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建設美麗中國的根本遵循

2016-07-25 10:21:04肖玉明
決策與信息 2016年7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

肖玉明

[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科學系統回答了什么是生態文明、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據此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為指導,加快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關鍵詞] 習近平;生態文明;環境保護;資源節約

[中圖分類號] D61,X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6)07-0051-08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在全面總結古今中外發展經驗教訓基礎上,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科學系統回答了什么是生態文明、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歷史自覺、文明自覺和生態自覺,標志著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因而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為指導,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加快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1.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傳統工業化的迅猛發展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態代價。環境惡化,生態惡化正使人類文明的延續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習近平指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1] 233。這些重要論斷,蘊含著對人類文明發展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揭示了一個科學真理: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其一,人類是大自然系統的一部分,人無法脫離自然環境而生存。自然界是人類本身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人類雖可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類歸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整個大自然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與自然界息息相關,人類永遠不可能離開自然環境而存續。其二,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人類活動要遵循自然規律。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人因自然而生,是自然的一部分,這就決定了人類不能獨自尊大,更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其行為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自然上走彎路。為此,必須堅決摒棄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和行為,在全社會樹立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價值觀。其三,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何況生態環境資源是有限的。因而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于其唯一性,“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2]。另一方面在于其有限性,特別是有許多生態資源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這就要求人類對自然界不能只索取不投入、只講開發利用不講建設保護,更不能造成破壞,否則,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所以,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特別是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決不能手軟,必須嚴懲不貸。

2.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生態環境則是實現怎么樣發展的一面鏡子,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是我們的目標,生活富裕但環境退化也不是我們的目標。習近平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3]。首先,保護生態環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題中之義。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黨的十八大又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同時這五大建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要求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深刻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使生態理念和行為準則自覺體現在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保護生態環境關系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民族發展長遠利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經濟的繁榮、政治的民主、社會的和諧、精神的文明,更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由奔小康到要健康,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只有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步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才能讓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夢想成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污染又會是一種什么情況?屆時資源環境恐怕完全承載不了。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么形勢?所以,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4]。實際上,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既是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也是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的深刻變革。第三,保護生態環境是為子孫后代預留生存和發展空間的需要。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保護生態環境,解決我國資源生態不堪重負的問題,不僅是當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關系到子孫后代的發展空間問題。只有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著力修復生態短板,防止在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的“自毀長城之路”上越走越遠,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因此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斷了子孫后代的路。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冀望畢其功于一役不行,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endprint

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通過闡述“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辯證統一來闡明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內在關系以及如何處理這種關系。習近平多次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 230我們要正確理解和把握這一重要論述所包含的深刻涵義:其一,“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這是表述我們要實現的目標,就是說我們要把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統一起來,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與生態良好。其二,“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這是表明我們的態度,就是說在生態環境壓力巨大的形勢下,如果要靠犧牲生態環境來發展經濟,那我們寧愿選擇保護生態環境,決不以毀壞人類自身生存的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發展。對此,習近平在地方工作期間就曾多次指出:“人都難以生存了,其他方面的成績還有什么意義?”“那種要錢不要命的發展,那種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的發展,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其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闡明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內在統一關系,就是說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并不是天然的矛盾,綠水青山本身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并且生態優勢可以通過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支撐而源源不斷地帶來財富,形成一種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關系。習近平強調,“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4]。守住綠水青山就一定能收獲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最好的金山銀山。“兩山論”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了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我們要把“兩山論”作為一種發展理念、一種生態文化,落實到經濟社會生產生活各方面發展之中。

4.生態就是生產力。習近平深刻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1] 233-234。同時強調:“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5]。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與生產力之間的內在關系。其一,生態環境是生產力的基本要素。生態環境是資源、是自然資本,是現代生產力的重要要素。過去,我們在認識上存在誤區,片面理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只認識到大自然的資源屬性,沒有認識到其社會屬性和資本屬性,導致行為上不尊重自然、不珍惜自然、不愛護自然乃至于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不惜破壞自然。實踐證明,生態環境作為自然資本,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產力要素,它與其他資本同等重要。特別是當前生態環境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短板的情況下,我們尤其要珍惜其稀缺性、寶貴性。其二,生態環境是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生態環境既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因素。在當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生態環境成本急劇上升的嚴重挑戰,生態效益已成為衡量發展質量和競爭力的關鍵性指標,那種不計生態成本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使資源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嚴重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競爭力。習近平指出:“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1] 234-235實踐證明,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今后的發展,既要看速度和增量,更要看質量和效益,只有把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生命線”,把綠水青山作為核心競爭力,著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善生態環境方面下功夫,才能實現質量與效益的統一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其三,生態環境是發展的重要依托。一方面,生態環境是發展的重要條件,人的一切發展實踐,都離不開一定的資源環境條件作支撐,都是對資源生態的直接間接利用,最終都要由生態環境來“埋單”。另一方面,發展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底線,即發展不能超過資源生態的承載力,不能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突破這個底線的“發展”,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而且無以為繼。

