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
摘 要:首先介紹了涉農金融服務的現狀,然后闡述了商業銀行涉農貸款存在的主要困難并深入分析了原因。
關鍵詞:商業銀行;涉農貸款;困難;原因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血液循環系統,其地位的重要不言而喻。本文通過對遼南某縣級市農村經濟發展中遇到的金融支持問題的研究,為下一步探討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現代農村經濟的發展拋磚引玉。
一、涉農金融服務的現狀
遼南某縣級市現共有銀行類金融機構12家,其中國有商業銀行5家,即工、農、中、建、交;政策性銀行1家,即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1家,即民生銀行;地方性金融機構3家,即大連銀行、丹東銀行和哈爾濱銀行;1家郵政儲蓄銀行;1家村鎮銀行。銀行類金融機構的網點數共有168個;其中農信網點70個,農行網點24個,郵政儲蓄銀行網點35個,其他機構網點109個。從業人員人數1568人。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41.24億元,比年初增加67.02億元,增長24.44%;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達210.13億元,比年初增加42.05億元,增長25.02%。全年支持農戶戶數26,495戶,貸款余額141,212萬元;支持涉農企業527戶,貸款余額343,228萬元,同比增加97,113萬元。全年累計發放農戶貸款126,225萬元,累計支持農戶22,818戶;累計發放涉農企業貸款288,695萬元,累計支持涉農企業449戶。在貸款定價及利率水平的確定上,農業銀行的貸款利率按年利率上浮40%執行;村鎮銀行的農戶短期抵押貸款利率為7.2‰,農戶短期保證貸款的利率為8.85‰,農村工商業短期抵押貸款的利率為7.2‰,農村工商業短期保證貸款的利率為8.85‰;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定價實行以法定利率為基礎再加點浮動的方法,具體計算公式為:貸款利率=法定貸款利率×(1+浮動幅度),確定出最低的浮動幅度,再加點浮動系數確定貸款價格,貸款的最低上浮幅度為30%。郵政儲蓄銀行的貸款年利率為13.5%。村鎮銀行貸款自受理之日起在7個工作日內,可以把貸款發放到客戶手中。農業銀行內部獎勵實行“三包一掛”激勵政策及業績與績效工資掛鉤等,對符合惠農卡的客戶由基層所申報,支行審批可發放5萬元貸款;農村信用社基層社對3萬元以下貸款可以發放,農戶貸款的限額為10萬元,3萬元到10萬元需要農村商業銀行逐筆審批;法人客戶由3個客戶分點調查申報,農村商業銀行審批;郵政儲蓄銀行由支行審批。
二、商業銀行涉農貸款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原因分析
1.農業貸款難的主要表現及原因分析
(1)農業貸款難的主要表現
通過對遼南某縣級市的調查發現,農業貸款滯后和缺失現象比較嚴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農業貸款所占比重小,增長慢,農業貸款滯后現象嚴重。2012年,遼南某縣級市農業貸款占貸款余額的35.2%,比上年所占比重下降了9.4個百分點;農業貸款增長19.7%,低于全轄貸款增幅30.9個百分點。
②農業貸款中非農貸款所占比重較高,農業貸款非農化傾向比較嚴重。近年來,農業貸款中非農化貸款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至2012年三年,非農化貸款所占比重分別為26.9 %、29.1%和41.3%,比上一年分別提高2.2、2.4和27.8個百分點;非農化貸款所占比重分別高于農戶貸款所占比重10.5、14.2和1.9個百分點。
③農戶貸款渠道單一,農村商業銀行支農壓力大,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中正常的貸款需求。目前,遼南某縣級市農村金融機構只有農村商業銀行、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5家直接對農戶發放貸款。2010年-2012年這三年,遼南某縣級市農村商業銀行的農業貸款余額分別占該市農業貸款總額的86.9%、88.5%和91.8%,分別占當年凈增農業貸款額的95.5%、152.2%和105.3%。此間恰逢中國人民銀行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被調高,由此引發各家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都大幅度收縮,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如農商行改制等等,農村信用社受到上述諸因素的影響,對其自身流動性的管理也必然要隨之加強,其信貸規模因此而受到嚴格的管控。這樣一來,由于建設新農村、發展地方經濟與農村農業農民這“三農“而對資金所產生的合理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就很難得到有效的滿足。
④農業發展銀行貸款品種單一,支農貸款效果有限。目前,農業發展銀行單一發放糧食收購與糧食儲備貸款和糧食儲備庫簡易建倉貸款,沒能進一步拓寬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領域的貸款;同時,由于受糧食收購補貼和收購企業市場化運作等影響,收購企業不能滿負荷收購,造成糧價下跌,農民收益下降。
⑤郵政儲蓄銀行支援農業功能微弱。由于郵政儲蓄銀行建立的時間比較晚,目前還不能按照商業化原則,將郵儲行網點多、覆蓋面廣的優勢充分地加以利用,與”三農“對資金的需求特點相吻合的零售業務經營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郵政儲蓄銀行的支付服務與儲蓄匯兌功能也沒有在農村地區得到很好的發揮。
⑥村鎮銀行支援農業受到資金的約束。遼南某縣級市XX村鎮銀行2012年的貸款余額為15.8億元,雖然全部是涉農貸款,但由于受到資金的約束,不可能在支農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⑦農村水氣路電等基礎設施、小城鎮建設及農村公共事業發展貸款缺失。農業綜合開發、農村路網、農田水利、通訊設施、漁港建設等貸款嚴重缺失,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改善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受到資金制約。
(2)農業貸款難的原因分析
①農業保險發展滯后,農業受自然災害和市場的影響大,貸款風險較高。由于農業生產的自然屬性,在缺乏有效的財政補貼的前提下,農業保險收益小、風險大,導致保險企業對絕大部分的農業生產不予承保。農業、漁業生產主要是靠天吃飯,受自然災害和疫情影響大。農業產業化發展不成熟,單一農戶和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大。由于目前遼南某縣級市農村信貸市場尚缺乏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自然災害以及市場風險一般通過借款人最終轉化為銀行信貸風險,導致涉農貸款的不良率較高。
