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高中語文課本中選用了很多外國文學作品,本文研究了外國文學作品在高中語文教學的中的現(xiàn)狀,詳細分析了外國文學作品的地位、教學方式,為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該部分內(nèi)容時提供幾點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370-01
高中語文教學既要立足于民族文學,培養(yǎng)學生的中國文學素養(yǎng);也要放眼世界,著眼未來,培養(yǎng)學生理解外國文化的能力。但是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教師素養(yǎng)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外國文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常常被輕視,甚至被忽視。可以說,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
教材中的外國文學部分地位在不斷降低。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文學修養(yǎng)為主,培養(yǎng)外國文學修養(yǎng)為輔。外國文學作品是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但是從目前教學實踐來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外國文學教學存在許多問題,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外國文學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從高中語文教材內(nèi)容安排就可以看出,中國文學作品才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這就使得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中國文學作品教學上,對外國文學作品不夠重視。而且有的教師自身文學知識儲備不夠,對于外國文學一知半解,缺乏對外國文學作品的認識與理解能力。這些都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把握外國文學作品教學方向,有的教師甚至直接忽略,教師的自身專業(yè)素質(zhì)直接影響到外國文學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素質(zhì)。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學生了解的外國文學作品太少,對外國文學作品缺乏了解,這有一部分是由于教師平時不注重外國文學作品的講解而引起的。我們從教材可以看出,一些著名的外國文學作品并沒有編入到教材中,很多學生學習外國文學作品都是通過自學。這些問題的存在都不利于外國文學教學的開展。
二、高中語文中外國文學教學現(xiàn)狀堪憂的原因
1、應試教育使外國文學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附屬。應試教育的泛濫和高考的指揮棒無情地剝奪了外國文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外國文學因為不是高考考點而備受冷落。例如:普通高考新課標全國卷(寧夏、海南卷)連續(xù)5年文學類文本閱讀題都是中國小說,沒有出現(xiàn)任何關(guān)于外國文學的考點,這就直接導致很多高中學校在安排選修課時直接刪掉了《外國小說欣賞》一書。可以說,為了高考,很多高中老師隨意取舍作品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
2、教師落后的教學觀念導致外國文學總是邊緣教學內(nèi)容。雖然新課改已經(jīng)轟轟烈烈地進行了13個年頭,但是仍有很多教師沒有真正改變教學方法。很多教師身上仍存在的教學目標偏差,教學思想僵化,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等問題,這些都導致教師不能深入地挖掘外國文學作品在深層思想、文化內(nèi)涵、藝術(shù)手法等方面的價值。
三、如何扭轉(zhuǎn)外國文學教學現(xiàn)狀
1、轉(zhuǎn)變思想,尊重多元文化。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樹立尊重文化的多元性的理念。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對于同一事物的理解都是有所差異的,而對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不同的民族信仰,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從中國傳統(tǒng)的思維入手去考慮問題,不能將中國人看待問題的方式強加到外國文學的教學中,用中國人習慣的理念去理解外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這樣只能片面甚至歪曲外國文學作品表達的思想。尊重多元文化是正確解讀外國文學作品的前提。
2、“對話”“遷移”,注重個性化閱讀。《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對話”和“遷移”理論,這兩個理論對外國文學的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話理論是將教師、文本、學生三者之間有機結(jié)合的理論。教師展開與文本的對話,可以更好地深入文本的中心,實現(xiàn)對異域作品的多元化解讀;學生展開與文本的對話,有利于更積極地思考問題,更深刻地體會出外國文學作品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遷移,即將中國文學作品中的類似主題遷移到外國文學的教學中來,或者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與之相對的文化概念融入到教學中來,在對比和比較中,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外國文化。通過中外文化的對比,在傳授外國文化的同時,讓學生懂得求同存異,培養(yǎng)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
3、教師表率,提高理論素養(yǎng)。新課標對于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再也不是簡單地認識生字,理解新詞,歸納段落大意,總結(jié)中心思想,而是要能夠深入體會文本的內(nèi)涵,講求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與方法的運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探討。文藝理論強調(diào)對于文本的分析,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適當?shù)剡\用相應的文藝理論去解讀作品,挖掘出外國文學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爭取使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越來越精彩。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弊端,這些弊端不僅影響了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接受,造成學生知識結(jié)構(gòu)的欠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多元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構(gòu)建。面對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的現(xiàn)狀,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在了解外國文化的同時,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提高理論素養(yǎng),力爭實現(xiàn)課程標準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質(zhì)的目標。
綜上所述,外國文學是每個國家的代表,把外國文學放到高中語文的課本中,無論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還是掌握文化思想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教育的體制和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對外國文學的教育還是存在一定的障礙。在學生為了考試分數(shù)學習的情況下,最大范圍的去了解和掌握外國的精髓,提高教師的外國文學教育等問題,要解決這些的難題,日后必須要不斷地去探索、分析和研究,找出一個合理科學的解決辦法。
參考文獻:
[1] 王 丹,趙大鵬.《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實錄[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09(05).
[2] 宋德發(fā).高校文利一教學l一大關(guān)鍵詞—以《西方文學史》的教學為例[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9(02).
[3] 朱曉紅.中學外國文學作品閱讀教學方法探討[J].文學教育(下),2008(10).
[4] 趙謙璽.試論中學語文教師的外國文學素養(yǎng)[J].中學語文,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