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強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焦作 454000)
關于散料輸送設備運維管理系統的研究
李六強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焦作 454000)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和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業的競爭也日益加劇,在這樣的背景下,各行各業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行業間協作不斷加深。在這其中,散料輸送行業也在發生著變革,散料輸送企業越來越專注于輸送業務和基礎設備的擴大,而把輸送系統的維保內容交給專業廠家進行管理實施,從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節約成本的目標。
散料運輸設備;運維管理
目前,已經有部分軟件廠家開發了設備點巡檢、設備管理、設備缺陷等管理軟件,但是軟件是以軟件廠家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想法進行設計編程的,缺少散料輸送專業技術,難免出現華而不實的問題,不能真正適合輸送設備的維保作業。同樣,部分散料輸送企業也編制了一套設備運維管理的模式,但是,大都通過開會傳達、現場筆記、電話聯系等方式進行管理,管理效率低下,操作不方便,而且漏洞百出,不能進行數據分析,進而造成設備缺陷的漏報、延報、檢修不及時等問題,不能為輸送設備進行及時有效的維保服務。所以就很有必要由輸送設備專業人員和軟件編程人員結合開發出一套既具有散料輸送專業技術,又具有簡潔方便的操作界面的散料輸送設備運維管理系統。
(1)設備運維綜合管理系統是針對企業的散料輸送設備運行維護運維管理的實施系統,該系統的實施有助于公司對現場設備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測,掌握設備的健康狀態,及時發現設備缺陷,進而為客戶提供專業快捷的技術預警提示和咨詢服務,使設備故障率降到最低水平,最大限度的延長設備壽命,降低設備運營成本;同時,設備運維綜合管理系統的開發,也將使輸送行業告別運維管理“傳達靠開會”、“缺陷靠筆記”的時代,實現扁平化的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運維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軟件化,從而促進散料輸送行業的現代化、自動化,降低散料輸送設備運營成本,提高散料輸送設備能效,增強輸送企業全球競爭力。
本系統由服務器、信息采集器、紅外通信座、設備區域信息卡等組成,系統軟件按照C/S加B/S方式工作。

圖1
(2)以信息采集器、信息采集卡、紅外通信機等電子信息設備作為生產運行區域基礎數據的采集設備,以現場生產動態數據為信息資料,各班組巡查人員、運行人員、檢修人員及生產安全管理人員按計劃對生產環節進行檢查時,用手持式信息采集器搜集生產運行的狀態表象和相關參數,將實時信息通過電話網、計算機網絡傳送到中心服務器,管理人員通過管理終端及時了解和掌握生產運行狀況;對于生產過程實時信息及異常情況,利用系統軟件對其進行整合分析。一旦發現狀態異常現象、數值有偏離傾向,就會向相關人員發出預警提示。同時,利用系統對故障進行診斷和處理,通過計算機網絡及手機短信的方式,將信息自動傳遞給相應的管理人員,使管理人員遠離生產區域也能隨時查詢并掌握各個現場的最新情況,即使出差在外或節假日,都能第一時間了解到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況及崗位人員的工作情況,對生產中出現的異常情況作出快速處理,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杜絕管理上的人為疏忽。
(3)研究方法很重要。研發人員:①收集資料:深入散料輸送企業,與管理層進行溝通,充分了解管理層對設備運維管理的預期目標和想法,然后同一線員工進行座談,了解操作人員對設備運維管理的需求和想法;②在收集資料、分析數據的基礎上,結合我公司多年的設備運維經驗和煙臺港集團有限公司多年的設備運營經驗,制定設備運維綜合管理系統的構架和模塊方案,編輯數據流線路和控制邏輯關系,為詳細編程做好結構和邏輯準備;③編程人員在研發人員的協助下完成軟件系統的編程,并進行各種功能的測試,形成一套初級版本的平臺系統;下一步就是煙臺港西港區作業站現場安裝調試軟件系統和硬件,調試完成后,交由煙臺港西港區作業站現場人員進行試用,試用過程中結合現場使用條件和操作人員反饋問題進行反復修改優化軟件系統,最終形成一套技術可靠、功能強大、操作簡單方便的設備運維綜合管理系統,使客戶滿意并認可我們的產品。
