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中勝
(賓陽縣大橋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廣西賓陽 530408)
關于幾種新農藥防治稻瘟病藥效試驗的探討
韋中勝
(賓陽縣大橋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廣西賓陽 530408)
水稻稻瘟病是威脅我國水稻種植的重點病害之一,一旦爆發,會使水稻減產10~30%,甚至絕收,經濟損失嚴重。目前主要是采用農藥防治稻瘟病,本研究對幾種不同的農藥防治稻瘟病的效果進行了研究,優化得到最佳的農藥和使用方法。
水稻稻瘟病;農藥防治;藥效試驗
水稻種植一直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和地位,其產量與質量直接關系到我國農業的總體收入情況。稻瘟病是一種真菌性水稻病害,屬于叢梗孢目、半知菌亞門孢科,屬于囊菌亞門類,其與紋枯病、白葉枯并列成為三大主要病蟲害。尤其在我國南北方地區,該病害是影響水稻產量的主要方面,而且在整個生育期都有可能發生,貫穿全程且危害較大,涉及葉片、秧苗、穗頸等大部分部位,又稱之為葉瘟、苗瘟、節瘟和穗頸瘟。尤其在穗頸發生病變時,就會形成花白穗、白穗,造成粒重的下降和癟粒的增加,影響水稻的品質和產量,據相關資料顯示,出現這種情況,水稻一般會減產20~30%,嚴重的還要上升10~20個百分比,甚至顆粒無收的現象也會出現,這不僅僅影響農民的收入,也對農村水稻產量產生較大的震蕩,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必須找出造成水稻稻瘟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針對性舉措,促進我國農業和經濟的健康發展。
1.1 氣候方面的因素
在水稻的抽穗期到灌漿期,如果土地濕度大和溫度過低就會增加稻瘟病發生的幾率,據資料統計,最容易發生稻瘟病的溫度為24~28℃之間,濕度一般大于90%,所以,水稻從抽穗到灌漿期間的雨水和氣溫非常重要,這些對于稻瘟病的發生都有著直接的影響。
1.2 選擇品種不合適的水稻
農村由于缺少農業方面專業人才的指導,所以在種植前,沒有很好的對水稻種子進行科學的遴選,往往一個品種年年種植,造成水稻稻瘟病年年積累抗原,而同時水稻品種的抗病性卻在不斷減小甚至完全消失,如果這些種子不能及時采取措施,繼續連年種植,就會導致水稻稻瘟病的逐年不斷加劇。
1.3 稻瘟病得不到很好的重視
由于專門的指導人員和農村種植人員知識水平的低下,往往對水稻稻瘟病的認識還處于比較低的認識層次,有的僅僅作為普通的病蟲害來進行防治,有的甚至不作處理,認為這是局部情況,很難有人員想到采取一些超前的舉措進行干預和防治,導致一旦稻瘟病出現,很快的時間和空間內出現病情的蔓延,面積不斷的擴大,局面難以控制,水稻的減產成為必然。
1.4 采取不科學的管理措施
主要表現為前瞻性不夠,比如:插秧過程中不注意插秧的密度,密度太大就會造成成長過程中透風性和通風性不夠好,影響了水稻的健康成長。還比如在施肥過程中,施用較多的氮肥或者肥料的分布不均也會造成細胞內氮碳比例失調,導致水稻的抗病性下降很快,減小硅質化,這種管理不當也是誘導水稻出現稻瘟病的原因。
2.1 試驗田概況
試驗選擇在××市×××縣,水稻品種為Y兩優8號,栽培條件均勻一致,試驗田肥力中等,符合當地的農業實踐。
2.2 試驗試劑
A:32.5%阿米妙收 SC,B:30%愛苗 EC,C:40%稻瘟靈可濕性粉劑,D:25%咪鮮胺乳油,E:75%拿敵穩WG,F:2%春雷霉素液劑,G:45%戊唑醇·丙環水劑。
2.3 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7個處理,1個對照,每個處理重復三次,共24個小區。每種農藥的施藥量見表1。根據小區用藥量兌水,進行均勻噴霧,葉瘟發病初期噴藥1次。

表1 試驗處理
2.4 試驗調查方法
施藥前調查發病基數,分別在施藥后1d、7d、14d調查稻瘟病的發病情況,每小區對角線5點取樣,記錄總株數、病株數以及病級數,計算防治效果。水稻稻瘟病病害分級標準見表2。防治效果(%)={1-(空白對照區藥前病指×藥劑處理區藥后病指)/(空白對照區藥后病指×藥劑處理區藥前病指)}×100。

