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來說,只有樹立起正確的財務風險觀念,才能在面對風險的過程中保證企業經濟效益不受侵害。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就要采取科學的策略與方法,做好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工作,這樣才能確保企業自身可以實現長遠的生存與發展。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企業中的經濟效益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所以就要認識到做好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針對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探究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控制研究;措施分析
對于企業風險來說,是每一個企業中必須要面對的一種客觀事實,因此,對我國的企業來說,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的地位,就要認識到做好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找出存在的問題,完善財務風險控制措施,以此來保證企業在面對風險的過程中可以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特點
對于財務風險來說,可以將其看作是一種微觀經濟風險,同時也是企業中經營風險的一種體現形式。在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掌握好財務風險的主要特點,這樣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方法來進行控制。
1.具有客觀性
對于企業財務風險來說,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也就是說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與研究是極為重要的。通過對財務風險進行研究,可以控制好財務風險,減少企業中的財務損失,同時還要明確的是,想要完全消除財務風險是不可能實現的,主要是因為財務風險并不會根據人的意志進行轉移,而是客觀存在的。第一,作為財務的主體,企業在生產與經營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到財務風險,且在財務風險的影響下,還會造成企業中財務機制出現不穩定的現象。因此,在實際中就要控制好財務風險。第二,作為財務主體必然會面對財務風險,所以先要完全消除財務風險是不可能的。企業就要堅持成本效益的原則,最大限度的將財務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2.具有不確定性
從某一層面上來說,風險是一種現象,其存在也是比較客觀與確定的。但是從另一層面上來說,一旦遇到某一事件,風險的強弱的程度又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從這一層面上出發,可以看出,風險又具有可控性。在風險發生程度等因素的影響下,如果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可以控制好風險發生的程度。對于企業財務風險來時候,影響因素也是有限的,雖然存在一些難以控制的風險,但是對于另一部分的風險來說,卻是可以實現有效控制的。
二、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
對于財務風險來說,存在于企業財務經營活動中的各個階段。
1.宏觀環境的變化
對于企業財務管理來說,宏觀環境上的變化是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外部因素之一。且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來說,不僅包含了經濟、法律等,同時也包含了市場與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的因素。這些影響因素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所以可以說,在宏觀環境不利的變化趨勢下,必然就會造成企業中出現財務風險。就財務管理系統來說,如果不能適應好外部環境的變化,就會造成企業中出現理財困難。現如今,在一些企業中已經建立出了相應的財務管理系統,但是由于設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加之工作人員自身綜合素質等方面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這樣也就加大了財務風險的發生。
2.企業中資金結構上的不合理
就我國現階段來說,資金結構主要是針對企業中資金的來源中的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由于受到了決策失誤等方面的影響,我國企業中的資金結構出現問題的現象極為常見。從實際上來說,就是負債資金大于全部資金的比例。甚至可以說,在一些企業中負債率高達40%以上,由于資金結構上存在問題,所以也就使得企業中財務負擔相對較大,這樣也就造成了財務風險的出現。
三、企業中草屋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措施
對于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措施來說,就是通過有效的方法來將財務風險可能會產生出的不利影響將至到最低。且進行企業財務風險方法與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保證企業中的經濟效益,避免風險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出不利的影響。
1.增強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對于財務管理來說,其宏觀環境要大于企業,所以企業也就難以實現對其進行有效的影響。但是也并不是說企業中針對環境的變化是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的。因此,在實際中為了防范財務風險的出現,去也就要對宏觀環境進行充分的研究,這樣才能掌握好其變化的規律,從而也就可以制定出相應的措施。以此來對財務管理的政策與管理方法進行調整,在這種方法的影響下,也就可以提高企業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與應變能力。
2.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降低決策失誤的出現
對于財務決策來說,是否正正確直接影響著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且在經驗決策與主觀決策的影響下,還可以增大決策失誤的出現。因此,為了避免出現財務風險,對于企業來說,就要及時采取科學的決策方法。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還要綜合考慮好各方面的因素,盡可能的采取定量計算機與分析方法,同時還要結合科學的決策模型來輔助決策。對于一些可行的方案還要做好分析與評價工作,這樣才能選擇出最佳的方法,表面出現主觀臆斷。其次。對于企業來說,還要不斷完善績效考評的方法,真正將風險責任落實到實際中去,通過在企業內部中融入風險,可以保證從全員出發,實現責、權與利上的有機結合。
3.建立出完善的控制機制
第一,要做好事前的控制工作。在對方案進行決策以前,企業中國的管理人員就要對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全面的分析。不僅要從收益的層面上進行考慮,同時也要認為到潛在的風險。同時還要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措施,以此來保證一旦發生風險可以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
第二。要做好事中的控制工作。要對財務運行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在實際中就要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以此來減少風險的發生,同時還要結合分析方法來對財務風險狀況進行監督與計算,調整好財務活動,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控制。
第三,要做好事后的控制工作。首先,對于企業來說,要總結好風險管理的相關經驗,在此基礎上來制定出相應的風險檔案,同時還要以財務風險分析資料為基礎來進行評價,對未來財務管理的行為進行相應的指導。其次,要對已經出現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正常活動所造成的影響。此外,還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與技術來降低企業中的風險,通過風險管理策略,可以控制好財務風險的出現,降低損失,促進企業的正常運營。
四、結語
隨著我國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企業中的財務風險已經成為影響企業正常生產與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在實際中就要做好企業中財務風險的管理工作,判斷出潛在的財務風險,同時還要建立出相應的風險防范處理機制,以此來做好財務風險的控制工作,實現企業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霍杰.現代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研究[J].中國經貿,2014,(12):247-247.
[2]閆秋萍.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措施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06):111-112.
[3]謝凡.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措施探析[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1,(10):135-136.
[4]劉露露.關于我國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網絡財富,2010,(22):72-73.
作者簡介:孫桂菊(1970.08- ),女,吉林省吉林市,本科,單位:吉林市恒之源網絡工程有限公司,會計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