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組織:提升為農服務能力的關鍵
——全國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推進會暨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議專題報道
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功能強不強,關鍵看基層。綜合改革試點啟動以來,全系統基層組織覆蓋面大幅提升,經營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在推廣土地托管服務、探索社有資產監管體制、深化社有企業改革、做實合作發展基金等一些重點領域和環節取得了突破。基層組織的不斷發展壯大,不僅在“三農”工作中發揮了更大作用,也密切與農民的聯系,為供銷合作事業能夠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可能。


綜合改革·基層組織建設

全系統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土地托管由點到面
從山東發展到河南、安徽、江西、遼寧等20多個省份品種由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向林果、蔬菜等經濟作物拓展托管面積超過6000萬畝
社有資產監管方式轉變
由管資產向管資本為主轉變26個省級社成立社有資本投資平臺黑龍江、內蒙古、湖北等10多個省級社成立了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社有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今年1-4月份全系統社有企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6.3%占利潤總額的比重提升到81.4%
做實了合作發展基金
重慶、陜西、安徽在中央財政支持下,已經設立供銷合作發展基金
甘肅省省級財政注資1億元,設立了規模5億元的供銷合作發展基金

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充分認識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歷史意義。
總書記明確提出了農村改革的“一條主線”“四個不能”“六項重點工作”,是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遵循。
要充分認識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背景下,做好供銷合作社工作對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要意義。
從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全局高度,充分認識供銷合作社新的歷史地位與作用,通過深化綜合改革,做好農業社會化服務這篇大文章,加快建成服務現代農業和農民生產生活的主力軍。
要準確把握總書記關于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明確要求,全面抓好貫徹落實。
總書記要求將供銷合作社打造成同農民利益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運作更有效的合作經營組織體系。
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傳導壓力。
對重視不夠、貫徹乏力的,要督促整改落實,確保綜合改革一環緊扣一環,一步緊跟一步,層層傳導責任和壓力。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抓好重點工作。提升基層社發展水平,打牢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基礎。
在農業社會化服務方面,要突出向農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全方位延伸,重點推廣以土地托管為主要形式的社會化服務;
在農村現代流通方面,要突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形成覆蓋全國的市場布局;
在聯合社改革方面,要突出治理機制的創新和優化。
把改革與發展有機統一起來。
以改革促發展、增活力、提實力,實現更有質量和效益的發展。
做好4個試點省份的評估驗收工作。
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倒排工期、明確時限,確保各項試點任務一一落到實處,向黨中央、國務院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牢牢把握底線,切實防范經營風險、金融風險、廉政風險,積極穩妥推進改革。
要著力提升基層社發展質量,增強為農服務能力。
要面向農業現代化,不斷充實完善服務內容,積極介入農業生產服務領域,聯合社有企業、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開展農資供應、農機作業、統防統治、收儲加工等系列化服務,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要面向農民生產生活,加快向村莊延伸經營服務網絡,提升村級綜合服務社功能,打造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為城鄉居民提供多層次、多樣化、便利實惠的生活服務。
要因地制宜推進基層社改造,多種方式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
要改變簡單直接吸收農民入股的傳統方式,采取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聯合社、建立產業合作關系等多種形式,影響和帶動更多的農民加入到供銷合作社中來,夯實供銷合作社的群眾基礎和組織基礎。
要創新基層社改造方式和途徑,可以通過創建農民合作社恢復組織功能,可以通過發展農村電商服務站恢復服務陣地,也可以通過社有龍頭企業帶動恢復經營業務,還可以引進周邊實力強的縣級社,跨區域聯合發展經營服務網點甚至基層社。要抓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化解歷史包袱,實現輕裝上陣,把基層基礎真正打牢夯實成為供銷合作社開展為農服務的堅強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