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逐步建立,中小家族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明顯。本文首先介紹家族企業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然后,從財務管理方面分析家族企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家族企業存在的財務管理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家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
我國學者應煥紅認為,中國的家族企業在嚴竣的競爭形勢下,因為技術落后,融資困難規模小,發展進入了瓶頸期。家族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只有進行制度創新才能更好的適應外部環境變化。
國外學者一般將家族企業發展階段分為企業家族化、家族企業化、和公眾型家族企業三個階段,而我國的家族企業目前基本上還處于第一階段、還沒有超越第二階段。
在對中國家族企業壽命短暫情況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家族企業的短壽的主要原因不是缺少產品競爭力,而是內部經營管理制度不完善,重銷售,輕理財的結果。因此,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下,家族企業如何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二、國內外家族企業的特征
1.國外家族企業的特征
(1)所有權與經營權逐漸分離。美國及歐洲的一些傳承百年的家族企業在逐漸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為了規范公司日益繁雜的管理制度,進一步發展擴大公司規模,必然會引進外部職業經理人,在職業經理人進入公司后,會要求相應的收益,這必然會分離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
(2)家族企業的傳承制度合理規范。一些傳承了幾代的家族企業特別重視對繼承人的培養與教育。在企業的初創期,創始人憑借自我努力在行業里樹立了較高的威信,如何將此傳承下去?是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這就要求家族企業為繼承人提供合理完善的培養教育體系,使繼承人有足夠資格和能力去掌管公司。
2.國內家族企業的特征
(1)因為中國和國外歐美等國的文化差異,歐美等國文化更具有開放性,更加愿意接受外部力量進入企業共同管理企業,而中國家族企業的傳統觀念,類似于“傳男不傳女”的思想,不愿接受外部人員進入核心管理層,更多的是按照血緣關系的親疏來決定在家族企業管理中的位置。
(2)中國家族企業一般規模較小,從業領域較集中,多數是粗放型,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有資料表明,在國際上,家族企業能順利傳承到第二代的僅有30%,能夠傳承到第三代的不足14%。財務管理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一,其存在的問題應當給予重視。
三、家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家族企業發展初期的優勢
家族企業在成立初期因為成員間的互相信任,成員目標的一致性,以及企業成員間的親情凝聚力,管理上的集權式,都會使家族企業的經營效率較高。另一方面家族企業因為成員之間的關系,使得企業管理成本,監督成本,協調成本都較低,為家族企業初創期資金缺少提供了可行方案。這使得家族企業發展初期在正確的領導方向上崛起速度較快。
2.制約家族企業發展的外部因素
(1)家族企業融資難
家族企業的產權高度集中。有關資料顯示大約有51.8%的私營企業所有權歸業主獨自擁有,在接受調查的全部私營企業中,業主投資總額占家族企業投資總額的82.7%,上述數據充分說明了家族企業的高度集權化,而這種封閉的產權制度限制了外來資金的進入。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對中小家族企業的歧視。比起國有企業,中小家族企業的經營風險較大,雖然國家也放松了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條件,但是因為中小家族企業缺失歷史信用數據,商業銀行面對其高風險低收益仍會慎重考慮貸款給中小家族企業。同時,金融機構會對需要融資的企業財務信息進行評估,家族企業的財務管理較混亂,會計制度不健全,信息缺乏透明度使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很難做出正確評價,從而雙方很難建立信任基礎,無法維持良好信貸關系。
3.制約家族企業發展的內部因素
(1)財務管理體系混亂
家族企業管理者對財務管理不重視。對于財務管理體系的概念模糊。財務預算、控制、投資和分析等整體的財務管理體系因種種因素在家族企業中無法完整實施。財務預算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部分,財會人員要編制好財務預算表,才能幫助管理者預測下一年度的資金需求,從而提高企業的資產使用率。而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通過對預算方案的實施,來考核財務預算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財務控制對于企業投資決策來說是很重要的。財務控制可以幫助企業規避經營風險,提高經營效率。但是在家族企業家長式的集權管理下,公司財務管理部門的裙帶關系嚴重,財務內部控制監督與制約體系根本無法有效實施。
