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古吳軒出版社,江蘇蘇州 215000
網絡信息時代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運營模式探討
王 琦
古吳軒出版社,江蘇蘇州 215000
網絡信息時代,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運營模式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利用效率低、網絡出版方式單一、編輯出版網絡平臺缺乏、網絡營銷理念不足、學術期刊網絡交互性不足等方面。為彌補這些不足,應該采取有效的改進對策:實現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管理網絡化,構建學術期刊信息資源整合系統,開展電子商務并擴大學術期刊發行量。實現學術期刊出版發行數字化,并推動印刷版業務與網絡業務密切結合。
網絡信息時代;學術期刊;編輯出版;運營模式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進步,將人們帶入網絡信息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運營也面臨新的機遇。學術期刊組稿、審稿、編輯、排版、印刷、發行等各環節,都受到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影響。因此,實際工作中應該順應這種趨勢,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出版發行工作效率,為人們獲取學術期刊信息創造便利。但不能否定的是,由于相關技術未能得到有效落實,一些制度不完善,技術應用和創新不足,當前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運營模式中仍然存在不足,需要改進和完善。從而更好順應網絡信息時代的要求,推動學術期刊的繁榮與發展。
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給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運營帶來全新變革。在這樣的背景下,更應該注重技術創新發展,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但由于相關制度不完善,一些工作人員的素質偏低,技術創新不足,目前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運營模式仍然存在不足,未能有效適應網絡信息時代的要求,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方面。
1.1信息技術利用效率低
當前,學術期刊基本實現編排一體化出版模式,通過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的有效利用,將編輯、校對、出版等工作融為一體,而工作重心則轉移到學術信息篩選和論文選題策劃方面,這對提高學術期刊論文質量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忽視的是,一些學術期刊信息技術的利用效率仍然比較低,利用網絡進行選題策劃、組稿、審稿、編排、校對、發行的學術期刊較少,制約工作效率提升。目前學術期刊仍然采用郵寄方式進行組稿、審稿、出版發行等,延長了學術期刊出版周期,導致最前沿的學術信息難以及時發布,也降低了學術科研成果的利用效率。
1.2網絡出版方式比較單一
當前,網絡出版方式主要表現為集中上網,通過加入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依托這些專業學術網站的技術實力和資源優勢,實現學術期刊上網的目的。但網絡出版方式比較單一,僅僅是紙質印刷版在網上的復制和重復。上網的方式簡單,將紙質學術期刊數字化處理后上傳至網上。雖然具有其合理性,能方便讀者獲取學術期刊信息資源,但缺乏特色,網上的學術期刊出版內容單一,缺乏新穎性,有必要采取措施改進和完善。
1.3編輯出版網絡平臺缺乏
未能結合網絡信息時代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網絡平臺。一些學術期刊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專業網站,難以實現編輯與作者、投稿人、讀者的網上交流與互動,難以通過專業網站進行組稿、審稿、編輯、出版、發行等。這種方式容易導致稿件征集和處理周期被延長,影響工作效率提升,降低學術科研成果的傳播速度,對提高學術期刊的辦刊效率也帶來負面作用。
1.4網絡營銷理念不足
學術期刊的主辦者,大多數缺乏市場營銷意識,未能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學術期刊的市場營銷活動。學術期刊上網發行的很少,即使是學術期刊營銷,也只有印刷版的刊物,幾乎沒有電子版的刊物營銷。學術期刊雖然公布網址、郵箱、電話等,但缺乏與作者、讀者的聯系和溝通平臺,網絡資源在學術期刊營銷中的優勢沒有充分挖掘出來,制約其綜合效益提升。
1.5學術期刊網絡交互性不足
