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如霜
摘 要:股權激勵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重要的部分,可以有效的防止公司高管的短期行為,將公司的發展與高管薪酬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本文通過對目前我國的現狀進行分析,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改進意見。為我國上市公司發展股權激勵提供方法,促進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發展的完善。
關鍵詞:股權激勵;可持續發展;短期行為;高管薪酬
一、引言
隨著我國上市公司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不承擔企業的最終風險的經營者管理者企業的經營中的一切事物,為了所有者和經營者的目標一致,股權激勵政策便產生,他聯系著公司高管薪酬與公司的業績。激勵經營著全心全意為公司的預期發展而努力著。
二、股權激勵的含義
股權激勵是指公司以自己的本公司的股權為根本,將公司的股權分發給高管,從而達到對高管實施中長期的激勵。進而形成高管與所有者利益者取向相同,利益共贏。股權激勵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實現了公司價值與高管薪酬緊密結合。
股權激勵是得到各個發達國家的多年實踐并且得到了有效的長期激勵方式,股權激勵相對于其他的方式具有力度大時效長等特點,還可以避免高管的短期行為。
三、我國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政策存在的問題
股權激勵政策由于可以帶動高管與企業持續發展,被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但是相對于許多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
1.思想觀念存在偏差
我國的歷史文化與西方國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西方國家的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的價值是企業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經過了改革開放這種觀念雖然對我國有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還是很有限的,很多的中國的員工很難接受收入差距較大的現象,同時,我國的很多高管對于股權激勵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他們換句說就是更加青睞與短期的激勵方式,希望用最短的時間獲得盡可能大的利益,這些觀念都不利于股權激勵更好的運行和發展。
2.內部環境不成熟
(1)公司治理結構尚不完善
對于我國的許多國有企業都存在著一股獨大的特點,董事會、監事會等高管層并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無法形成科學規范的股權激勵制度。
(2)內部財務制度不完善
資本市場的改革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在不斷加強,但是任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會計準則的制定還是會有漏洞;上市公司對于信息的紕漏還是會有不真實,不充分的現象;商業文化也缺乏誠信;監管部門相對松懈,懲罰力度較輕,使得個別上市公司存在財務造假的現象。
(3)業績考核不夠規范
我國上市公司對于業績考核反映的指標單一,沒有反應短期和長期的風險,使得信服度不高,缺乏合理的考核標準,容易形成造假的現象,難以令人信服。
3.外部的宏觀環境不成熟
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對于股權激勵有效的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規范的證券市場,有效的經理人市場,以及完善的法律體系都很重要,但是在我國這些方面恰恰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1)證劵市場的不規范
證券市場是實施股票期權的基礎,公司的業績與高管的薪酬之間的關系為
如果證券市場的結構規范,則該傳遞就會比較順暢,股權激勵達到的效果就會比較好,但是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不是很規范。并且我國上市公司的的股價尚不能充分地反應企業的真是業績,因此對于高管對公司的貢獻不能充分地作出評價,同時莊家操縱股價的現象較為嚴重,政府也會對股市有所干預,這些現象都影響了股權激勵制度的有現實施。
(2)法律環境不夠成熟
我國關于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面的法律雖然在不斷地完善中,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在股權激勵授權的主體,激勵的對象的選取,股票的來源,購買股票的數量以及比例,持股員工的離職等相關的問題,都需要有效地法律體系來維系。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操作過程中的合理合法。另外現行的法律和規章之間又存在著很多的矛盾。這些就使得企業在具體實施的時候產生的極大地困難。
我國對于稅收優惠政策還是有些缺乏,很多西方的國家對于企業實施股權激勵政策都實施了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然而在我國,不僅沒有相關的優惠政策反而還規定了行權人要繳納股票交易的印花稅外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真更是加大了股權激勵的成本。另外有些國家也實施了相關的財務資助政策,可以確保激勵對象獲得獲得貸款和延期支付。
四、針對我國上市公司關于股權激勵的建議
1.加強企業人員對于股權激勵的理解和認識,引進西方的成功的股權激勵的實施辦法,更多的舉辦一些外出考察的機會,學習其他企業現有的文化和實施辦法,聘請一些知名專家為高管培訓,增強高管對于股權激勵的長遠認識,把眼光看遠,是企業與員工共同可持續發展。
2.企業內部
(1)建立合理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有效地實施股權激勵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便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為了建立現代化的企業治理模式,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和建立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約束關系更是現代化企業的核心。為了實現企業的奮斗目標,就必須使得企業與企業管理者共同可持續發展,而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可以促使管理層按照企業所有者的奮斗目標發展,同時又可以相互制約,是企業的資本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在我國如果要的股權激勵的有效戶順利地實施,必須建立合理有效公司內部治理。建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等層層劃分,強化獨立董事,外派監視和稽查特派員的監管作用。公司治理的優良的結構應當規定公司的持股員工所擁有的職責和權利,規定公司章程,同時建立公司實現目標的明確框架。
(2)加強內部財務治理
由于部分會計準則存在一些漏洞,對于企業來說為了能更好的實施股權激勵政策,就必須完善企業自身的規章制度來達到彌補漏缺的效果,建立切實可行的股權激勵制度,而不是一味的效仿,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與文化建立屬于自身的制度,建立制度時,要考慮企業的規模水平,所屬行業的特點,所在區域的文化特性,市場競爭力的水平和企業目前發展所在的階段,以及需要激勵的的高管的能力。在做好一切準備活動后,要為企業制定一個可行的適中的業績目標,讓經營管理者根據企業的目標制定自身的奮斗目標,最后實現管理者與企業共同可持續發展。
(3)優化企業的業績考核體系
一個好的業績考核體系是對員工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另外,根據企業的財務指標來權衡企業的業績指標是不夠縝密的,因為由于內部監管機制可能存在一些不完善的現象,會使得某些高管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偽造財務信息。因此,企業在考察業績時不光要關注企業的財務水平,也要特別關注一些非財務的指標,比如,員工的離職率,員工對于工作的滿意程度,以及對工作的熱愛程度。最后就是考核的方式,要盡可能地采取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秉承著民主的原則,不要讓高管成為該考核的直接決策者。在考核中,企業應把行業現狀,員工素質,社會發展形式等考慮其中制定合理地業績考核體系。
2.企業外部
(1)完善職業經理人市場
由于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管理體系等制度與國際逐漸趨同,企業的所有權和管理權逐漸分離,這就使得經理人市場顯得格外重要。當今的各大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模式正在不斷的完善,所以對于經理人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強。所以一些人力資源市場就應當加強對經理人等一些個人的資料和經歷的記錄保持真實,細致,這樣企業在雇傭經理人的時候會對其個人的品質與能力有大體的了解,據此找到更適合企業的發展的經理人,也同時會對經理人產生制約,確保他們的能力和人品。
(2)完善股權激勵實施的法律規范
一個完善的法律體系對于股權激勵的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在完善的治理體系都是不能充分體現其優勢。雖然國家對此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體系,但是還是不夠充分的,依然存在大量的漏洞。另外除了對于一些涵蓋會計、稅法等相關方面的法律的頒布。還應該對一些企業內部交易,信息紕漏等相關方面的違法行為制定更加嚴厲的法律制度。
參考文獻:
[1]張曾蓮,喬齊.股權激勵模式、影響因素與實施效應的實證研究[Z].第十七屆中國財務年會,2011-08-01.
[2]陳亦柳.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制度探究[J].中國外資(下半月),2011年12期.
[3]張朋成.論股權激勵制度及其完善[D].上海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