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賓
摘要 近年來,交通訴求逐漸增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速公路的行車壓力,使公路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磨損和破壞。在公路路基施工過程中,應用強夯技術,具有很強的價值和意義??v觀高速公路整體施工概況,其明顯特征為路基填料水分含量過高,壓實度和滲水度不達標等。工程負責人要結合具體公路施工情況,對路基強夯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以提高道路工程整體施工質量,達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關鍵詞 路基強夯技術;公路工程;施工應用
中圖分類號 U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6)04—0119—02
公路工程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人們日常生活和通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促進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公路施工越來越多。公路工程施工比較復雜,需要結合具體的工程情況對路基進行處理,以最大程度提高路基承載力,并將其變形降到最低。強夯技術在路基施工過程中應用極為普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路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和工程效益。工程負責人和施工人員要根據公路工程具體情況,對強夯技術的施工工藝和流程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并對其整體施工質量進行檢驗,以達到良好的施工效果,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道路通行環境,促進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1路基強夯技術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優勢
首先,應用范圍廣。強夯技術對施工過程中的土質并沒有特殊要求。在碎石土、粗粒土和細粒土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都可以對強夯技術進行應用,不會受到明顯的土質條件限制。同時,施工人員在零填路基、低填路基和高填路基中都能夠對施工技術進行應用。強夯技術在部分軟土地基和基底處理過程中都比較適用,也能夠被應用到公路工程加寬施工中,以實現與舊路的良好銜接,達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其次,均勻性好。在公路路基施工中,應用強夯技術。夯錘的質量、提升高度、下降速度和動能等相關要素都是固定的,其不受強夯點位置的影響。只要在試夯過程中能夠達到良好的工藝標準,就能確保路基均勻性,并對其下降情況進行控制。最后,施工效益好。公路路基強夯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設備比較少。相較于壓實施工,其具有時間和成本層面的雙重優勢。在公路路基施工過程中應用強夯技術,能夠確保整體施工速度和工程效益。
2路基強夯技術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2.1工程案例
以某高速公路工程為例,總長度為12.5 563km,寬度為28.5m,其為雙向道路,一共有4個車道。在該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施工團隊經過協商,應用強夯技術對公路路基進行施工,以提高路基承載力和抗變形能力。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將錘重和錘直落差分別控制在8t~30t和7.5m~18.5m。以確保在重錘作用下,對路基孔隙進行壓縮,使土體局部進行液化,并產生裂縫,進而達到良好的排水和排氣效果,以實現土體的固結和密實,對其壓縮性進行控制,提高土層均勻度和路基強度,達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2.2強夯技術的實際應用