網上學術期刊的信息量大,更新快,實效性明顯。同時還方便查詢和檢索,能不受時空限制的為不同讀者提供服務,方便學術交流。網絡空間具有明顯的交互性特征,但目前學術期刊沒有充分利用其優勢,學術期刊網站僅限于網上訂閱和宣傳。局限性比較明顯,例如,網上查詢功能不完善,沒有為編輯、作者、讀者三者之間構建完善的交流平臺,不利于調動讀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彌補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運營模式存在的不足,結合網絡信息時代的新要求,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采取相應的改進和完善對策。
2.1實現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管理網絡化
學術期刊網絡化不僅能提高其現代化水平,還能提高出版效率,為學術期刊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為此,應該結合網絡信息時代的要求,推動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管理網絡化,包括組稿、審稿、編輯、出版、發行等流程都實現網絡化。學術期刊要建立專業網站,構建網絡交流學習平臺,通過電子郵箱對稿件登記、送審、管理,并通過互聯網和局域網對稿件加工和編輯。通過期刊主頁、郵箱、遠程投稿系統約稿、組稿、修改和校對,利用網絡進行排版和發行,促進學術期刊的網絡化,提高學術期刊的現代化水平。
2.2構建學術期刊信息資源整合系統
建立信息資源整合系統,整合高質量的信息資源、獨特的信息分析工具、專業的信息管理軟件,根據學術期刊編輯出版要求,完善系統功能設置,使其具備檢索、提取、評價、管理、發表等多項功能,有效滿足編輯出版需要。這樣還能為編輯、讀者、作者之間的構建交流互動平臺,方便讀者獲取學術信息資源,有利于學術成果發表,推動學術期刊創新發展,并且還有利于提高學術期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2.3開展電子商務并擴大學術期刊發行量
實現學術期刊的數字化與網絡化,開展電子商務,方便讀者檢索和獲取論文信息資源,提高服務質量。網絡信息時代,學術期刊的傳播和發行面臨新機遇,為知識傳播提供載體和途徑,讀者通過互聯網就能便捷的獲取學術期刊資源,滿足研究和學習的需要。另外還要擴大網上發行業務,重視廣告宣傳,吸收會員,開辟電子公告板系統,吸引更多讀者,擴大學術期刊的影響力,促進其經濟和社會效益提升。
2.4實現學術期刊出版發行的數字化
網絡信息時代,學術期刊的創作、投稿、審稿、出版、發行、售后服務等環節,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這樣不僅能便利編輯、讀者、作者之間的聯系,還能加快學術期刊的生產和流通速度,節約出版發行成本,打破時空限制,為讀者提供便捷的服務。因此,要順應這種趨勢,推動學術期刊出版發行的數字化,重視計算機軟件和硬件設施建設,構建學習交流平臺,方便相互間的聯系。此外,隨著互聯網聯系的更加方便,用戶會不斷增加,學術期刊的發行范圍更大,有利于提高學術期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5推動印刷版業務與網絡業務密切結合
以提高學術期刊效益的最大化為目標,將網絡營銷和印刷業務有效結合起來,采用多種出版發行方式,不斷擴大影響力和競爭力。在重視學術期刊印刷前提下,注重網絡營銷方式的有效利用,將網上、印刷出版業務結合起來,有效適應市場變化發展情況,不斷增加讀者,擴大學術期刊的收入,促進其經濟社會效益提升。
總之,網絡信息時代,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有效利用,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運營模式也得到了根本轉變。學術期刊編輯出版面臨更多機遇,其運營模式也更加靈活。在這樣的背景下,學術期刊應該重視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構建具有特色的專業網站,實現學術期刊的網絡化和現代化。進而更好滿足人們獲取學術期刊資源的需要,推動傳統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運營模式的變革,也為學術期刊發展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1]閆群,張曉宇.近五年我國科技期刊運營模式研究綜述[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8):1030-1035.
[2]謝文亮.移動互聯網時代學術期刊的微信公眾號服務模式創新[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1):65-72.
[3]宋祥軍.網絡信息時代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和運營模式[J].昌吉學院學報,2005(2):49-51.
[4]李頻.數字時代社科學術期刊改革路徑的思考[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4),55-66.
[5]趙丹丹,孫玲.數字出版時代科技期刊編輯的研究與發展[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85-88.
G2
A
2096-0360(2016)17-0072-02
王 琦,古吳軒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