技術路線也對設備運維管理系統的研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設備運維綜合管理系統是規范化、標準化散料輸送設備運維管理的一種工具:①要列出要實現的最終目標和效果,這些信息通過和客戶溝通、已有經驗等途徑獲得;②根據最終目標和效果,設計系統界面和操作方式;③根據系統界面和操作方式,設計數據流程和控制邏輯,同時完成數據庫的結構設計;④進行輸入數據的功能調試,反復修改優化,直到實現最終目標和效果。
(4)設備運維管理系統對人員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對于巡檢率高、巡檢質量好的班組、個人,要積極表彰鼓勵,并將其成功經驗在其他班組進行推廣和普及,從而帶動整個操作班都能實現高的巡檢率和巡檢質量,使整個皮帶機運行維護工作得到質的飛躍。
還要注意其它問題:
①溝通協商制定科學合理的巡檢班次計劃。這里面要考慮設備運行維護的客觀需要,現場散料輸送系統的實際條件,現場操作人員的主觀意愿、領導層對運行維護目標的期望等因素,綜合考慮,與各方人員充分溝通協商,最終形成一套能兼顧大多方面的巡檢班次實施計劃。
②對于巡檢中的問題,還要繼續深入開展培訓,讓更多巡檢人員能充分熟悉點巡檢流程,同時隨時跟蹤點巡檢進度,及時解答點巡檢人員的疑問,解答點巡檢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指導現場操作人員積極完成點巡檢任務。
③建立或引進專門的專業化皮帶機運行維護隊伍,提高點巡檢的質量,更加全面的覆蓋設備的各個角落,使設備巡檢無死角,從而保證設備長期健康穩定運行,保證散料輸送系統正常運營作業。
另外,派駐具有豐富設備運維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現場運維技師到散料輸送企業,深入生產一線,積極配合企業領導層安排,服務現場生產任務,協助現場操作人員和巡檢人員完成日常巡檢任務,并培訓一批能夠熟練掌握系統操作,并具備一定專業技術能力的現場維保人員;積極協助散料輸送企業相關部門完成缺陷處理流程的優化工作,最終形成一套適合現場實際需要的、科學合理的缺陷處理流程;積極協助散料輸送企業相關部門制訂設備運維管理的相關日常規范和制度,使設備運維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使之真正服務于設備管理。
同時,使缺陷處理流程真正實現閉環,通過定期的巡視和專業檢測,發現設備存在的故障或即將產生故障的趨勢,從而把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以最小的維護成本,實現設備的健康穩定運行,進而避免發展成大的故障甚至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在完成設備點巡檢系統的主要功能和缺陷處理流程的基礎上,潤滑模塊的擴展功能有助于現場需要潤滑的設備得到很好的潤滑保養,形成產能后將使整個散料輸送系統的所有潤滑點得到定期的潤滑保養,保證需要潤滑的設備保持最佳工作狀態;最大限度的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設備運營維護成本;精密點檢投入使用后將使現場主要設備(如皮帶機驅動裝置、卸料車行走機構等)得到專業化、精密化的檢查檢測,實現設備劣化傾向預測預警,并能根據點檢數據設置科學合理的檢修保養周期。
(5)設備檔案管理是設備管理資料管理的其中一部分,它的研究有助于設備管理信息化,電子化,形成產能后將對所有設備進行全壽命周期管理和記錄,極大的方便了客戶對設備信息的查詢和維保、備品備件的采購工作。
同時,設備運維專家系統的研究能為設備檢修提高專業、快捷的技術支持,使檢修工作更加便利,形成產能后將對設備缺陷的處理起到很重要的指導作用,也可以作為皮帶機巡檢維護人員的培訓教材使用。
設備技術經濟分析模塊的研究能實現設備管理的經濟分析,形成產能后將把所有設備運維相關的備品備件、潤滑油、人工等成本進行統計,生成月、季度、年度的成本報表,同時也為財務預算提供參考依據,對提高運維效能、降低運維成本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TH232
A
1004-7344(2016)09-0274-02
201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