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招讓你挑一所合適的美國私立走讀高中
在為孩子選擇留學學校時,不少家長傾向于選擇寄宿制學校,覺得學校管理更為系統,有利于孩子適應當地生活,規范生活。但是在美國,私立寄宿制學校非常有限,而中國學生人數已經飽和,那么家長和同學們不妨來選擇走讀高中。要如何判斷走讀學校的好壞呢?專家建議不妨從:學生的SAT成績、師生比、學校硬件設施、中國學生比例、招生要求等環節來進行參考。
全美有大約300所私立寄宿學校。3000多所私立走讀學校,其中招收中國學生的大概有1000多所。從數字來看上美國走讀學校的中國孩子數量要遠遠超過寄宿學校。那么走讀學校的情況到底如何呢?我們在選擇時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相對來說,轉校的絕大部分情況都是走讀想往寄宿轉。一是寄宿家庭問題,寄宿家庭就像賭博,遇到好的如魚得水,遇到不好的苦不堪言。就算遇到的家庭人不錯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舉個例子,下午5點寄宿家庭接到孩子,人家要買菜,要去超市,可能就帶著孩子逛了1-2個小時才回家,時間就這樣浪費了。二是絕大部分走讀學校是不如寄宿學校的,極端情況甚至有些走讀學校連操場都沒有。三是走讀學校的管理沒有寄宿學校嚴格,孩子在這個相對不那么自律的年齡更容易出現問題。
首先,中國家長不了解美國高中情況,由于工作繁忙就找一些當地大型中介公司幫助申請,結果中介就把孩子送到了一些和他們有合作項目,甚至是通過第三方合作的走讀學校。這類學校通常不需要任何英語成績。然后孩子去了之后發現完全和想象中不一樣,同學抽煙喝酒比比皆是,沒有好的學習環境。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父母再忙也不應該缺席。如果是決定送孩子去美國讀高中,一定要做好準備,最好是在國內把語言關過了。對于不要求任何英語成績的合作項目要保持審慎態度。
其次,很多家庭決定出國的時間太晚,寄宿學校每年1月中旬到二月初的申請截止已過,這時候只能尋找一些還不錯的走讀學校進行補錄。這種情況大多還是需要請中介的。少部分學校會自主管理國際學生的住宿問題,把他們安排在教職員工的家里或者在讀學生的家庭,而大部分走讀學校的寄宿家庭部分是外包給第三方寄宿管理機構的,甚至申請也要通過它們。優質的走讀學校對孩子的語言和面試要求也很高。因此,要申請好的學校,還是盡早開始準備。

第三,由于寄宿學校競爭太過激烈,你的孩子沒有競爭到理想學校,這時候可以考慮一些學術水平較高的走讀學校,因為走讀學校的錄取要求相比于同類寄宿學校還是要低一些的。這類學校的名牌大學錄取率還是不錯的,從上名牌大學的角度來看這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以下判斷走讀高中好壞的基本標準需要綜合評判,不可只看一點。
SAT平均成績
送孩子到美國讀高中的第一優先級還是希望孩子將來能上個好大學,因此SAT的成績還是很重要的。美國私立高中的平均SAT成績大約在1500分左右,頂尖的學校一般都在2000以上,但這類頂尖走讀學校絕大部分不招收國際學生。因此SAT在1800以上的走讀學校大部分都算是不錯的。
招生的要求
較好的走讀學校招生的要求也是相對較高的,比如達到SAT1800以上的走讀學校大部分也是要求托福90分左右了,但相比于同檔次寄宿學校來說還是要低的。另一方面對面試更為看重,如果面試表現好,分數上還是可以有較大的浮動的。除了一些剛開始招收國際學生的學校,簡單區分是要求越高,學校越好。
學校硬件設施
前面提到極端的學校操場都沒有怎么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呢?一般來說好的學校硬件設施都相對較好。由于學校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學生學費和校友捐助,好的學校培養出的學生在社會上發展的好就有更多的錢捐助學校提高硬件設施,良性循環。反之硬件就差一些。
師生比例
一般來說走讀學校的師生比例平均值是1:12,寄宿學校的師生比例平均值是1:7。這意味著孩子可以有多大幾率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輔導。如果這個數字過小的話就意味著孩子需要自己多努力了,因為老師照顧美國孩子都照顧不過來,怎么可能去照顧你一個中國孩子?
中國學生比例
這一點上很多家長都會有誤區,認為中國孩子越少越好,其實這是不全對的。對于有些學術很差的學校來說中國孩子多,扎堆確實不好。但如果一個走讀學校前4條都不錯的話,那么中國孩子多表明了學校有足夠的管理國際學生的經驗,對于孩子身在異鄉獨自求學來說是莫大的好處,反之剛開始招收國際學生,管理經驗不足會有很多麻煩。而且對孩子來說,有一些其他中國孩子在不至于過于孤單。至于是和中國孩子玩的多還是和外國孩子玩的多,這完全是看孩子自己的性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