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7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超半數家族企業面臨接班困境在全球范圍內,一些中國家族企業已成為行業翹楚。但如今許多開拓者發現子女無意接手企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就此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歐家族傳承研究中心聯合主任李秀娟進行交談。以下為談話摘要:
問:能確定數量嗎?答:在中國很難確定。我估計,超過一半的傳統家族企業的第二代不愿接班。首先,這與產業潮流有關。中國這些家族企業大多非常傳統,子女對接班不感興趣。其次,他們大多上大學,有些到海外留學后回國。他們有更多選項。許多人選擇進入金融或投資行業并希望創建自己的公司。有些甚至選擇為別人打工。
我曾看到某些父母迫使子女重回家族企業。傳統價值觀是后者回來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例如,他們認為父母越來越年邁,若不回來就難以釋懷。
問:在這些情況下(接班)效果好嗎?
答:這的確取決于父母。他們必須足夠開明并允許子女犯錯。通過這個過程,子女能夠學到東西并獲得成長。通常他們會開除一些人,這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否則將很難樹立個人威信。完成該過程后,他們就能聘用新人并打造自己的團隊。
問:是否有一種“中間”狀態,即“二代”留在家族企業內,但能打造出有別于傳統的新模式?
答:是的。創業者子女可能對某行業不感興趣,但仍希望有所作為。他們或許想要開展自己的業務:與父親聯手。在中國,我們將該現象稱為“1.5代”。這是一種皆大歡喜的解決方式。幾年后,他們就將接管老企業。▲
(作者范魯賢,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