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凱
廣西電視臺,廣西南寧 530022
網絡直播平臺改變綜藝節目格局
劉 凱
廣西電視臺,廣西南寧 530022
近年來,作為新興的高互動性視頻娛樂行業,網絡直播平臺呈現飛速發展趨勢。從秀場直播、游戲直播到泛娛樂直播再到泛生活直播、全民直播,網絡直播成為互聯網新的風口。文章梳理了網絡直播平臺的發展脈絡及技術特點,并探討了直播平臺出現后,對網絡綜藝和電視綜藝節目產生的影響。
網絡直播平臺;綜藝節目;多元化發展
2016年5月,一張手機直播頁面的截圖在朋友圈刷屏,截圖上整整齊齊排列了80個移動直播App,而這遠非此類App的全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上半年,國內市場上已有超過200多款的移動直播App,熱門的網絡直播平臺有十數家,包括映客、花椒、觸手、小米、一直播、斗魚、熊貓、龍珠等。網絡直播平臺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新的移動互聯網風口。
伴隨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基于智能手機應用的直播形態得以爆發,只要有手機,人人都可以直播。從PC開始到移動終端,直播范圍從單一的秀場、游戲直播走向了全民直播的廣闊延展空間。打開直播平臺,美容化妝、旅游攝影、穿衣做飯、甚至吃飯睡覺等這些現實生活中的內容,幾乎都可以在直播平臺中找到,內容的展示角度也越發多樣化。與此同時,參與直播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除了人們熟知的“網紅”之外,更多的明星也加入了網絡直播的潮流。2016年3月,范冰冰在巴黎時裝周的美拍直播至今盤踞話題榜,可謂是明星直播熱潮的首個引爆點。5月,新加坡歌手林俊杰在熊貓TV開啟了直播,面對近40萬人的圍觀,自制三明治并且吃掉。歐萊雅聯合美拍做的戛納電影節系列直播,全程記錄下了包括鞏俐、李冰冰、李宇春、井柏然等明星在戛納現場的臺前幕后,創下311萬總觀看人數,1.6億總點贊數,72萬總評論數的驚人紀錄。除了娛樂明星,企業家們也加入了直播的行列,5月25日,雷軍的小米無人機發布會同時在27個直播平臺上出現,僅小米直播App上就有超過50多萬人圍觀,一直播上參與網友超過100萬人。
據媒體報道,網絡直播平臺用戶數量已達2億,粗略估計各類型主播也將超過100萬。2015年網絡直播的市場規模約為人民幣90億元,2016年隨著整體市場的爆發,預測市場將會有102億元。市場的前景也帶來了資本的狂熱,更加速了直播市場的膨脹。
低門檻的網絡直播讓普通人具有快速躥紅的可能,但同時也出現了諸多問題。視頻直播中的低俗、色情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2016年4月,文化部下發第25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多家網絡直播平臺被指“涉嫌提供含有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危害社會公德內容的互聯網文化產品”。優質內容稀缺成為直播平臺亟需解決的問題。取代之前的大量UGC(用戶生產內容),直播平臺正慢慢孵化出更多PGC(專業生產內容)的視頻直播節目,尤其是綜藝節目內容。
2016年5月,優酷推出《潛行者計劃》,16位選手在城市里上演了一場“城市獵人”和“潛伏者”之間的較量,這檔節目的新穎之處是每天24小時,一連10天,全程直播,而網友們在觀看直播的時候,可以為選手提供追擊線索,為選手提供物質幫助,以及投票決定選手的排名及命運。
此后,愛奇藝一檔方言類歌唱節目《十三億分貝》也開始投入錄制,這檔節目同樣將直播與綜藝內容進行了結合,參賽選手們可以隨意走進直播間,與主持人、評委進行交流,再通過直播平臺與觀眾們的互動,最大化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和魅力。“直播視角”的加入為節目增加了更多的精彩看點,如直播過程中,有觀眾突然發彈幕表示要看“胸口碎大石”,汪涵和大張偉則現場隨機找來大石頭和錘子的道具,立即為觀眾們上演一場“胸口碎大石”的精彩表演。此外,馬東新節目《飯局的誘惑》、王思聰和芒果娛樂《Hello!女神》也都在加緊布局中,綜藝與網絡直播的緊密結合成為了不可阻擋的潮流趨勢。