5.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為此,習近平多次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環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民生意義,升華了我們對建設生態文明重要性的認識,是對我們黨民生思想的豐富和發展。其一,建設生態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習近平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4]。這就是說,生態環境質量是衡量全面小康水平的關鍵性指標。我們要建成的小康社會,是改革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是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但生態環境嚴峻形勢并未根本好轉,已經成為全面小康建設的突出短板。如果持續下去,不僅小康質量要大打折扣,發展的意義難以體現,人民的幸福感也不可能提高。只有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需求,不斷夯實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基礎,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其二,良好生態環境是人民生活的增長點。良好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條件,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和人們生活品質提升的重要標志。人們在滿足食物、水、住房等基本需求之后,對于生態安全、環境質量的需求必然上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不僅要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更要著力改善并形成良好生態環境。失去生態環境的保障,就談不上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把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牢固樹立生態為民、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的理念,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摒棄損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和做法,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2],讓人民的生活品質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中得到提升,讓人民群眾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endprint

6.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能源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力不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發達國家一兩百年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已集中顯現,呈現出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復合型特點,而且老的環境問題尚未解決,新的環境問題接踵而至,這些問題與發展中無節制消耗資源、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和粗放利用密切相關。資源使用既是影響生態環境的源頭,也是影響我國生態環境最大的、最根本的因素。對此,習近平特別指出:“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4]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首先必須從資源使用這個源頭抓起,把節約資源作為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途徑,并放在建設生態文明頭等重要的位置長期抓下去。為此,一要始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有效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二要全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全面加強生產生活全過程節約管理,強力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等資源消耗強度,大幅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益。三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節能經濟、低碳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四要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促進資源節約利用的制度體系和法律政策體系,為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提供根本保障和有力支撐。

7.以系統工程思路抓生態文明建設。大自然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有機系統,生態文明建設涉及面廣、綜合性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按照系統工程的思路對生態環境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否則,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習近平指出,環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按照系統工程思路,抓好生態文明建設重點任務的落實,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1] 236。即一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4]。生態紅線,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這個紅線決不能突破,否則必將危及生態安全、人民生產生活和可持續發展。所以習近平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1] 237。二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4]。要堅定不移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應加快完善主體功能區政策體系,發揮差異化考核指揮棒作用,推動各地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推進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維護生態安全,提高生態服務功能。三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堅持把節約資源作為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之策,推動資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轉變,借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四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堅持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4],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標本兼治和專項治理并重、常態治理和應急減排協調、本地治污和區域協調相互促進,多策并舉,多地聯動,全社會共同行動。此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樹立全球觀念,積極促進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為推動世界綠色發展、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8.以最嚴格的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必須依靠制度和法治。習近平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1] 240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大都與體制機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備有關,因而必須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據此,一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4]。建設生態文明,科學考評體系的指揮棒作用不可或缺。因而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并放在突出位置,顯著加大其權重,使之成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導向和約束。二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4]。生態環境是最重要、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對其造成損害和破壞必須追究責任。因而要建立環保督察工作機制,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完善領導干部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制度,落實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特別是要強化對領導干部的責任追究,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進行終身責任追究。三要建立健全資源生態環境管理制度[4]。加快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加快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強化制度約束作用。四要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把環境問題突出、重大環境事件頻發、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的地方作為先期督察對象,把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重點督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情況,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新格局,推動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促進自然資源資產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安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0.

[3]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人民網,2013-05-24.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3-05/24/c_124761554.htm

[4]習近平.習近平談生態文明.人民網,2014-08-29.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29/c164113-25567379.html

[5]杜尚澤.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黑龍江首站到伊春.中新網,2016-05-2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23/c1024-28373127-6.html

[責任編輯:李利林]endprint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
讀《有機馬克思主義》
論周秦生態倫理文化及其當代價值
道德與文明(2016年4期)2016-12-06 00:11:27
淺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落實策略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5:43:03
我國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問題研究
發揮檢察職能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研究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06:27
美麗鄉村之景觀改造實踐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職教論壇(2016年23期)2016-11-19 09:40:22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00:47:19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 亚洲另类色| 国产91av在线| 欧美啪啪网|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亚洲成人在线网|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国产精品福利社|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欧美日韩福利| 无码人妻免费|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亚洲一区第一页|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熟女视频91|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经典三级久久| 先锋资源久久|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丝袜国产一区|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人体免费视频|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91九色最新地址|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欧美精品成人|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毛片|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性生片| 欧美午夜久久| 欧美一级色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青青草一区|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草逼视频国产| 免费a级毛片视频|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日韩黄色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