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軍
摘 要:目前,公路瀝青路面受瀝青混合料、路面結構、氣候條件和行車負荷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大部分公路瀝青路面出現早起裂縫,而公路工程質量關系到工程適用性和建設項目的投資效果,同時也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本文就公路瀝青路面質量控制和技術管理的作用、施工過程中平整度的影響因素、施工技術及施工現場管理等談一些膚淺見解與大家共享。
關鍵詞: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近幾年來我國公路工程發展迅猛,絕大部分是采用的瀝青路面。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注重對施工材料、人員、設備、進度和質量的控制與管理。關注施工質量的基本目是為達到規定的質量標準,但往往大家一般注重于達到規范要求,而對質量穩定性不夠重視,其實保持路面質量的穩定性、減小變異性才是最主要的目的。瀝青路面之所以會造成局部的早期損壞,就是因為有局部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就是變異性。所有我們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都必須重視減小變異性這個關鍵。還有施工過程的各種污染,即固體廢棄物污染、層間污染、水污染、環境污染等不僅會影響施工質量,還會造成不好的社會影響。
1 公路瀝青路面質量控制和技術管理的作用
1.1 保證公路瀝青路面的順利施工
為保證瀝青路面的順利施工,必須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質量保證體系,貫徹“以設備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的思想。嚴格執行“三檢”(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首先在開工前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計劃,同時編制施工質量的過程控制及動態管理程序手冊,施工過程及時發現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盡早的提出改善措施,對工程質量中的缺陷實施有效的處理,預防在施工中發生質量安全事故。
1.2 加強過程控制和動態管理
施工質量的過程控制及動態質量管理十分重要,他是在連續的生產線上及時發現不合格的工序單元,防止流入下一個工序單元,這樣才可以保證最后的產品是合格的。過程控制首先是工藝控制,同時還要有可靠的施工過程檢測手段。加大力度認真落實過程控制,堅持動態質量管理、嚴格程序、建立責任追查機制,保證瀝青路面施工的順利進行。
1.3 提升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和效益
使用工期節點控制、提高質量意識,可以對各項要素實施合理科學的運用,改善路面施工資源的分配,提升各種要素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調動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其嚴格遵守施工過程中的規范制度,重視自己的職責,防止瀝青路面在施工過程中發生質量事故,提升工程構建的效益和質量。
1.4 有效延長瀝青路面的使用期限
公路瀝青路面通常會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而使用合理的施工技術工藝和提升對質量的控制可以及時對出現問題進行修復,減少變異性、提高穩定性,有利于瀝青路面長期處于優良的狀態,有助于延長公路瀝青路面的使用期限,為車輛的安全行駛創造了條件。
2 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平整度的影響因素
2.1 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主要是指在瀝青路面工程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質量不達標造成瀝青路面工程直接喪失了擁有良好平整度的可能,或者是由于瀝青路面使用的材料需要科學合理的配合比例,而在施工過程中并沒有有效的完成這一目標,造成瀝青路面的混合材料不能滿足瀝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要求。舉例來講,在選擇瀝青路面的施工材料時沒有對材料進行嚴格的檢驗和篩選,導致瀝青路面的施工材料變異性較大,無法組成科學合理的級配,進而導致瀝青路面的平整度達不到工程的設計要求;其次,在應用材料時需要對材料的級配進行一定的試驗以確定其混合材料能夠滿足工程平整度等各項指標的設計要求,其包括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混合料生產配合比以及混合料生產配合比驗證三個階段。然而常常由于趕工期的需要置之硬性要求于不顧,為了節約成本和時間沒有經過科學的調配和必要的驗證就開始鋪筑施工,導致瀝青路面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平整度也受到了的影響。
2.2 施工工藝因素
瀝青路面在施工過程中能夠對路面平整度造成影響的施工工藝因素有很多,包括瀝青路面的材料攤鋪工藝、瀝青路面的碾壓工藝、瀝青路面的縫隙拼接工藝等等,這些都會對瀝青路面的平整度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舉例來講,如果瀝青路面的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的按照相關工藝流程進行路面施工作業,在完成攤鋪工藝的過程中攤鋪機的速度忽快忽慢,都會給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帶來一定不利影響。如果施工碾壓工藝的過程中碾壓溫度掌控不好、為了節省施工成本碾壓次數不夠,也必然會造成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差、密實度不足、孔隙率偏大等質量隱患,降低路面的使用功能。