直播平臺所影響的不僅是互聯網視頻行業的格局,更威脅著傳統媒體,尤其是電視娛樂。注意力是有限的資源,網絡直播的便捷性、互動性和娛樂性,不可避免擠占了綜藝電視觀眾的觀看時間,因此,不止一位電視人在媒體上發出感慨,直播是對傳統電視媒體的最后一擊。
真的如此悲觀嗎?2016年5月28日,《魯豫有約》對王健林展開跟拍計劃,通過直播的方式展現王健林一天的工作生活。從魯豫和王健林登機開始到魯豫有約官微紅包發放正式落幕,吸引了近500萬人的觀看,媒體評價,這是傳統媒體積極的自我變革。或許,電視從業者應該更主動地擁抱直播平臺,取其之長,為我所用。
簡單來說,網絡直播平臺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懸念感:直播中,就算是吃飯睡覺,也由于實時性,存在懸念感。與生活同步,隨線性的時間發展,沒有人能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么,這就是直播的魅力之一。
2)現場感:生動直觀。直播將影像內容的焦點高度集中于人身上,可以看到主播的樣子,聽到主播的聲音,零距離全方位了解主播的方方面面,因此網絡直播造星更容易,個人傳播影響力塑造更快。
3)雙向互動,增加黏性。網絡直播的傳播特點是粉絲和主播全程互動,直接對話,營造出共同在場的氛圍,通過送禮物等社交行為,營造出一個虛擬的網絡社區,產生極大的粉絲黏性。
直播平臺技術的發展勢必影響到傳統電視行業的走向,但未必是摧毀,而是一個新的機會。我們可以預測一下,直播平臺將如何改寫傳統電視行業。
網絡直播平臺技術為電視增強互動提供了可能。從1983年春晚直播的電話點播,到2005年超級女聲的全民短信投票,再到2015年春晚搖一搖,電視人一直在尋找與觀眾實時互動的可能,但過去由于技術所限,節目中往往只能做到“偽直播”“假互動”。2014年,湖南衛視在其舉辦的金鷹節互聯盛典的直播中,使用了發源于互聯網的“彈幕”直播互動模式,成為當時的熱點話題。引入網絡直播,將使這類互動更進一步,觀眾可以更便捷地實時評論,參與答題,投票選擇,使電視節目更有黏性。
網絡直播平臺的更大優勢,是增強了觀眾對電視節目的參與感。過去的電視綜藝節目,是制作者設定內容,專業化地拍攝制作,再在電視屏幕上播出,這其中尤其是拍攝環節,觀眾是無法介入的。如果在節目拍攝過程中引入網絡直播的雙屏互動,觀眾在觀看節目拍攝的過程中實時跟進,通過直播平臺表達對節目走向的意見,比如,選擇藝人的表演內容,設置真人秀節目的挑戰項目,左右選秀節目選手的去留等等,觀眾成為節目真正的參與者和決定者,將使節目走向難以預測,更具懸念,更有看點,同時,還為節目制造了足夠的話題性。據悉,東方衛視的《歡樂喜劇人3》將會加入網絡直播部分,燦星總裁田明在2016年上海電視節上明確表示,《2016好聲音》也肯定會玩網絡直播。
網絡直播平臺還將為電視綜藝節目的創意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比如,2014年天津衛視打造的一檔《百萬粉絲》節目,當時由于技術所限,節目嘉賓與觀眾只能通過微博吸引粉絲進行互動來實現節目任務。如果能夠引入網絡直播平臺,比如要求粉絲在當地城市地標完成一次快閃,這樣的互動呈現將會非常精彩。同時,網絡直播平臺也為電視綜藝提供很好的素材,比如,某直播平臺上的壞男孩搭訕直播,某直播平臺上的搞笑惡作劇直播等,都可以成為電視綜藝節目的內容。
技術永遠帶來更多的創新力。網絡直播平臺的出現,對電視節目制作方式以及電視節目的形態變化將產生深遠影響,而電視綜藝節目與網絡直播的結合,也將發揮電視節目專業視頻制作的優勢,并使直播平臺的價值得到更有效的運用。
[1]高雪新,李東.大眾媒體泛娛樂化及其影響[J].新聞世界,2013(5):50-51.
[2]張紅兵.掃黃打非辦嚴打涉“黃”網絡直播平臺[N].法制日報,2016-03-21.
[3]馬紫涵.從網絡直播看新媒體發展趨勢[J].參花(下),2015(4):151.
G2
A
2096-0360(2016)17-0051-02
劉 凱,廣西電視臺影視頻道副總監,三級編導,研究方向為電視節目編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