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獻明 張 凱 張國華
中國.溫州醫科大學心理學系(浙江溫州) 325035 △通訊作者 E-mail:zghcnu@wmu.edu.cn
醫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拖延:學業延遲滿足的中介作用*
羅獻明 張 凱 張國華△
中國.溫州醫科大學心理學系(浙江溫州) 325035 △通訊作者 E-mail:zghcnu@wmu.edu.cn
目的:本研究以醫學生為被試,探討學業延遲滿足在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拖延間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養育方式量表、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量表和Aitken拖延問卷對653名醫學生進行問卷測量。結果:①醫學生學業拖延的性別差異不顯著,不同年級醫學生學業拖延的差異顯著(F=8.25,P<0.01);②父母教養方式中父母關愛與學業拖延顯著負相關(r=-0.23,-0.30;P<0.01),與學業延遲滿足顯著正相關(r=0.14,0.12;P<0.01),父母鼓勵自主與學業拖延顯著負相關(r=-0.16,-0.19;P<0.01),與學業延遲滿足相關不顯著(P>0.05),父母控制與學業拖延顯著正相關(r=0.22,0.23;P<0.01),母親控制與學業延遲滿足顯著負相關(r=-0.09,P<0.05),學業延遲滿足與學業拖延顯著負相關(r=-0.35,P<0.01);③中介效應分析顯示,父母控制直接正向預測學業拖延,父母關愛不僅可以直接負向預測學業拖延,還可以通過學業延遲滿足間接預測學業拖延,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26.7%。結論:父母教養方式、學業延遲滿足均可影響學業拖延,且學業延遲滿足在父母關愛與拖延行為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父母教養方式;學業拖延;學業延遲滿足;醫學生
學業拖延是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國內學者調查發現,至少30%以上的大學生存在學業拖延情況[1]。學業拖延不僅會影響個體的學習成就[2],還與壓力、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密切相關[3],而且還可能進一步影響個體的身體健康[4]。至于拖延的成因,自我調節理論認為,拖延與自我調節失敗有關[5-6],自我控制能力差是導致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7-8]。
父母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國內外的研究均表明,拖延與父母教養方式有關[9-14]。Milgram和Toubiana的研究發現,父母專制的教養方式與拖延顯著正相關,即父母越專制,其子女拖延程度越高[9]。國內一些研究者發現,父母關愛、鼓勵自主等積極教養方式與拖延顯著負相關,父母控制的教養方式則與拖延顯著正相關[12-13]。在關愛、鼓勵自主的教養方式下,父母關心子女的感情和行為,與子女保持親密良好的互動并鼓勵子女,有利于子女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相反,在過度控制的教養方式下,父母以壓制的態度對待子女,容易導致子女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15]。這提示父母教養方式可能通過自我控制變量影響學業拖延。
學業延遲滿足專門針對學習情境而提出,指學生為了追求更有價值的長遠學習目標而放棄或者推遲即時需求的滿足[16]。在Bembenutty等人看來,學業延遲滿足是學生自我調節系統的組成成分,反映了個體的自我調節與控制能力。已有研究發現,學業延遲滿足與學業拖延之間存在負相關[17]。學業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學生,其自我控制能力強,自我調節水平高,在面對各種即時滿足的誘惑時,能夠排除干擾,選擇完成更有長遠價值的學業任務,降低學業拖延行為的產生。同時已有研究還發現,延遲滿足也受父母教養行為的影響[18-19]。崔繼珍發現,中學生的學業延遲滿足與父母關心理解等教養方式顯著正相關,而與嚴厲懲罰、拒絕、否認、偏愛等教養方式顯著負相關[18]。
綜上所述,父母教養方式、學業延遲滿足與拖延之間彼此相互聯系。嚴厲懲罰、拒絕、否認、偏愛等消極教養方式不利于學生學業延遲滿足能力的發展,而情感溫暖、關愛、鼓勵自主等積極教養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學業延遲滿足能力的發展;同時,良好的學業延遲滿足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對自己學習行為的監控和調節,進而可以減少學業拖延行為的產生。這提示學業延遲滿足可能在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拖延間起中介作用。醫學生因其專業特點和未來職業特點,要求及時果斷,容不得半點拖延[13]。因此,本研究以醫學生為對象,以拖延的自我調節理論為基礎,擬探討學業延遲滿足在父母教養方式與拖延之間的中介作用。
1.1 對象
采用方便整群取樣的方法,在溫州市某醫科大學抽取22個班級,共664名醫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獲得有效問卷653份(98.3%)。年齡18~23歲,平均(20.7±1.3)歲。男生279名,女生368名,有6名未填性別;大一學生298名,大二學生152名,大三學生203名。
1.2 方法
1.2.1 Aitken拖延問卷(Aitken Procrastination Inventory,API) 由Aitken于1982年編制,陳小莉等人修訂[20]。問卷共19個題目,單一維度。采用Likert 5點評分,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記1~5分。得分越高,拖延程度越重。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Cronbach'α系數為0.83。