家族企業在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金后,管理者往往很容易憑借手中的獨裁權利根據個人經驗主義進行投資決策。例如,巨人大廈的倒塌就是史玉柱一意孤行,妄自尊大,一個人拍板決定了企業的籌資模式,將本該18層的大廈不切實際的增加到72層。
整套的財務管理體系步驟繁多,操作復雜需要較高的專業知識和管理高層的授權,而家族企業對財務管理的忽視,高度集權以及專業素養不足,很容易省略掉財務管理體系中的一些環節。
(2)企業戰略意識薄弱
一個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戰略規劃。戰略規劃猶如指引海上航船的方向燈,企業的戰略就是企業的藍圖規劃,沒有戰略意識的企業就好像沒有舵的小船,只能停留在原地打轉。而企業的戰略規劃,是要以企業的財務分析為基礎的。對于家族企業而言,也正是因為財務分析預算環節薄弱從而戰略意識淺薄,這也是家族企業不能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原因。
從整體來看,家族企業的財務管理仍然處于效率低下的狀況,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明顯還不夠。企業的發展與財務管理水平仍不相匹配,要想家族企業持續發展必須優化和改善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同時必須要確定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戰略管理地位,建立健全財務管理體系,并授予財務管理人員其更多權利。以此來提高家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四、解決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1.積極拓寬融資渠道
家族企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后,面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家族企業單單依靠公司自身的原始積累,并不能上升到一定規模。企業這時候可以進行產權股份化改造,包括引入合伙人將獨資企業變成合伙制企業;或者引入其他組織資金進入企業;或者向企業內部員工籌資,這樣不僅激發員工的歸屬感提高經營效率,還能進一步保證股權不外流。同時,也希望國家能完善相關政策和建立符合國情的信用體系,鼓勵商業銀行貸款給信用良好的民營家族企業,這都將給家族企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2.提高財會人員素質
家族企業因為其家長式集權管理,財會人員的專業素質往往在領導者眼中不是最重要的,這就導致了很多家族企業的財會管理部門只是單純執行會計的記賬,核算功能,而財務管理的預算,控制,決策并沒有實施執行。顯然這對於持續快速發展的家族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阻礙。家族企業的領導者要盡可能摒棄裙帶關系,任人唯親的思想觀念,做到公開招聘,公開競爭的原則引進外部具有高水平的財會人員,并充分信任他們,只有這樣,財會人員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這也從側面很好的激勵員工,給員工一個自由競爭的平臺。同時,對于已經入職的財會人員要定期做好培訓規劃,讓他們能學習最新的財會制度,提高專業水平。
3.建立內部審計機構
我國家族企業內部審計尚處于起步階段,除少數大型家族企業建有完善的內部審計機構,大部分的家族企業內部審計缺失。為確保財務人員提供的會計信息正確有效,同時規范企業內部的權責范圍,家族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機構。只有建立具有獨立性的內部審計機構,審計人員才能設計合理完備的內部控制步驟來審查會計記錄的準確性合理性,以此來幫助財務管理人員更好的協調掌控公司的財務,確保領導者做戰略部署時,財務人員為領導者提供的數據正確可靠。
五、結論
中國的家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政策進一步放寬,家族企業可以投資涉足的行業擴大,這是家族企業發展的有力條件。綜上所述,家族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體系,引入專業素質高的財會管理人才,做好內部控制確保會計制度的有效實施,才能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凌,王萌,朱建安.中國家族企業的現代轉型[J].管理世界,2011(04).
[2]廖子華.家族企業代際傳承的控制權配置-基于“新希望聯席董事長制”的案例研究[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5(01).
[3]劉益星.我國家族企業規范化管理的對策探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2(06).
[4]陳博,王赫.試論中小企業的家族式管理的利弊[J].中國外資,2012(08).
作者簡介:劉璐(1990- ),女,漢,河南南陽人,學生,會計碩士,河南大學商學院會計專業,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