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守江
(山東現代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理論與方法探索
針對有效解決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體育課程設計
韓守江
(山東現代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針對當前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現狀展開調查。研究認為,在當前大學生普遍表現為網絡成癮的現實情況之下,大學生的飲食、作息與個人生物規律被徹底地打破了,對大學生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在大學生迷戀網絡與開展網絡活動的過程中,缺少了一些具有體驗性的體育鍛煉,各種機能在固化的活動與姿勢中不斷下降。建議:應積極地研究針對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體育課程設計,并以此來提升大學生的體質讓大學生能徹底地戒除網癮,這也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有益探索的最佳教育方式之一,非常值得我們對其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大學生;網絡成癮;體育教學;課程設計
1.1 大學生普遍缺少運動
無論是運用電腦還是手機上網,網絡活動都需要專注化,尤其是網絡內容的多樣性對大學生更具有吸引力。對那些網絡成癮的大學生,無論是他們沉迷于什么樣的網絡內容,其中最為表現突出的就是缺少運動。首先,因為上網而占用了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大學生因為體育專業知識與技術技能沒有掌握、個性興趣體育活動不能自主開展等惡性循環,且對其未來職業發展與人生造成了深遠的負面影響。這種情況長期持續直接結果就是大學生的體質嚴重下降,尤其是大學生的身體的機能退化、免疫力下降等。大學生在上網的同時因為不運動加上飲食不規律,有的大學生為了能上網,寧可少吃甚至于不吃飯都可以,這種情況會很容易造成大學生體內的各種營養供給不足從而形成功能紊亂,有不少大學生因為上網,其生活就變得沒有規律,從而患上了胃病、腸道疾病等,甚至極個別造成的心臟損害。例如,極個別大學生猝死在網吧的事件案例,就是因為這種沒有規律的惡性循環所造成的結果。
1.2 大學生的身體機能在不斷地退化
因為長期地上網對大學生的身體造成的直接危害之一,就是大學生身體機能的不斷退化。由于大學生在上網時大多運用上半部肢體;一方面造成上半部肢體過分使用致使職業病化,另一方面會造成下半部肢體運動功能退化。第一,大學生消化機能退化。由于要上網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就少了,對體育課也沒有了興趣;再者,因為上網大學生吃飯也變得沒有規律,不能按時按點地吃飯,加上不怎么運動導致了很多大學生出現了消化機能退化,其身體的消化功能完不成食物的消化,營養不能吸收。第二,大學生運動機能退化。雖然大學生在上網過程中,偶然也會運用到上半身的一部分肢體,但是由于其運動的力度、強度等范圍較為的弱小,根本達不到運動健身的效果。所以,大學生用不到的一部分身體機能會因為閑置而變得其運動功能不斷地退化。尤其是在長期上網的僵化姿勢下,其身體機能得不到相應的運動鍛煉,只能在不斷地下降中讓其持續地惡化。第三,大學生肢體的不斷僵化。例如,很大學生出現鼠標手、腱鞘炎、頸椎病等狀況,極個別學生因為長期上網造成身體肥胖及身體駝背、走形等。因為這些癥狀出現導致了很多大學生學習興趣、效率下降等,尤其頸椎病是大學生學習形成的最大障礙之一,甚至對大學生造成了終身性的傷害。
1.3 大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在不斷下降
人體的身體協調能力,一方面是來自于肢體的天生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受到了后天性的體育鍛煉而得來的。每一位身體正常的大學生其與具來就會具有一定的身體協調能力,但是這種能力會因為大學生長時間的上網,不去參與運動鍛煉而變得逐漸地退化,大學生的體育學習接受的敏銳性會降低及運動動作靈敏性也會降低等。首先,大學生肢體協調能力下降。盡管大學生以極高頻率運用手等肢體,但相對其身體的整體而言,四肢之間等協調能力還是受到了極大影響。例如,有很多大學生出現了腿與手臂之間不協調癥狀,有的大學生還甚至會出現左右手之間不協調的癥狀,如果大學生能加強體育鍛煉,他們的四肢協調能力會在運動中得到不斷地提升與恢復。其次,大學生感官協調能力下降。感官既包括人體五官之間的協調,也包括個人的感應能力與對四肢的指揮能力。尤其眼睛、嘴與耳朵這些較為敏感的器官。然而,大學生因為沉溺于網絡中,其感官只限于電腦或手機釋放出來的各種信息,極大地制約了大學生的感官協調能力。例如,嘴與大腦之間的協調、眼睛與嘴的協調、耳朵與眼睛的協調以及感官與手之間的協調等,多數大學生還出現了記憶力下降及視力下降的狀態。在群體性或對抗性的運動中,經過不斷地磨合能有效強化這些感官靈活性及對各種相關運動信號接收能力。
2.1 采用豐富體育教學內容讓大學生從網絡走出來
體育教學為高校教育的最基本載體之一,其以體育運動為主要的活動內容。通過開展有著內容豐富的體育課程,在有效培養大學生的健康意識,還能讓在大學生在學到體育專業知識與體育技術、技能的同時,培養大學生的個性及個人能力。因此,通過學校通過不斷地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及不斷地組織多彩的體育活動,能有效地吸引大學生的體育興致,讓大學生從網絡中走出來,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中。
2.2 采用興趣運動來分散大學生的網絡注意力
針對當前大學生所迷戀網絡游戲的特點,學校管理部門可以與多個部門結合起來,并由學校體育院系或體育部門牽頭,把網絡游戲中的一些內容,引用到體育教學項目中來,讓大學生從網絡的內容中解放或吸引出來,運用這些具有游戲性的運動功能,讓大學生在現實的運動時,也能獲得網絡虛擬中的滿足。當然,在實施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對網絡游戲優劣的甄選,尤其是要設置相關運動項目梯級性,要讓大學生能隨著體質提升來實現網絡游戲中的晉級滿足。
2.3 采用網絡軟件開發的手段來對體育課程進行設計
通過開發一些專門適用于的體育教學網絡軟件來指引大學生的體育興趣。但是這種軟件要具備可以定時的提醒大學生體育鍛煉功能。例如,每1h或每2h提醒1次,同時也要提醒學生休息,這種提醒可以以10min或20min自動關機或待機為學生提供強制性休息時間。例如,當前最行流行的手機APP運動,其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讓大學生知道自己的運動排名,類似與這種軟件的開發就較為的可行,在體育教學課程設計中值得借鑒、創新及運用。
在這個網絡快速發展時代,針對有效解決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體育課程設計,首先要借助大學生對網絡的好奇心理,來不斷地挖掘高校體育教學中與網絡中的共性的相關元素,要注重以網絡教學的形式來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并要把網絡中多樣的體育元素充分地延伸出來,以此來激活與調動大學生的運動積極性,讓大學生走出網絡世界。只有讓大學生以自己個性的方式運動起來,才能讓大學生通過不斷地運動,來實現其個人素質及人個體質的不斷提升,繼而以更加切身、更加實際地感受來引導大學生科學地、合理地、規范地使用網絡,要把網絡體育運動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合理地結合起來,讓大學生科學地規劃自己的校園生活與學習,并把網絡作為其成長、成才路徑之一。
[ 1 ]朱莉.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體育運動干預研究[ D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 2 ]閆宏微,宋陽.大學生對網絡游戲的社會表征研究——以南京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為例[ J ].思想教育研究,2011(4):70-73.
G807.4
A
1674-151X(2016)10-06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35
投稿日期:2016-09-10
韓守江(1982—),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