1.2.2 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量表(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Scale,ADOGS) 由張偉娟等人[21]根據Bembenutty的學業延遲滿足量表修訂而成,包含娛樂延遲滿足和興趣延遲滿足兩個維度,共8個題目。采用Likert 5點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越傾向于延遲滿足。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83,兩個維度的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72、0.80。
1.2.3 父母養育方式量表(PBI) 由Parker根據依戀理論編制,楊紅君等[22]進行了中文版的修訂。量表分母親版和父親版,各由23個題目組成,包含關愛、鼓勵自主和控制3個因子。采用4點評分,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別記為0~3分。母親版和父親版量表3個因子的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85、0.79、0.78和0.87、0.82、0.78。
1.2.4 施測過程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施測,由受過培訓的主試,統一指導語,強調保密原則,現場匿名獨立填寫,當場收回。
1.3 統計處理
采用SPSS 15.0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相關分析,使用AMOS 7.0構建潛變量中介模型進行中介效應分析。
2.1 醫學生學業拖延狀況
醫學生學業拖延得分均值為(2.44±0.51)分,略低于中間值3。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發現,學業拖延的性別差異不顯著;而年級差異顯著,大二和大三學生學業拖延得分要高于大一學生,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和年級醫學生學業拖延比較(±s)

表1 不同性別和年級醫學生學業拖延比較(±s)
注:*P<0.05,**P<0.01,下同
項 目 男 女 大一 大二 大三學業拖延 2.45±0.53 2.44±0.50 2.36±0.51 2.52±0.51 2.52±0.49 F 0.01 8.25**
2.2 父母教養方式、學業延遲滿足與學業拖延的相關
見表2。父母教養方式各維度與學業拖延的相關均顯著,其中母親關愛、父親關愛、母親鼓勵自主、父親鼓勵自主與拖延顯著負相關,母親控制、父親控制與學業拖延顯著正相關;學業延遲滿足總分及兩個維度與學業拖延均顯著負相關;除興趣延遲滿足與母親關愛外,學業延遲滿足及兩個維度與母親關愛、父親關愛均顯著正相關,與母親鼓勵自主、父親鼓勵自主相關均不顯著,學業延遲滿足及娛樂延遲滿足與母親控制顯著負相關,娛樂延遲滿足與父親控制顯著負相關。

表2 父母教養方式、學業延遲滿足與拖延的相關(r)
2.3 中介效應檢驗
構建父母教養方式、學業延遲滿足與拖延的潛變量中介模型。父母教養方式的3個因子、學業延遲滿足、學業拖延設為潛變量。由于拖延問卷是單維結構,采用平衡取向的主成分分析法將項目打包成兩組,作為拖延觀測變量。其余各個潛變量的觀測變量設置如下:父母關愛由父親關愛和母親關愛構成,父母鼓勵自主由父親鼓勵自主和母親鼓勵自主構成,父母控制由父親控制和母親控制構成;學業延遲滿足由娛樂延遲滿足和興趣延遲滿足構成。模型擬合指數結果見表3,各項擬合指數尚可,模型可接受。其中鼓勵自主對學業延遲滿足和拖延的路徑系數均不顯著,父母控制對學業延遲滿足的路徑系數也不顯著,因此考慮刪除這3條路徑。修正后的模型見圖1。結果顯示,修正后的模型可接受。以AIC和BIC作為模型比較的參數指標,其數值越小,表示模型越精簡[23]。比較假設模型和修正模型發現,修正后的模型AIC和BIC值更小,表明修正模型更精簡準確,因此接受修正模型。
圖1顯示,父母關愛、父母控制和學業延遲滿足對學業拖延的路徑系數均顯著;父母關愛對學業延遲滿足的路徑系數顯著。采用bootstrap法檢驗中介效應,結果顯示父母關愛通過學業延遲滿足影響拖延的中介效應值為-0.08,其95%置信區間為[-0.12,-0.01],置信區間不包括0,中介效應顯著[24],并且中介效應占總效應量的26.7%。

表3 模型擬合指標

圖1 修正后的中介模型及其標準化路徑系數
本研究結果顯示,醫學生學業拖延得分均值略低于中間值3。醫學生學業拖延的性別差異不顯著,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25]。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大二和大三學生的學業拖延程度要高于大一學生,這與楚翹等人的結果也基本一致[25],相比于大一學生,大二大三學生可能已適應大學學習和生活,更容易產生懈怠心理而導致更多的學業拖延。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醫學生的學業延遲滿足與拖延顯著負相關,且能負向預測拖延。學業延遲滿足作為一種重要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學生自我調節系統的一部分,而拖延是自我調節失敗的結果。因此,學業延遲滿足水平低的學生,其自我控制能力差,有更多的學業拖延行為,該結果支持了拖延的自我調節理論。以往的研究也發現學業延遲滿足與自我調節學習等自我調節變量顯著正相關[26]。這意味著學業延遲滿足能力高的學生,其自我調節能力也高,因此在面對學習任務時更能集中注意于學習任務上,擅于對自我的學習行為進行監控和調節,能更好地避免學業拖延行為的產生。
在父母教養方式與拖延的關系方面,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父母關愛與拖延顯著負相關,且負向預測拖延行為,這與以往的結果一致[12-13]。父母關愛的教養方式能夠讓子女感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讓他們更有信心去完成任務,而不用擔心失敗后的負面評價,減少了拖延行為;父母控制與拖延顯著正相關,且正向預測拖延,這也與以往的結果一致[12-13]。父母過多的控制可能導致子女對父母產生較多的依賴,在面對學習和工作中的任務時缺乏獨自解決的自信,可能選擇以拖延回避的方式來應對。父母鼓勵自主雖然與拖延呈顯著負相關,但其預測作用不顯著??赡艿脑蚴歉改腹膭钭灾鲗ν涎涌赡艽嬖诜较蛳喾吹碾p重作用[12]。一方面父母鼓勵自主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權,有助于促進孩子自我效能感、自我價值等自我系統的提升,以往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自我價值等自我系統與拖延顯著負相關[10,12],這意味著父母鼓勵自主可以降低拖延行為的產生;而另一方面,如果學生有較多的自主權,而其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弱,不擅于制定和執行計劃,不能將注意力集中于任務上,反而可能導致更多拖延行為的發生。
