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惠平
寧德電視臺,福建寧德 352100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轉型的幾點思考
鐘惠平
寧德電視臺,福建寧德 3521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新聞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沖擊。在“互聯網+”日益發展的時代浪潮中,地方電視媒體只有依靠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主動迎接新媒體帶來的挑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地方電視媒體需要在保留品牌核心價值前提下,開辟并運營好微信公眾號平臺,同時在突發事件面前保持冷靜,才能促進傳統媒體在新環境中良性發展。
新媒體時代;地方傳統電視媒體;轉型;突發事件
實際上,對于我們國家來說,媒體行業已經走過了100余年的風雨路程,轉型與發展的工作一直在進行,每個時代的新聞人都在積極滿足各個時代受眾對于媒體的期待,而在當前“互聯網+”的新時期,地方媒體尤其應當注意積極創新的必要性,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謀求新聞媒體的轉型,且使轉型同傳統相接軌,實現二者的穩步融合,這是近期的目標,也是歷史的使命[1]。為了達到轉型效果,需要注意到下述幾個方面的內容。
無論如何強調地方媒體新聞的轉型,都不應當忽視地方媒體傳統的品牌核心價值,這種無形價值所可能帶來的收益是巨大的、前景是可觀的,它是傳統媒體進行轉型的核心動力[2]。以福建電視臺為例,它是福建省主流電視媒體,一直以來都是福建省內權威公正的媒體代表之一,坐擁福建省電視行業老大的位置。擁有省內先進的電視設備和精英人才資源,福建電視臺并沒有止步不前,而是隨時關注新媒體技術的變化,以綜合頻道權威欄目《福建新聞聯播》為例,2014年10月,該欄目基于品牌影響力基礎上,率先在省內開辟“福建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平臺,用更加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的語言強化時政新聞的可讀性,及時補充因《福建新聞聯播》時長限制不能播出的時政花絮,同時還與忠實受眾加強互動交流,而這種理解和交流,再加上其傳統的品牌影響力,都是有利于新聞欄目轉型的,事實上也是如此,《福建新聞聯播》借助自身品牌優勢,逐步奠定了它在全省新聞聯播類微信公眾號的權威地位。從這個例子可以說明,在“互聯網+”的全新時期,地方媒體轉型是一種必然趨勢,因此,地方媒體應當把握時代特點,借助自身優勢,讓品牌的影響力展現出來,使之依靠現代信息技術達到新聞媒體的數字化運營效果。
在品牌價值的促進之下,地方媒體若想真正做到新聞媒體的成功轉型,一定要注意到新媒體的應用,增加多終端傳播的可能性。為此,地方媒體需要積極更新觀念,借助互聯網思維達到媒體的再度創辦。應該說,所有的變革都從觀念的革新開始,按照喻國明教授的觀點:“互聯網的出現與發展,是對整個傳播體系構造的解構與重建”。傳播技術的革命,也是傳統媒體的機會。在新媒體的語境下,地方媒體一定要注意到互聯網思維的即時變化,借助極具開放性和連接性的互聯網思維,對自我進行重新塑造,不但要將新媒體當成是自身品牌生存的武器、傳播渠道拓展的助力,而且要注意到新媒體對于傳播服務對象的巨大吸引力,將新聞媒體中的內容傳播在新媒體平臺中進行思路的轉化,從“向受眾宣傳的傳統思維”轉化為“利用新媒體平臺為受眾服務新型思維”,強調用戶的體驗,以及新聞媒體和用戶的交流,增強關系傳播的可能性[3]。
3.1及時開辟微信公眾號平臺
地方媒體需要積極拓展新媒體方向的業務,以用于補充傳統媒體形式的不足,最終達到新聞媒體的整合傳播效果,這是轉型期的重點工作。隨著中央電視臺、省級媒體近些年來相繼推出了微博、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等媒體形式,為受眾提供了無比豐富的新聞資訊,穩定大量受眾群[4]。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浪潮中,作為地方傳統媒體,寧德電視臺也注意到這種變化趨勢,抓住機遇,趕上了轉型發展的末班車,于2015年10月推出了微博、微信公眾號,內容以寧德電視臺播放的新聞、專題為主,實行寧德兩套高清節目的網絡直播,開發電腦、手機登等不同終端的客戶端,實現多終端視頻直播,讓外地觀眾都能夠收看寧德電視臺的節目,擴大節目收視率和覆蓋面。
通過這些轉型實踐經驗可以總結出:地方媒體進行新聞媒體業務拓展時,可以實施下述幾種手段,其一,是組建相應的網站,突破傳統地方媒體覆蓋范圍不足的局限性弊端,使新聞媒體能夠同時做到網上直播、網絡點播以及對應的移動收看。其二,是開設基于新聞媒體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及時開發新聞客戶端,這一點無論對于電視廣播或者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而言都非常重要,有利于打破傳統的時間限制,做到資訊信息的即時發布,讓媒體同受眾做到雙向交流互動。借助這些新興媒體渠道,地方媒體會產生更多的新聞媒體發布機會,這些機會各具優勢,統一管理、多元應用下,可以達到全媒體、多終端的傳播效果,增加傳統媒體的影響力。
