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張麗瓊
那些比鞋子還貴的鞋墊
文 北京/張麗瓊


這里說的鞋墊,可不是你鞋子里的那種普通墊兒,它可能比你的鞋子還貴。伴隨越來越多功能性鞋墊的誕生,你甚至會驚訝和欣喜于設計師們的“腦洞大開”。
來自加拿大的一種新型技術性減肥裝備——ThinIce(薄冰)背心和鞋墊,由以石墨為基礎的可以接觸皮膚的材料制作,鞋墊和背心上分布的溫度感受器會覆蓋在身體的目標區域。身體的神經受體會提醒用戶的身體處在寒冷中,從而引發代謝反應,讓多余的卡路里自動燃燒,幫助用戶減肥。
ThinIce背心重兩斤左右,充滿電時可供電6~8小時,而鞋墊可供電4~8小時。該產品還在美國網站indiegogo上眾籌,用戶可用75美元獲得背心或鞋墊,125美元獲得整套ThinIce,預計在今年12月收到。
荷蘭一個創業團隊開發了一款智能鞋墊uGale,可以把空氣吹到鞋的死角部位來防止出汗和腳臭。該鞋墊還可降低鞋內溫度防止細菌滋生以防止腳氣。你還可以通過Android或iOS設備來控制氣流,天冷的時候它還可為你提供最高40攝氏度的溫熱氣流。
在腳尖和腳跟部位,這款鞋墊也提供足弓墊和減震墊,它還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目前這款鞋墊在Kickstarter上發起了眾籌,218美元一副,包括一雙鞋墊和一個無線充電器。
Sols是一家想用3D打印鞋墊改變人們走路方式的企業。近期獲得了 1110萬美元融資。Sols創始人為KeGAn Schouwenburg,目前該公司與醫生進行合作,為足部畸形群體提供訂制鞋墊。Sols的技術核心在于其收集數據的方式,據悉,他們只需3張照片,就可以知曉消費者的足部數據,并且利用3D打印技術生產訂制鞋墊。從打印到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前后大概需要6天時間。
這是國內兩家公司正在研究的一個產品,據悉將為足踝骨科治療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以糖尿病足來說,傳統的治療更多的是通過手術對骨骼切割,雖然短期內會有改善,但術后會出現風濕病、關節炎等后遺癥。若使用3D打印理療鞋墊,上述問題都不會存在。通過3D打印精確制造的理療鞋墊,不但可以在先期緩解病人病痛,通過長久使用,甚至有可能治愈疾病。據悉,該款產品預計近期面世,一雙售價在1000元左右。
GTX公司設計的 Smart Soles鞋墊擁有強大的防水技術,內置GPS模塊,隱蔽性及追蹤能力都稱得上一流。鞋底泡沫處還加入了多頻調制解調器以及充電電池,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高山、甚至河中)都可以持續工作。
在另一端,Smart Soles用戶的家人可以通過任意瀏覽器或者與之相連接的應用程序來查看最新位置記錄。全新智能鞋墊共有三個不同版本,幾乎可以覆蓋所有的鞋子碼數。用戶可以通過自行修剪來適應不同的鞋子大小。據悉,Smart Soles平放5~10分鐘即可充滿電,可使用5天左右,售價為299美元。
這種充電鞋墊目前德國和美國都在研究。
美國生產的這款發電鞋墊是與鞋子外部一個電池組連接在一起,通過一種機械裝置轉換行走直線運動產生的動能,驅動一個微型發電機運行產生電能。它還包含著一個USB端口,允許對多種電子設備進行充電。
德國生產的這款鞋墊則是通過無線傳輸器向電子傳感設備供電,發電裝置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震動感應器,腳后跟碰觸到地面,可以利用震動產生電能;另一部分是擺動感應器,當雙腳晃動時,可以利用擺動產生電能,就算不走動原地跺腳也可以充電。
許多人都喜歡跑步,但方法不正確,會給身體帶來傷害,Stridalyzer智能鞋墊就可以教你如何正確地跑步而不會受傷。Stridalyzer在鞋墊上內置了許多枚傳感器,跑步時墊上它即可監測你的著地和離地姿勢,還能通過App實時查看腳部受力情況,當它檢測到問題時或腳步受力發生了變化,你就會收到視覺和音頻的警報,為你提供指導。
同樣擁有該功能的還有名叫profile MyRun的智能鞋墊。它除了以上功能外,還支持你把數據分享到profile MyRun社區進行交流。
Digitsole是一款智能調溫鞋墊,當鞋墊的溫度低于預設溫度時,鞋墊就會自動加熱,保持恒溫,給每只腳掌送去別致的“關懷”。通過鞋墊的傳感器,用戶可以在APP中隨時查看自己當日行走的步伐數和距離,測算出消耗掉的卡路里。Digitsole最佳狀態時可加熱至40℃,“滿血”狀態開啟后,可續航7~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