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亞紅
用一層窗、一道過濾密封就能解決PM2.5霧霾的健康建筑正悄然登陸中國。一些有先見的地產商已開始搶灘布局。
霧霾現象頻發,環境污染嚴重,是當下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降低甚至消除居住環境中的健康風險因素,打造健康建筑,成為推進“健康中國”國家戰略下的一個重要導向。
近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聯合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了國內首個“健康建筑評價標準”,推出健康建筑認證項目,加快健康建筑理念推廣。
無獨有偶,最近由遠洋地產更名后的遠洋集團,作為行業首發,也將其今后的產品價值標簽鎖定為“健康建筑”,計劃引入及深度推廣美國WELL建筑認證標準,打造遠洋產品未來核心競爭力。
有專業人士分析,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的智能建筑內涵是“建筑+技術”,本世紀初出現的綠色建筑是“建筑+技術+環境”,而如今提倡的健康建筑則是“建筑+技術+環境+人”,是建筑真正回歸“以人為本”的一次飛躍。
“健康建筑”走上臺前
6月16日,遠洋在京舉辦品牌煥新新聞發布會,宣布開啟健康生活時代,將“健康建筑”作為其今后產品核心競爭力的特質標簽。
遠洋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李明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遠洋品牌定位從“可靠的伙伴”調整為“價值實現”,所倡導就是以“人”的核心需求和價值為導向,關注建筑中的“人”,遠洋不僅要做健康建筑,更要建筑健康,通過更有效的方式來引領、示范健康在未來房地產業、在未來建筑業中能夠起到的作用。
據了解,遠洋在中國率先引入并力推的美國WELL建筑認證標準,是世界上首個致力于人體健康與舒適的建筑標準,通過空氣、水、營養、光、健身、舒適及心情等7大要素,對人體健康及舒適程度進行衡量、認證、監督。至今,WELL在全球14個國家已經注冊了總面積300多萬平方米的認證項目。
繼2015年底將廣州遠洋天驕項目作為中國首個WELL標準的健康住區推出后,遠洋又與創立WELL標準的美國Delos公司進行了全方位戰略合作,正式與美國WELL建筑標準“結緣”。未來五年,遠洋計劃投入250萬平方米的空間作為WELL認證項目,涵蓋住宅、寫字樓、商業等多種類型。
而6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八屆健康住宅理論與實踐國際論壇上,中國的行業標準制定部門也已推出了首個國內“健康建筑評價標準”,該標準將從濕熱適宜、空氣清潔、用水安全、環境安靜、光照良好、空間舒適、健康促進等七個方面,科學評價建筑的健康性能,建立可感知、可體驗、可測量和可驗證的健康建筑評價認證體系。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劉彥賓表示,將攜手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共同打造權威性的第三方評價平臺,開展健康建筑認證項目實施。
據了解,目前,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已先后在全國41個城市建設了58個健康住宅試點項目,將因地制宜推廣成熟成套技術,逐步完善健康住宅建筑體系,引領我國走向健康住宅新時代。
可以看出,遠洋要做的健康建筑,和國家有關部門推廣健康建筑的大政方針也是契合的。房地產專家顧云昌評價,遠洋行業首發,宣導健康建筑、建筑健康抓住了時代發展的脈搏和人需本質,具有行業前瞻性和廣闊市場前景。
WELL建筑中國版
相關部委下屬研究機構專家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認為,無論是國內相關研究機構依據試點經驗制定的健康建筑相關標準,還是相關企業引入國外成熟的健康建筑認證標準加以推廣,都要注意考慮符合中國“本土化”的人居特點。
其認為,美國等發達國家發展健康建筑,是因為早已經過了大規模建設的時代,更關注的是既有建筑的改造包括更新建筑的建造,做了很多精細化研究,怎么更符合人的生活特點。而我國這些年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大規模建設上了,并且在強調加快建設速度的同時保證質量和安全,盡量符合節能減排的大政方針。也就說是,國外健康建筑的研究比我們要早、要細得多。
“我國綠色建筑發展了這么多年,內涵并沒有發展得特別好,還需要不斷完善,何況是更新的升級的概念,不是短期內就能發展起來的。”上述專家表示,一味地套用國外健康建筑的標準指標加以推廣,或者簡單定調中國健康建筑的標準指標,都是不可取的,“是不是合適我們國家的人居特點,并不好說”。
其認為,我國健康建筑發展的大方向是對的,但需要從兩個方面加深研究:
一是,必須充分分析國外發展健康建筑的基礎條件,不能簡單照搬理念;二是要研究健康建筑內涵的一些指標,我們國家有沒有基礎數據,怎么將國外指標本土化。
“重要的是,要研究在使用過程中,一個真正的以人為本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樣的建筑,多搜集這方面的數據,做基礎性的研究,再不斷地提出適合我國的健康建筑到底需要哪些指標。”上述專家說。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獲悉,遠洋致力打造的健康建筑是對過往智能建筑、綠色建筑的一種進步和升級,是涵蓋智能建筑、綠色建筑概念在內的、涉及建筑內環境與外環境的、綜合社會各種資源的“大健康”系統工程。
李明表示,遠洋深度推廣美國WELL標準在中國應用,是在其親身到Delos公司多個項目實地考察后綜合考慮作出的決定,并非簡單地“崇洋媚外”。
“我們自己本身投資了這家公司,一起做WELL的中國版。”李明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
“因為不做這個是不行的,比如說防PM2.5,WELL標準是室內濃度15,美國的一些城市外部環境80,用一層窗一道過濾密封就解決了,但中國北京外面可能是200,裝了兩道窗戶,或許只能解決70%。”
李明透露,遠洋將針對中國現狀,就建材、設備、運營、檢測等方面提出解決方案,形成WELL健康建筑標準體系中國版。
遠洋將與Delos合作建立中國逸康人居實驗室,通過實驗室來一個指標一個指標地驗證,確保中國版的WELL標準符合中國人的人居特點。
據悉,該實驗室目前正在選址,除了承擔科學研究功能外,未來還將具備科普教育和展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