體任務的完成有效實現教學目標。還可以結合企業的崗位特點和職責,在課程中為學生設定具體崗位和工作任務,用項目導向、行為導向等教學方法來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
2.2 教材內容創新——改革推進
目前,中職學校英語教材脫離形勢發展和實際需要時日已久?,F行的教材形式陳舊,內容太多,不能完全適應中職生特點?,F有條件下,教師可根據需要選擇一些具有應用性、針對性內容的教材,如:產品簡介、操作說明、維修指南、英文招聘、廣告、簡歷、求職信等,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實用性英語,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還可以結合專業學習,教學生怎樣下載、怎樣安裝英文版的CAD、EDA軟件。對于一些較難的專業英語詞匯,則編入對話中便于學生記憶。
2.3 學習策略創新——提高質量
策略是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標尺,也是提升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長期以來,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始終遵循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行為習慣,對學習策略的掌握和運用知之甚少。實踐表明,如果學生重視對學習策略的研究,就可以大幅度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而且可以有效促進存在學習障礙的學生取得學習效果;如果教師重視對學習策略的研究,就能夠進一步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規律,通過學習策略提高教學和受教的效率,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主動掌握獲取知識的策略,學到實際有用的知識技能,順利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因此,教師可通過問卷調查、開展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做好自我學習記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主動設計課堂活動、組織學習交流活動等方式,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角色,讓他們可以有效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
2.4 評價機制創新——確保效果
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多數中職學校對學生的評價仍未脫離以卷面成績來考核評定的做法,缺乏充滿活力、靈活有效、貼合實際、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可以說,這也是英語教學改革遭遇的瓶頸問題。因此要改進考試與考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在教改中,應該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作為改革的重點。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中應注重程序和過程,以形成性評價為主,著力培養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形成性評價就是以過程為主的評價,更看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為此,學生不必擔心考試所帶來的壓力和緊張心理,能把學習的注意力轉向學習過程,更積極地投入到日常學習中去??己嗽u價制度的改革,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主動,使學生真正做到平時多讀、多看、多聽、多練,也會使考核結果更加真實、準確、全面。另外,還可增強教師平時教學的主動權和責任心。
任何創新,如不在實踐中對其實用性及適應性加以驗證的話,就無法持續良性運行并取得好的效果,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英語教學創新亦不例外。為此在實踐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3.1 面向實際,合理安排教學主題
教師應結合既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突出教學主題,選擇教學方式。例如將企業工作崗位職能需要和教學內容、專門設計營造的課堂情景相融合開展對話練習和情景模擬,以此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的,促進學生較為準確、快速地獲取英語課程知識,及時發現和總結在此過程中遇到的需掌握的知識點,并形成較為深刻的印象,經常性地回想,不知不覺中加以鞏固。特別是對英語口語表達力的培養,還可以結合企業崗位需求來選擇一些以職業實際訓練為主的課題內容,在日常訓練中逐步達到幫助學生熟悉某一技能、形成表達習慣的目的。
3.2 把握細節,隨時關注教學成效
教學創新的效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凸顯,對此英語教師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推進展開,通過關注和記錄教學過程中學生接受教學內容的細微變化,逐步探索,努力完善,最終達到量變到質變的目的。對于教學模式創新實踐的效果,可以從學生的配合程度、課程實施進度、教學目標完成率等方面綜合判斷,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程度、積極程度、參與情緒等得出相關結論,及時總結分析和研判,梳理經驗,作為今后教學的重要參考。通過對教學模式的逐步改善和提升,引導學生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直至主動享受教學過程。此外,教師還可通過其他方式,如建立教學微信群、班級微信群等,拓寬信息反饋渠道,及時獲取教學建議和意見,作為教學評估的參考。
3.3 準確定位,提高學生的接受程度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英語教學的創新,還應對學生進行準確定位,特別注意對學生基礎知識扎實程度和學生對知識接受程度的定位。依照傳統教學要求,教師通常較為重視知識全面性的培養,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學方式針對性較強,需要學生基礎知識的縱向擴展,學生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對新的教學模式以及呈現方式逐漸適應。因此,教師就需要對教學對象有一個清楚的認知。為促進學生對新的教學方式盡快適應,教師首先還需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傾向,從有效實現教學目的的途徑看,要盡可能將學生的興趣和課程教學相結合。例如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企業信息化建設、企業文化禮儀、企業發展前景、學生專業應用等作為教學的關聯內容有效加以應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與學生心理預期的一致性,充分發揮教學創新的效能。
總之,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英語教學應積極轉變理念,不斷探索,勇于創新,以實用性英語教學為目標,全面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切實體現中職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
[1] 李玲.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3(11).
[2] 崔德福.引企入校辦校進廠產教一體——膠南市職業教育半工半讀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2).
F404.1
A
2096-0298(2016)07(b)-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