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國
(安徽省碭山縣環境保護監測站 安徽碭山 235300)
環境監測實驗室內質量控制體系的設想
張愛國
(安徽省碭山縣環境保護監測站 安徽碭山 235300)
在今天全球倡導環境保護的形勢下,環境監測實驗室及其質量控制所具有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環境監測工作中,質量控制是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監測結果準確可靠的有效方式。為此,本文在分析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基礎上,提出了構建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的幾點思路,并對質量控制體系在環境監測實驗室中的實際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
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思路;案例
眾所周知,近年來為促進經濟快速發展、推動工業化水平快速提升,各行各業生產對能源消耗量需求日益增大,隨之而來的是環境污染問題。工業廢水、廢渣、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這些都給大氣、水、土地等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降低污染物質排放,保護生態環境迫在眉睫。這就要求環境監測實驗室必須建立相應的質量控制體系來保障質量控制工作高效有序進行。
1.1 提高環境監測數據準確性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越來越關注與越來越重視,人們對環境監測質量與環境監測實驗數據可靠度給予了高度的關心。在全社會人民的共同監督下,環境監測實驗室工作者不得不認真做好環境監測工作,實施質量控制體系,來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在環境監測實驗過程中,實施質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主要是因為,質量控制要求監管人員做好各項監督管理工作,一旦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處理;要求實驗嚴格按照相關規程進行,文件、報告編制、數據記錄等工作也要做到及時、準確。嚴格有效的監督與管理無疑會大大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信性。
1.2 反映真實環境情況
環境監測通過實驗來獲取環境數據,進而對環境真實情況進行反映,并為環保部門作出科學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與環境監督提供數據支持。這體現出只有環境監測實驗數據準確可靠,才能夠為環保局提供可靠的數據,才能夠真實反映出環境當前狀況[1]。質量控制通過對環境監測現場采樣、儀器操作、數據分析等各環節的嚴格控制與監督管理,對實驗過程中錯誤或不規范行為的及時更正,能夠有效保證實驗操作的規范性與合理性,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與可信性,從而提高從環境數據中所反映出來環境狀態的真實性。
1.3 提高實驗人員專業素養
在質量控制體系的實施下,由于環境監測采樣、監測點設置、樣品保存等各方面均要求實驗人員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要求來進行,并且整個實驗過程均處于監管人員的有效監督下,所以為減少錯誤的發生,實驗人員往往會按照規范進行操作,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實驗人員的專業素養。實驗人員專業素養關系著環境監測質量,因而其素養的提高有利于環境監測質量的提高[2]。環境監測實驗作為環境質量控制與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對實驗隊伍整體專業素養要求較高,實施質量控制,構建質量控制體系,對提高環境監測實驗人員專業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加強過程控制
環境實驗過程包括采樣、監測點設置、樣品保存、內部質量控制、誤差分析等諸多環節。加強對實驗過程質量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并為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提供數據支持。
樣品采集與監測點設置。現場采樣工作的實施需要嚴格按照《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及其他相關規范要求來進行。在采樣之前,要求實驗人員對相關儀器設備進行規范檢查和校準,并做好相關記錄工作。對于已完成采樣的樣品需要人員及時做好樣品標簽粘貼工作,以避免樣品混亂,影響實驗結果。當樣品采集工作完成后,需要按照規定的方法對樣品進行保存,并盡快運輸至環境監測實驗室進行檢測分析[3]。而對于監測點的設置需要實驗人員對現場污染情況、污染物情況、監測對象等各相關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以確保監測位置、監測時間、監測頻率設定的科學合理,確保監測方法、監測儀器設備選擇的適宜。同時,對采樣樣品進行現場平行樣實驗,按照相關規定選取1個監測月15%的現場平行樣,即包括兩個相同的子樣樣品,進行環境監測實驗,從實驗結果中分析出環境質量狀態,為過程控制提供依據和支持。
減小實驗誤差是提高質量控制的一個有效手段。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儀器操作、儀表讀數、數據計算、外界因素影響等都有可能對實驗產生誤差。這意味著要想減小實驗誤差首先就得了解和分析可能導致誤差產生的原因,與此同時加強對實驗各環節的監督與控制,加強儀器設備操作的監督管理,保證每一步驟的操作均符合相關規范要求。然后,實施責任追究制,將監督職責、管理職責落實到個人,對職責履行不到位,責任感不強的人員給予相應的警告和批評,提高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在落實監管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監測報告編寫工作,尤其是室內三級審核應積極發揮作用。接著,對實驗數據可信性與準確性按照既定程序進行校準,最終減小實驗誤差。
2.2 建立科學質量控制制度
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工作的實施離不開科學實用質量控制制度做保障,所以建立科學的質量控制制度非常必要。環境監測工作者應結合自身工作特點和質量控制實際需求來建立與之相符的質量控制制度,并輔以配套的質量管理體系。同時,在該制度實施過程中,對其內容進行不斷的規范與完善,確保質量控制制度與質量管理體系能夠切實發揮作用,對環境監測實驗過程、實驗數據、實驗人員行為等各方面進行有效的控制與管理。
2.3 質量控制文件及其管理
在環境污染實際監測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文件,而這些文件是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建立與實施的重要記錄支持。因此,在實驗過程中,做好文件編制工作與文件管理工作,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對文件內容進行執行[4]。對現場樣品采集、儀器設備操作與實驗流程制定有效的安全規程,為實驗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提高文件可操作性,進而提高質量控制體系的有效性與實踐性。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隨著環境監測實驗工作環境的變化,質量控制與質量控制體系內容及所有相關文件編制也應隨之而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訂,以確保質量控制體系能夠適應這種變化,繼續為環境監測實驗質量控制發揮效用。
本文以某地區水環境監測為例,對水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思路進行探索和分析。首先,參考常規水監測質控指標標準(見表1),根據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質控方法與技術,然后在滿足質控方法技術特性要求的前提下,依據《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等相關文件建立質控規則,如表2。接著,制定質控計劃,包括日常質量控制,內、外部質量控制和數據管理。內部質量控制即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要求工作人員對實驗人員、實驗儀器、保存樣品、標準物質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比對與考核,并將結果存入檔案。在這種質控體系的實施下,該水環境監測水平與監測數據可靠性均有了明顯額提升。

表1 常規水監測質控指標

表2 水環境監測實驗是質控方法及其規則、要求
綜上,通過對環境監測實驗室實施質量控制,構建質量控制體系,可以有效提高數據的準確性,提高環境監測水平與實驗人員的整體專業素養,這對環保部門工作計劃與監督策略的制定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支撐作用。因此,我國環保部門以及環境監測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起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加大質量控制力度,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
[1]王少毅,楊麗華.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和發展[J].中國計量,2012,08:47~49.
[2]李林.如何加強水環境監測實驗室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J].環境與生活,2014,06:21+23.
[3]王愛榮.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的意義與措施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7:92.
[4]李波.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重要性分析及對策探討[J].廣東化工,2015,11:184~185.
X830
A
1004-7344(2016)09-0296-02
2016-3-12