表2 水稻稻瘟病病害分級標準
2.5 結果與分析

表3 幾種藥劑防治稻瘟病的田間效果表
由表3可知40%稻瘟靈可濕性粉劑和75%拿敵穩WG的平均防效最好,藥后1d、7d、14d的防效分別為:71.56%、78.00%、84.99%;70.76%、75.99%、84.22%。25%咪鮮胺乳油和45%戊唑醇·丙環水劑的防效相對較差,14d后的防效低于80%,以上試驗結果僅針對本次試驗,對于不同的地區、氣候以及水稻品種的不同,藥效的防治效果也不同。
3.1 篩選出優良的水稻品種
試驗證明,稻瘟病的病菌具有波動性、易變異性和多樣性,簡單的說,就是再高品質的水稻種子連續進行推廣,均會出現稻瘟病的現象。所以,在選擇水稻品種時,要選擇那些抗病性較強的好的品種,這種方法最為高效、經濟,當然也沒有絕對抗病性較強的品種,這種強和弱也僅僅是相對的。有的時候即使在原來種植地段種植,只要溫度和濕度適宜,即使抗病性較強的種子仍然會感染稻瘟病,所以后期的防治工作仍然不容忽視。
3.2 種植者要增強防治意識
針對農村中職人員素質較低的現象,要組織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和學習,把稻瘟病產生的機理,顯性的癥狀和影響因素、防治對策進行介紹,加強種植人員的防治意識,就能有效預防稻瘟病的擴散和發生,要讓種植人員認識到該病對于水稻的破壞力,并督促其及時采取針對性舉措進行防治。同時在種植整個過程中,都要非常注意濕度和溫度的影響,保證水稻的間距,保證水稻充分享受通風和透氣,施肥過程中也要注意碳氮平衡,提高抗病性,減少稻瘟病發生幾率。
3.3 種植原則要科學正確
要善于總結種植過程中的一些經驗教訓,要及時收集一些數據和常識,對于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要善于找出來。比如對于經常發生稻瘟病的地域要特別注意:①要做到盡量不要在本塊土地上進行種植,即使要種植也要采取科學措施,少種或者更換成另外一種水稻品種;②可以超前做到水稻種子的消毒防病工作,對于帶有病毒基因的種子全部不能使用。還比如對于一些種植大戶來說,大面積的栽種要盡量避免采取過于單一的品種,同一塊地點最好種植兩種以上的品種。
3.4 消滅稻瘟病病源
該病之所以傳播較快,主要是因為病菌的傳播速度快,所以影響很致命,一旦蔓延很難被消滅,其主要借助空氣進行傳播,病源到哪里,哪里就可能感染,所以對于上一年的發生稻瘟病嚴重的地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舉措,次年在溫度和濕度適宜的情況下,發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這其實也是一種惡性循環。處置方法就是對稻草進行焚燒處理,杜絕稻草還田,并要將稻田的土地進行深耕,從源頭上消滅稻瘟病的病源。
目前,水稻稻瘟病的控制措施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但是稻瘟病菌已經對部分農藥產生了抗藥性,為此,在農藥的使用上應盡量選用最新的農藥品種。本研究中的幾種試驗藥劑藥效試驗結果可知,40%稻瘟靈可濕性粉劑的藥效最好,可在本地推廣使用。總之,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藥劑,以確保水稻的穩產,確保市場供應,實現社會穩定。
[1]王鎖牢,李廣闊,高海峰,等.幾種殺菌劑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J].新疆農業科學,2013,50:638~641.
[2]張 志,李桂華,辛亞麗,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22:167.
[3]梁亮,胡雪芳,劉衛萍,等.20%寡聚酸碘對水稻稻瘟病的田間防治效果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351~354.
[4]溫小紅,謝明杰,蔣健,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190~195.
[5]林華周,呂榮海.幾種新農藥防治稻瘟病藥效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06:115~116.
S435.111.4+1
A
1004-7344(2016)09-0201-02
2016-2-29
韋中勝(1975-),男,助理農藝師,大專,主要從事植物保護、農學、植物病蟲草鼠監測和防治、農作物品品種實驗示范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和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安全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