本研究中介效應分析的結果表明,父母關愛不僅可以直接影響學業拖延,還可以通過學業延遲滿足間接影響學業拖延,即學業延遲滿足在父母關愛與拖延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關愛的教養方式下,父母給予子女更多的關愛和理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在面對即時滿足與延遲滿足的選擇時,更傾向于選擇長遠價值,即使選擇錯誤,父母也會以理解支持的態度教育子女如何以正確的方式選擇,因此在這種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子女有較好的延遲滿足能力[27]。較好的學業延遲滿足能力有助于促進個體自我調節系統的發展和完善,能夠對自我的學習行為進行有效調節和控制,進而減少學業拖延行為的發生。
綜上,學業延遲滿足可以很好地預測拖延行為,學業延遲滿足在父母關愛和學業拖延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結果從自我調節的角度部分解釋了父母教養方式與拖延的關系。
[1]徐明津,楊新國,吳柑瀾,等.大學生應對方式、學習倦怠與學業拖延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2):243-245
[2]Seo E H.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rocrastination,flow,and academic achievement[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1,39(2):209-217
[3]Stead R.,Shanahan M J,Neufeld R W."I'll go to therapy,eventually":Procrastination,stress and mental health[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0,49(3):175-180
[4]Sirois F.Is procrastination a vulnerability factor for 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Testing an extension of the procrastination-health model[J].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15,38(3):578-589
[5]Steel P.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7,133(1):65-94
[6]王思,曹佃省.高中學生的自我決定動機與學業拖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10):1487-1490
[7]陳貴,蔡太生,胡鳳姣,等.中學生的拖延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20(4):571-573
[8]王亞琳.自我控制團體輔導對研究生學業拖延的改善[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2):208-210
[9]Milgram N,Toubiana Y.Academic anxiety,academic procrastination,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1999,69(3):345-361
[10]Pychyl T A,Coplan R J,Reid P A.Parenting and procrastination: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ocrastination,parenting style and self-worth in early adolescence[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33(2):271-285
[11]馬欣儀,凌輝,張建人,等.大學生拖延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的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19(5):675-680
[12]唐凱晴,鄧小瓊,范方,等.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拖延:學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2(5):889-892
[13]陳洪巖,孫麗君,楊世昌.醫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拖延行為的關系:完美主義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5,23 (3):548-552
[14]張萌,陳英和.父母教養方式與拖延:完美主義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11(2):245-250
[15]Pettit G S,Bates J E.Family interaction patterns and 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s from infancy to 4 year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9,25(3):413-420
[16]Bembenutty H,Karabenick S A.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1998,10(4):329-346
[17]張云霞.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學業延遲滿足與學業拖延的關系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2