重視瀝青路面接縫處的處理。要嚴格控制該項工作的流程,先使用雙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寬度保持在15cm左右,然后慢慢向新鋪混合料處移動。
2.3 機械因素
機械因素造成的瀝青路面出現平整度質量問題大多是由于機械缺乏良好的保養工作,出現機械老化陳舊故障頻發的情況,在強行使用的情況下無法有效的完成瀝青路面平整度的質量要求。或者說由于機械參數設置的不同,在沒有經過相關檢查和復核工作的情況下就直接開始使用,造成瀝青路面的平整度也受到不同影響出現質量上的問題。
3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管理
3.1 路面材料的選擇和檢驗
①瀝青。為了提高瀝青等材料的質量,在選擇材料供應商時,一般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業主和施工單位協商選出最佳的供應商,從源頭上提高施工材料的質量。②集料。結合道路實際施工情況,深入調研,收集沿線集料情況,進行對比分析,采取干凈石屑和機制砂配合的方式調配細集料,充分利用二者的優勢,彌補二者的缺陷。
3.2 混合料配比設計
在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需要結合路面工程的實際用料,按照規定標準配置正確的礦料級配,進行馬歇爾試驗,找出瀝青的最佳用量。根據瀝青使用量以及礦料級配選出工程目標配合比,并為后項操作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在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從間歇式拌和機進行取樣篩選之前要先通過兩次篩選,確定熱料倉的材料比例。并在此基礎上,為了保證供料均衡,需要對冷料倉的進料比例進行反復測試和調整。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采用目標配合比設計,對三個瀝青使用量進行馬歇爾試驗。同時對優化后的粗、中、細三種級配也同樣進行馬歇爾各項試驗,最終選出有一組油石比適中各項技術指標又能滿足耐久、穩定、密水、抗滑、防滲性能優良的配合比。
3.3 拌制瀝青混合料
①在拌制瀝青混合料的過程中,需要對瀝青、集料的加熱溫度進行嚴格控制,同時對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進行嚴格的掌握。②在拌合瀝青混合料時要對各種礦料的使用量、拌和溫度等信息進行嚴格監控,并且定期對拌和樓的計量、測溫等進行校核。③通過試拌確定拌和時間,確保瀝青結合料裹覆住所有的集料顆粒。④通過目測的方式檢查混合料的均勻性,及時分析混合料出現的異常現象。⑤每天上、下午各取一組混合料進行試驗,通過試驗對油石比、礦料級配和瀝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標進行檢驗。⑥每天結束后,根據拌和樓打印的數據資料計算平均施工級配、油石比,同時校核施工厚度和抽提結果。
3.4 混合料的運輸
應該選擇有金屬底板、干凈,且載重量大于25噸的自卸車進行運輸。在裝瀝青混合料之前,需要在車廂的內壁上涂抹上一層水油混合液,防止混合料粘在車廂影響卸載。用篷覆蓋混合料保溫、防塵,在車廂側面位置設置溫度檢測孔實時檢測車廂內瀝青混合料的溫度。車輛裝料過程應該“前-后-中”移動裝料,避免瀝青混合料離析。
4 鋪筑好試驗段意義
對于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等重大工程來說,鋪筑試驗段是不可缺少的步驟。鋪筑試驗段絕不是一種形式,必須達到要求的目標,即:①檢驗各種機械類型、數量及組合方式是否匹配合理。②通過試拌確定拌和操作工藝,復核拌和站的標定、計算機顯示數據的準確性。③通過鋪筑試驗段確定透層油的噴灑方式和效果、攤鋪壓實工藝、確定松鋪系數等。④驗證瀝青混合料生產配合比設計,確定生產用標準配合比和最佳瀝青用量。⑤建立用鉆孔法與無核密度儀無破損檢測路面的對比關系,確定壓實度的標準檢測方法。⑥檢測滲水系數。試驗段結束后及時提出各項指標檢測報告進行試驗段總結。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隨著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推廣和使用,在道路建設中瀝青混凝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此,需要從路面基層、底基層施工階段開始,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滿足質量要求和使用性能。對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進行不斷完善,進一步提高施工質量,使社會效益和工程質量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袁光權.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
[2]楊威.通平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標準的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
[3]姚樂斌.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
[4]穆秀雯.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動態控制技術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2.
[5]孫赫.沈海高速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技術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2.
[6]JTG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7]JTGF80/1-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