②監管政策及內部考核政策對不良貸款一律采取責任追究機制,導致縣域金融機構普遍存在”惜貸”行為。目前,主要的商業銀行都規定當貸款出現不良時,要對責任人采取責任追究,甚至下崗清收。雖然國有大行規定了免責條件,但縣域地區信貸人員的壓力依然較大,導致在資金上存依然有較高利潤的情況下,存在一定程度的“惜貸”行為,資金依然呈現外流狀況。
③抵押擔保費用高,縣域企業的融資成本高。有的銀行反映縣域借款企業的抵押擔保費用占到了全部貸款金額的20%左右,500萬元的貸款除去抵押擔保費用后,能到借款人手中的基本在400萬元左右。
④農村地區金融網點較少,結算渠道不暢通。當前銀行監管部門對在農村地區布點控制嚴格,在基層鄉鎮設立網點較為困難。此外,農村地區網點成本高、收益較小,農業銀行鄉鎮網點存款1億元才能達到收支平衡、村鎮銀行存款也要達到6000萬元才能收支平衡,導致一些偏遠地區和經濟相對不發達的鄉鎮金融網點較少。網點少及自動終端較少導致農村地區結算渠道不通暢,一些現代化支付方式在農村地區難以推行。
2.縣域小微企業貸款難情況及原因分析
受金融管理體制以及整體金融環境的影響,同全國各地一樣,遼南某縣級市縣域小微企業的發展同樣面臨著貸款難題。下面就對其貸款難產生的原因具體加以分析:
(1)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代表的某些金融機構,并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其經營理念,這無疑仍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小微企業貸款難題的解決
不能否認,較長一段時間以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國家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外部壓力及分散控制其貸款風險的內在動力之下,都紛紛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信貸支持中小企業、緩解其融資難問題的規劃與政策,并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總的經營理念仍然是“抓大放小“,這一點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這就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其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實際效果欠佳的最終結局,具體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其面向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品種過于單調,除了傳統的融資工具貼現以及貸款以外,幾乎沒有金融創新產品;二是其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規模過小,所以作用有限。
(2)小微企業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也使其從銀行獲取貸款支持的能力受到嚴重制約
遼南某縣級市是一個民營經濟比較活躍的區域,特別是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及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的推動下,小微民營企業異軍突起,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而融資難一直困擾著中小企業發展,尤其是2007年國家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以來,銀行收緊信貸規模,貸款門檻提高,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難問題更加突出。近年來,遼南某縣級市銀行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但仍然不能完全滿足其資金需求,以下的調查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通過實地調查遼南某縣級市的個體工商戶與小微企業,所獲取的第一手資料顯示,由于絕大多數的小微企業歷史較短,又因較小的規模而無法產生規模效應,經營又不是很穩定,利用其自身微薄的盈利等內源融資渠道來解決其擴大再生產的積累問題太不現實,所以在所有的小微企業中,需要通過外源融資渠道來滿足其融資需求的占比高達70%以上,并且這其中的25%也確實曾經向其他個人、企業借過款,余下的75%則申請過銀行貸款,試圖通過銀行貸款來滿足其資金需求。但令它們很失望的是,它們之中只有44%獲得了銀行貸款,而且這些貸款的50%以上來源于地方性的中小型金融機構。當然,實事求是地說,小微企業獲取銀行貸款難受多種因素尤其是其自身許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并非單純的貨幣政策使然。例如,多數小微企業都不具備帶動企業發展的”兩個輪子“,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管理水平都不高,自然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利潤空間。再如,小微企業中的大多數信用評級都比較低,其財務報表通常也是混亂不堪,殘缺不全、不符合規范、甚至是虛假的財務報表都屢見不鮮,又沒有能力提供有效的抵押品和合格的擔保人,另外,小微企業短、頻、快的資金需求及使用特點,更是與銀行的貸款要求以及銀行貸款的發放程序背道而弛。
(3)銀行金融機構逐漸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力度,但仍不能很好地滿足其需求
2009年以來,各銀行金融機構紛紛開始關注小微企業這一信貸需求市場,一些資信好、效益優的小微企業成為各銀行信貸營銷的爭取對象。調查顯示,銀行核定的小微企業信貸規模大多數是投向了經營已經穩定的優質客戶,而一些處于成長期、市場前景好、急需資金支持的小微企業因多數不符合總行及省行的各項硬性貸款準入條件,所以獲得銀行貸款比較困難。
(4)宏觀政策的綜合作用使得小微企業的經營出現困境
2008年以來,企業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用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加大了企業的成本負擔。另外,匯率的不穩定、出口政策的調整使小微外貿企業的經營困難加大。根據調查資料,有72%的小微企業認為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排在第二位的是勞動力成本上升(26%),排在第三位的是產品訂單減少和產業政策變化(19%),最后是人民幣升值、出口政策調整等宏觀調控因素的影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