1)準備工作。施工人員要結合具體工程情況對強夯點進行勘察,對施工現場進行明確的了解和認識,并對其力學指標和地質情況等進行詳細記錄。然后對施工場地進行清理、平整和夯實。在夯實過程中要對其高程和沉降量等進行詳細的記錄和控制,進而結合相關情況對其進行分析,以確保強夯點選擇的準確性。同時,部分公路路基施工過程中具有特殊要求,技術人員要進行采樣,進而通過試驗對路基土指標進行相關分析。并對測量所得的相關數據進行比對和論證,對公路路基施工強夯施工過程中的所有參數和指標等進行確定,以確保達到良好的路基強夯施工效果;2)對公路路基施工現場進行布置。工程負責人和施工人員要對路基加固處理范圍進行規劃,并對強夯區域進行清理,然后對場地進行平整,進而進行強夯點布置。強夯施工過程中,地下水位比較高,表面為飽和粘性土,要在路基上部鋪設砂石,并將其厚度控制在15cm,以有效對夯錘拔起過程中的負壓進行控制;3)工藝流程。完成公路路基強夯場地平整后,進行測量放樣工作,然后對強夯點進行布置。確定起重機位置,使夯錘中心對準強夯點,然后對錘頂標高進行測量,按照標準高度對重錘進行起吊。重錘落下之后,放下吊鉤,對錘頂標高進行測量,進而結合相關設計要求,對重錘夯擊頻率進行確定。技術人員要注重結合路基工程相關技術參數和有關規定對強夯過程進行管理和控制。強夯施工比較嚴謹。完成第一遍夯擊施工后,要用推土機將場地推平,重新執行現場標高測量工作,并對定位線進行準確放置。然后對試夯結果進行檢驗。確保公路地基土體的力學要素、壓縮性、承載力等符合相關設計要求后,對間歇時間進行控制,然后再次進行夯擊施工,將夯擊控制在3遍。路基強夯施工過程中,要將夯擊沉降量差距控制在5cm。完成一個夯擊點強夯施工后,要對其質量進行檢測,質量達標后,進行下一個步驟的施工。在公路路基強夯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存在積水現象。施工人員要對施工現場的積水進行處理。如果地基坑底土的含水量比較大,需要在夯擊點的位置對砂石進行攤鋪,以達到良好的補夯效果。完成公路路基強夯施工后,夯擊間歇時間越長,公路路基土體強度也會增2015年許昌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1504007)。加。公路路基強夯施工完成一個月之后,技術人員要對其土體進行檢測,以確保公路路基整體強夯質量和效果;4)質量檢測。在公路路基強夯施工過程中,質量檢測尤為重要。工程負責人要按照相關技術標準對其進行檢測和驗收。在檢測過程中,要對彎沉值進行重點考量。彎沉值對公路路基整體強度影響比較大。如果彎沉值比較小,對其夯擊次數進行控制。反之,則需要增加其夯擊次數。同時,技術人員要對路基強夯施工過程中的靜壓力進行計算。強夯之后的路基下沉深度用f表示,反力為F,重力加速度、重錘落距和重錘質量分別用g、h、m表示。計算公式為:(F-mg)f=mgh。
施工人員可以借助上述公式對每個單位內的夯擊點靜壓力進行計算,然后與壓路機的線壓力進行比對。施工人員要對公路路基強夯施工過程中的下沉深度進行控制,確保其初次夯擊深度和再次夯擊深度分別為15cm和10cm,將其變形控制到最低。以最大程度提高路基強夯技術在公路施工過程中的應用效果。
3路基強夯技術施工常見問題處理
首先,彈簧土處理。在公路路基強夯施工過程中,部分路基土體中含水量比較高。夯擊能比較大,會破壞土體的塑性?;蛘咴诠仿坊鶑姾皇┕み^程中,第一遍夯擊和第二遍夯擊之間間隔的時間比較短,導致強夯過程中出現彈簧土,影響公路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施工人員要在公路路基強夯過程中,對豎向排水通道進行設置或者應用換填的方式,對該種情況進行處理,最大程度確保公路工程夯擊質量。其次,土搗。在公路路基強夯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不注重對墊層厚度進行控制,導致第一遍夯坑比較深。施工人員要結合具體公路工程施工情況,對墊層厚度進行控制,并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工藝和施工參數進行升級,以達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再次,強夯貫入度不足。在公路路基強夯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夯擊數值無法達到相應的貫入度要求。施工人員要結合具體公路工程施工情況,對夯擊次數和錘擊能量等相關技術指標進行控制。最后,拔垂困難。在公路路基施工過程中,路基土體含水比較多,或者重錘的規格和技術參數等不符合相關施工標準,都會導致拔錘困難。施工人員要注重對施工場地內部的排水和降水進行控制,并且對錘底面積比較大和接地比壓力小的夯錘進行選擇,進而對強夯過程中的施工參數進行調整,以達到良好的公路路基強夯效果。
4結論
路基強夯技術是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負責人要結合具體公路工程施工情況,對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相關要素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以達到良好的施工效果。為車輛提供一個良好的通行環境,從根本上促進我國道路施工建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