3.2新媒體的運營
為了保證地方媒體同全媒體工作特征相協調,一定要注意對傳統媒體形式加以重新建構,以便促進傳統和現代的協調運作。對于地方媒體而言,可以安排具有采編經驗的人員負責新媒體資訊管理工作,使之在微博、微信以及手機客戶端等方面發揮信息的編輯與發布作用。當出現某一值得報道的新聞事件時,新媒體板塊負責人應當要制作有別于傳統電視報道方式的新聞內容,以滿足受眾的需求[5]。例如:當遇到突發性新聞事件時,可以先用快訊的辦法在第一時間利用新媒體進行發布,用以確保新媒體碎片化閱讀的需求得到滿足,而接下來傳統媒體則應當給予富有深廣度的報道,二者互相補充、互相協調,繼續跟蹤報道,達到全媒體的整合傳播效果。
新媒體時代,“人人皆可參與,人人皆是記者”,遭受這種傳播環境的沖擊,受眾也由過去的圍觀者,成長為內容制造者和話語生產方式的參與者。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以幾何方式、裂變方式迅速傳遞開來,輕易實現隨時發布,即時更新。面對突發事件,微信用戶只要輕輕一按,就可以轉發或分享朋友圈,速度快、范圍廣是傳統媒體不能比擬的。地方媒體新聞欄目在做這方面報道內容時,除了時間上的快速以外,還要在突發事件面前要保持冷靜,需要把握合理的輿論導向,讓受眾得到真實的新聞、深度的分析,而不能僅僅為了搶時間而失去輿論導向的科學性,不能為了圈粉吸引注意而盲目轉載圖片、視頻,跟風炒作。
發生在福建省寧德市菊池商廈的火災事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15年9月16日11時27分,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菊池商廈一樓一間花藝店發生火災,產生大量濃煙往二樓擴散,殃及二樓東湖幼兒園,造成幼兒園部分師生不同程度的呼入性損傷及擦傷、驚嚇。整個事件第一手的消息、圖片、視頻是由網友通過朋友圈散布出來的。緊接著,全國各大網絡媒體在事實沒有得到求證的情況下,紛紛轉載、發布消息,新浪網新聞中心發布題為《福建寧德幼兒園起火 多名幼兒被2樓扔下》的新聞、中國網新聞中心發布題為《福建寧德幼兒園著火92名幼兒被從窗拋下》的新聞、網易新聞發布題為《福建寧德一幼兒園著火 小孩滿臉漆黑被抱出》的新聞……一時間,全國媒體一邊倒向幼兒園著火,幼兒受傷嚴重的輿論導向。類似還有霞浦母親虐童事件①,新媒體猶如一只無形的手,推動新聞事件不斷升級演變,甚至背離新聞事實,造成不良影響。
新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已不再是過去單純的信息采集者,在信息采集的過程中,由于各類非專業人士傳播信息的加入,更要對這些海量信息進行甄別。在持續關注某一新聞事件的基礎上,通過深入調查甄別求證各類信息,通過符合邏輯的梳理對新聞事件進行還原,將新媒體上各類碎片化的信息有效進行整合。同時,對新聞事件背后的真相進行深入挖掘,讓事實全面、平衡、客觀地呈現,減少受眾對事實判斷的不確定性[6]。
在新媒體環境中,傳統媒體的核心價值、新聞內容宗旨經過演化滲入到了新的環境格局中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聞工作者在新媒體時代里,應當對地方媒體的新聞媒體予以更多理性思考,利用“先進資源帶動落后資源,先進模式帶動落后模式”的大原則,對各項工作加以重新審視,使之在互聯網環境下產生復合發展的動力,這對于整個媒體行業的未來發展而言無疑是有重要歷史意義的。
注釋
①2015年9月8日,網絡上爆出福建霞浦一母親虐待親生女兒,用鞭子抽打孩子,用狗鏈拴住孩子并配發女孩面部受傷照片,消息一經轉載,立刻引起廣大網友關注,他們紛紛譴責女孩父母冷漠無情,要將女孩父母繩之以法。事實真相是:女孩母親是侏儒人,性格比較孤僻。女孩自小貪玩,父親上班時,母親無法管教,用皮包的帶子將女孩綁住,而不是狗鏈子。額頭上的傷是以前長癤子留下的。然而部分媒體和廣大網友在未經證實情況下,指責女孩父母,讓他們背負巨大的輿論壓力,最后導致女孩母親生病住院,讓這個原本不幸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1]辛夢霞.全媒體時代地方電視臺體育欄目的發展[J].湖北體育科技,2014(3):199-201.
[2]李丁.全媒體時代體育新聞教育的特征、困境與轉型[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5(6):524-529.
[3]王晶.新媒體時代地方民生新聞的生存與發展之道[J].西部廣播電視,2014(12):170.
[4]林中愷.新媒體時代地方臺新聞記者綜合素質發展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5(14):97-98.
[5]王井.地方新聞網站的社會責任及其評價探悉[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7):52-56.
[6]劉棟.新媒體環境下的記者角色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5(7):44-46.
G2
A
2096-0360(2016)17-0115-02
鐘惠平,新聞部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