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企業而言也是一樣,預算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立足于既定的目標利潤,向各個部門合理分配人、財、物等資源,以便各部有效完成生產經營活動,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而績效考核是對企業員工完成自身目標情況的記錄與考評,從而促進企業整理戰略目標的實現。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在企業管理中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兩者必須結合起來,才能完成既定的目標,實現利潤。
關鍵詞:預算管理;績效考核;結合
一、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表述
1.預算管理內涵
預算管理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一項基本工作,現代企業更是離不開預算管理,企業通過預算管理對內部的各種資源進行分配,從而有效的組織和協調企業的經營活動,實現企業既定的經營目標。
2.績效考核內涵
績效考核是指企業通過一定的績效考核指標,對員工的工作情況進行考察和評價,從而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企業應當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評價標準,根據企業總體的戰略目標,由上而下制定各個部門甚至員工的分目標,進而完成企業的戰略。通過績效考核的過程,分析出整個企業的經營運行情況,及時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問題,為企業今后的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
二、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的相互關系
1.預算管理是績效考核的前提和基礎
績效考核是企業強化內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績效考核應有一定的標準,通常效考核都是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基礎,考核內容一般與預算編制內容一致,考核對象不僅是企業層面也涉及到各個部門及人員。而預算管理是將企業的戰略目標進行細化后,分配到各個部門甚至個人,有效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它是企業戰略目標量化實施的具體表現。由此可見,預算管理是企業績效考核的前提和基礎。
2.績效考核是預算管理執行的關鍵
預算管理在企業的生產經營者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及時反饋企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會使企業的預算管理大打折扣。若沒有明確的考核指標和獎懲制度與管理相結合,預算管理將無法順利執行,形同虛設,企業的戰略目標更是無法實現。因此,企業必須建立健全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充分調動企業內部人員完成預算目標的積極性。完善績效考核體系不僅為管理者提供了改進管理的信息,也形成了企業激勵員工的依據。績效考核的重點與核心就是分析企業實際的經營運行情況,對預算管理執行過程的監督與控制。
三、企業在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的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是影響其發展的因素,對于企業而言,它們都是管理工作的重點,但兩者在企業的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問題。
1.企業內部缺乏溝通
很多企業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各個部門無法順行操作,最終導致企業整體預算執行的失敗。究其根本,首先是在制定預算的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只是將預算當成一個形式上的指標,往往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情況,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其次,管理層與業務執行層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使預算工作的進程和質量受到較大的影響。
2.“預算松弛”現象
“預算松弛”是指各個部門在向上級匯報本部門的預算計劃時,利用企業內部的信息不對稱,人為的將本部門預算計劃中的收入減少,同時增加成本費用,以達到本部門績效考核結果呈現較好趨勢的現象。由于這種行為是人為的“短期行為”,企業在進行績效考核時往往面臨困境,在這種人為干涉下,績效考核的結果缺乏客觀性和公平性,對員工也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同時,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影響較大,不利于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3.考核指標難以設計
績效考核指標設計不合理,往往會導致整個考核體系無法正常進行。考核指標設計過少,會導致顧此失彼,例如缺少市場占有率指標,可能無法察覺企業的產品銷售量增長得情況下,市場占有率不高的問題,對于這種情況,企業必須要有所警惕;考核指標過多,導致欲速則不達,例如企業設置了種種考核指標,不僅各指標間的考核工作難以進行,也無法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不利于企業的發展;考核指標過淺,導致似是而非,例如在生產部門只設置了生產計劃完成率,沒有設置產品合格率,可能會存在企業生產的產品多,但質量不達標的問題;考核指標過深,導致本末倒置,當指標的約束過多時,完成的難度也會加大,管理成本也會上升,增加了管理者和各部門的工作量。
4.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沒有有效的結合
現如今,很多企業內部都應用了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但將二者結合應用的企業少之又少。企業的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目標一致,但各有側重不同,預算管理主要是以財務部門為核心,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對過程的控制較弱,不利于預算管理在企業的推進;而績效考核以人力資源部門為核心,可能存在與企業目標不協調的問題。但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越來越注重各部門間的合作,管理目標也越來越統一,所以需要將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相結合,形成更有效的內部控制模式。
四、企業在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中的改善措施
1.強化企業內部溝通
實行預算管理必須建立在完善的內部管理系統的基礎上,而在企業更是體現在內部協調和協作的基礎上。應該在企業內部大力宣傳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并進行相關的講座培訓,提高各個部門相關人員的思想意識,從而調動企業內部人員執行預算的積極性。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不僅僅是財務部門負責,績效考核工作也不只是涉及到人力資源部門,各個部門都必須參與到整個過程中。因此,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應該進行有效的溝通,根據本部門的計劃制編制合理的預算,使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各部門間共同協作,從而提高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的進程和質量。
2.避免人為的“短期行為”
企業要解決“預算松弛”的現象,就是要有效避免人為的“短期行為”,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企業內部人員的意識,糾正員工“短期行為”的錯誤思想,加大績效考核在企業內部的講解,讓員工自身意識到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的積極意義,從而使部門上報預算計劃時科學、合理,在員工自身方面有效避免這種行為和思想;另一方面,企業執行預算管理部門以及績效考核部門,應該深入企業內部了解生產經營狀況,甚至到各個部門進行調研搜集相關的數據,在此基礎上合理的制定目標,提高預算考核的科學性,從專業角度避免“短期行為”的發生,保證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在企業內部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3.提高指標設置的科學性
首先,明確考核層級分三級:部門整體考核、部門負責人考核、其他員工考核。其次,企業應根據各部門職能和工作合理把握指標數據,以保證考核結果的客觀、公正。企業在建立指標體系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及時性,不論是預算管理還是績效考核都是針對企業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活動,指標的設置應當符合該段時期;二是盡可能的量化,企業指標應該做到盡可能的量化,方便進行分析與考核工作;三是可預測性,指標的設計不是憑空而來,應是根據各部門情況設定的;四是可完成性,預算數據和考核指標要從各個部門的實際出發,設置為各部門可完成的數據。
4.實現兩者緊密結合
預算管理的重點是通過會計報表的方式明確整個企業的經營目標,合理分配企業的資源,而績效考核的重點是通過績效指標體系,明確考核對象的工作目標,兩者相互結合,既可以保持兩者的優點,也可以避免它們各自的缺點。
兩者相結合,首先,用預算來確定績效考核的各個指標,用績效指標來檢驗和控制預算。其次,績效考核幾乎覆蓋了各個部門的主要工作和目標,能夠更好的實現預算控制,調動員工主動性,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同時,在分析階段,由于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相匹配,它們的影響因素大致相同。最后,預算是企業經營目標的量化,績效是實現經營目標的控制和激勵方式,兩者相結合更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陸碩熠.再“談”企業預算管理[J].特區經濟,2013,3:216-218.
[2]楊雪梅.企業績效考核現狀研究[J].現代交際,2011,9(318):17-18.
[3]楊曉燕.公司財務預算與績效考評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23):233.
[4]劉艷.淺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的協同共建[J].財經界(學術版),2014,(14).
[5]肖書月.試論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與績效考核[J].財經界(學術版),2014,(15).
[6]高勇.全面預算與績效評價有機結合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0,(1).
作者簡介:王紅違(1993- ),女,漢族,河北省定州市,在讀研究生,河北地質大學,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