[18]崔繼珍.中學生學業延遲滿足及其成因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19]Russell B S,Londhe R,Britner P A.Paren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J].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3,22(4):471-478
[20]陳小莉,戴曉陽,董琴.Aitken拖延問卷在大學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1):22-23
[21]張偉娟,馮利敏,張鳳娟.大學生學業延遲滿足量表的修訂[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3):392-394
[22]楊紅君,周世杰,楚艷民,等.父母養育方式量表(PBI)中文版的初步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17(4):434-436
[23]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49-50
[24]方杰,張敏強.中介效應的點估計和區間估計:乘積分布法、非參數Bootstrap和MCMC法[J].心理學報,2012,44(10):1408-1420
[25]楚翹,肖蓉,林倩.大學生拖延行為狀況與特點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8):970-972
[26]Bembenutty H.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gender differences,and expectancy-valu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9,46(3):347-352
[27]李子寅.初中生學業延遲滿足、學業自我概念及父母教養方式的關系[D].保定:河北大學,2013
http://www.cjhp.com.cn/
Parental Style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mong Medical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Luo Xianming,Zhang Kai,Zhang Guohua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Objective:To examine the medicating role of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procrastination among medical students.Methods:653 medical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in Wenzhou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Aitken Procrastination Inventory and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Scale.Results:①The difference of medical students'procrastination between gender was not significant(P>0.05),while the differences of medical students'procrastination among grade was significant(F= 8.25,P<0.01);②Parental care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r=0.14,0.12;P<0.01)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procrastination(r=-0.23,-0.30;P<0.01),parental autonomy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procrastination(r=-0.16,-0.19;P<0.01),parental control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r=-0.09,P<0.05),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rocrastination(r=0.22,0.23;P<0.01);③Mediation effect analyses showed that procrastination was directly predicted by parental control and procrastination was not only directly predicted by parental care but also indirectly predicted through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The mediation effect accounted for 26.7%of the total effect.Conclusion:Procrastination is influenced by parental styles and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Furthermore,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in the link between parental care and procrastination.
Parenting style;Procrastination;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Medical student
R395.9,B844.2
A
1005-1252(2016)09-1377-05
10.13342/j.cnki.cjhp.2016.09.025
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編號:Y201431945)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