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環球郵報》8月1日文章,原題:中國富人通過自己的有機農場躲避食品恐慌私企老板韓星(音)當農民不為錢,只為能吃到食品店里買不到的無污染食材。像許多中國有錢人一樣,他租下一塊土地,蓋蔬菜水果大棚,養雞養鴨。他的妻子梁紅(音)說:“食品安全很重要,自己種的食物更放心。”在北京郊外建立自己的農場前,梁紅連商店里的綠色蔬菜都不吃,只買能削皮的蔬菜。
與可見的霧霾同時在中國存在的是不易發現的工業排放,中國80%的井水不宜飲用,1/5的土地被重金屬污染。此外,三聚氰胺牛奶等食品安全問題也一直存在。
在北京郊外一座高爾夫球場,十幾名農民正在一間玻璃大棚內忙著收獲。這里的土壤是從丹麥進口的,耕種過程不添加任何化肥和農藥,出產的食物只供給球場的會員。
“他們這么做真的更安全嗎?”美國羅格斯大學食品安全專家沙夫納教授直言,“以前人們關注的是添加劑和農藥問題,現在則是(轉基因)。但你看看是什么導致人們生病,是細菌。”小規模農場尤其不好控制這些。
但對中國富有的城市居民來說,務農也是生活方式的訴求。自營一家農場的黃斌(音)坦言,看豬吃料羊吃草,有種“回歸自然的感覺”。▲
(作者內森·范德克利普,懷英譯)
環球時報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